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包括设置有压磨工作腔的主机架;设置于所述压磨工作腔内的定轴旋转辊压轮和活动轴旋转辊压轮;活动设置于所述主机架的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通过控制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的位置,使所述定轴旋转辊压轮和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具有挤压力;其特征是,还包括作用于所述加压装置的重力加载机构,所述重力加载机构包括加载重块,所述加载重块的重力通过所述加压装置转化为所述定轴旋转辊压轮和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之间的压力。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液压加载、辊压轮退让的响应速度跟不上而造成巨大冲击载荷的问题,避免了主轴的水平振动和扭转振动,大大提高了整机的工作可靠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属于高压粉碎设备
。
技术介绍
高压对辊压磨机是将对辊压磨机两辊间的压力由普通对辊压磨机的不足10 Mpa提高到50?300 MPa,可在瞬间将物料辊压成为粉饼,略微施加一定的外力,粉饼便成为粉末。由于物料是非常平稳地通过辊压轮的工作空间的,没有撞击,噪音非常低,因此高压对辊压磨机的粉碎效率很高。然而,高压力与被粉碎物料的不均匀性,会导致活动辊轮以很大的加速度退让,产生非常大的冲击载荷,引起主轴强烈的水平振动和扭转振动。因此,与普通对辊压磨机相比,无论是机器的结构、传动部件、还是力学特性,高压对辊粉磨机所涉及的问题都要复杂得多。现有技术中,高压对辊压磨机采用液压加载以实现对辊压磨机两辊间的高压力,虽然结构紧凑,但是响应速度跟不上。高压对辊粉磨的物料难免不均匀,如果辊轮不能在毫秒级的时间内根据进料均匀性的变化情况,通过进、退动作来改变间隙、稳定辊间压力,那么,机器就会频繁过载,经常出现故障甚至早损;而液压加载装置存在不可消除的系统阻尼,从发信到油缸动作所需的时间达不到毫秒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以克服液压加载装置存在不可消除的系统阻尼,从发信到油缸动作所需的时间达不到毫秒级,无法根据进料均匀性的变化情况,及时通过进、退动作来改变间隙、稳定辊间压力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包括:设置有压磨工作腔的主机架;设置于所述压磨工作腔内的定轴旋转辊压轮和活动轴旋转辊压轮;活动设置于所述主机架的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通过控制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的位置,使所述定轴旋转辊压轮和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具有挤压力;还包括作用于所述加压装置的重力加载机构,所述重力加载机构包括加载重块,所述加载重块的重力通过所述加压装置转化为所述定轴旋转辊压轮和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之间的压力。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压装置通过转轴活动设置于所述主机架;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设置有辊轴,所述辊轴活动设置于所述加压装置上;所述重力加载机构还包括钢索和钢索支点,所述钢索一端连接所述加载重块,另一端绕过所述钢索支点连接所述加压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重力加载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钢索支点为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的两个转向滑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杠杆,所述杠杆一端连接所述转轴,所述杠杆另一端受到所述重力加载机构作用的力矩,所述辊轴位于所述杠杆的两端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压装置还包括底座、连杆一、连杆二,所述底座相对于所述转轴位置固定,所述连杆一一端铰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连杆一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二一端铰连接,所述连杆二另一端与所述杠杆铰连接,所述重力加载机构作用于所述连杆一和所述连杆二的连接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压装置还包括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固设于所述底座,所述钢索端点固设于所述定滑轮或使所述连杆一和所述连杆二铰连接的连接轴一,且所述钢索绕置于所述定滑轮和所述连接轴一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压装置还包括使所述连杆一与所述底座铰连接的连接轴二,所述钢索绕过所述连接轴二后与所述加载重块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的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定轴旋转辊压轮的加压系统采用钢索、滑轮组和加载重块结构,除了滑轮组轴承副的摩擦损耗外,不存在其它形式的阻尼,因而响应速度极快;它们可以使辊间压力保持恒定,完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液压加载、辊压轮退让的响应速度跟不上而造成巨大冲击载荷的问题,避免了主轴的水平振动和扭转振动,大大提高了整机的工作可靠性。同时加压装置的改进,不但增加了重力加载机构的作用力,而且降低了钢索承受的拉力,即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性能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O【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述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包括:设置有压磨工作腔的主机架I ;设置于所述压磨工作腔内的定轴旋转辊压轮2和活动轴旋转辊压轮3 ;活动设置于所述主机架I的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通过控制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3的位置,使所述定轴旋转辊压轮2和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3具有挤压力;其特征是,还包括作用于所述加压装置的重力加载机构,所述重力加载机构包括加载重块4,所述加载重块4的重力通过所述加压装置转化为所述定轴旋转辊压轮2和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3之间的压力。具体地,所述加压装置通过转轴5活动设置于所述主机架I ;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3设置有辊轴6,所述辊轴6活动设置于所述加压装置上;所述重力加载机构还包括钢索7和钢索支点8,所述钢索7 —端连接所述加载重块4,另一端绕过所述钢索支点8连接所述加压装置。进一步具体优选地,所述重力加载机构还包括支架9,所述钢索支点8为设置于所述支架9顶部的两个转向滑轮。上述内容是优选的一种重力加载的具体方式,通过上述结构使定轴旋转辊压轮2和活动轴旋转辊压轮3能够以任意结构实现辊间压力的加载。具体地,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杠杆10,所述杠杆10 —端连接所述转轴5,所述杠杆10另一端受到所述重力加载机构作用的力矩,所述辊轴6位于所述杠杆10的两端之间;这是一种具体优选的加压结构。进一步具体优选地,所述加压装置还包括底座11、连杆一 12、连杆二 13,所述底座11相对于所述转轴5位置固定,所述连杆一 12 —端铰连接于所述底座11,所述连杆一 12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二 13 —端铰连接,所述连杆二 13另一端与所述杠杆10铰连接,所述重力加载机构作用于所述连杆一 12和所述连杆二 13的连接处;所述结构避免了钢索7直接将重力加载机构的作用力作用于杠杆10上,而是通过上述连杆结构传递力,从而提高了设备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即坚固程度,并简化了设备整体的结构。再进一步具体优选地,所述加压装置还包括定滑轮14,所述定滑轮14固设于所述底座11,所述钢索7端点固设于所述定滑轮14或使所述连杆一 12和所述连杆二 13铰连接的连接轴一 15,且所述钢索7绕置于所述定滑轮14和所述连接轴一 15上;所述结构增加了重力加载机构的作用力,并降低了钢索7承受的拉力。更进一步具体优选地,所述加压装置还包括使所述连杆一 12与所述底座11铰连接的连接轴二 16,所述钢索7绕过所述连接轴二 16后与所述加载重块4连接;所述结构使设备整体的重心更稳,并且使钢索7的路径占用平面空间更小。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包括: 设置有压磨工作腔的主机架(I); 设置于所述压磨工作腔内的定轴旋转辊压轮(2)和活动轴旋转辊压轮(3); 活动设置于所述主机架(I)的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通过控制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3)的位置,使所述定轴旋转辊压轮(2)和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3)具有挤压力; 其特征是,还包括作用于所述加压装置的重力加载机构,所述重力加载机构包括加载重块(4),所述加载重块(4)的重力通过所述加压装置转化为所述定轴旋转辊压轮(2 )和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3)之间的压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其特征是: 所述加压装置通过转轴(5)活动设置于所述主机架(I); 所述活动轴旋转辊压轮(3)设置有辊轴(6),所述辊轴(6)活动设置于所述加压装置上; 所述重力加载机构还包括钢索(7)和钢索支点(8),所述钢索(7)—端连接所述加载重块(4),另一端绕过所述钢索支点(8)连接所述加压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其特征是,所述重力加载机构还包括支架(9),所述钢索支点(8)为设置于所述支架(9)顶部的两个转向滑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加载型高压对辊挤压磨机,其特征是,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晟王铁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