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花野牡丹高效快速繁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4556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花野牡丹高效快速繁殖的方法,通过将处理好的白花野牡丹插穗用含有50~2500mg/L萘乙酸(NAA)或50~2500mg/L吲哚丁酸(IBA)的浸泡液浸泡处理0~30min,扦插于适宜气候条件下含混合基质的大田土壤中,有效地促进了插穗的快速生根,生根率可高达90%。本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是扩大白花野牡丹繁殖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大量苗木生产时具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花野牡丹高效快速繁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植物繁殖
,具体地涉及一种白花野牡丹高效快速繁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白花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Don forma albiflorum J.C.0u)又名白埔笔花、白花山石槽、白九螺仔花,为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野牡丹属(Melastoma)常绿小灌木。白花野牡丹分布于我国南方、台湾及琉球群岛。多见于低海拔的山坡松林边缘或开阔的灌草丛中,数量稀少较少见。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在肥沃、松软的微酸性砂质土壤中生长良好。白花野牡丹开花多,花瓣纯白色,花形美观,花期长,在深圳仙湖植物园引种栽培的白花野牡丹几乎全年开花。白花野牡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株也做药用,可作为优良的园林景观植物。白花野牡丹的繁殖难度大。自然状态下,白花野牡丹依靠种子繁殖,由于其果实虫害严重以及其生境的不断恶化,导致种子繁殖效率很低。通过白花野牡丹种子萌发得到的幼苗不仅生长十分缓慢而且存活率低,因此仅通过种子繁殖来扩大其种群数量十分困难。此外,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如扦插、嫁接等)来繁殖白花野牡丹也未获得很大突破。这导致白花野牡丹的种群分布不断缩小。扦插属于无性繁殖技术之一,是繁殖植物的常用方法,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花卉园艺植物的快速繁殖。植物扦插的成活率取决于植物品种、插穗、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环境和杆插基质等诸多因素。此外,目前虽然对于某些植物已经开发了一些适用的扦插技术,而且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往往先扦插于室内的生根基质中,待成活后再移栽到大田环境中。但是由于物种各不相同,导致扦插技术存在很大差异。很多情况下,即使是对于属于同一科或同一属的不同植物物种(或品种)而言,其无性繁殖能力也各不相同,有时甚至差别极大。直接采用通用的扦插技术,往往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对于白花野牡丹而言,尚未有令人满意的扦插技术,更没有将白花野牡丹成功地直接扦插于大田的报道。鉴于白花野牡丹作为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野生植物,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适合白花野牡丹的繁殖方法,以便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植物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适合白花野牡丹的高效快速繁殖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白花野牡丹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插穗的制备:选取白花野牡丹的一年生枝条,修剪成长度为8-12cm的插穗,其中所述枝条的横径不小于0.2cm ;(2)插穗的处理:将所述白花野牡丹插穗的下端,用浸泡液进行浸泡处理,获得经浸泡处理的插穗,其中所述的浸泡液是含有选自下组溶质的水溶液: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或其组合;(3)扦插:所述的经浸泡处理的插穗,扦插于生根基质中;和(4)扦插后管理:在环境温度不低于(≥)25°C的条件下,保持生根基质的湿度,经35-45天后,获得扦插成活的白花野牡丹植株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插穗繁殖方法不包括移栽步骤。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1)中,所述的插穗是来自所述枝条的以下部位:上部(即上段)、中部(即中段)或其组合。较佳地,所述的插穗是来自所述枝条的中部(中段)。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1)中,将白花野牡丹的一年生无病害健壮枝条平均分三等份,分别取其上段、中段和下段枝条修剪成插穗。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浸泡液含有以下溶质:(i) 50 ~5000mg/L 萘乙酸(NAA),较佳地 500 ~3000mg/L 萘乙酸(NAA);(ii) 50 ~5000mg/L 吲哚丁酸(IBA),较佳地 500 ~3000mg/L 吲哚丁酸(IBA);(iii)上述⑴和(ii)的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浸泡液是仅含1000~2000mg/L萘乙酸(NAA)的水溶液。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浸泡液还含有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物质:杀菌剂、防腐剂、ABT生根剂、CGR生根剂、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2)中,浸泡处理时间为IOs~60min。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浸泡处理时间为15秒-30分钟,较佳地为15秒_5分钟,最佳地为15秒-2分钟。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白花野牡丹茎段下端被切成马蹄口和/或上端切成平端。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生根基质是大田土壤。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大田土壤包括未经处理的大田土壤、含添加物的大田混合基质土壤。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大田混合基质土壤是含腐殖土和/或复合肥的土壤。在另一优选例中,大田混合基质土壤选自下组:(a)大田土与腐殖土的重量混合比为0.5-2:0.5-2的混合土壤基质,较佳地大田土与腐殖土的重量混合比为1:1的混合土壤基质;(b)大田土与复合肥的重量混合比为2-4:0.5-1.5的混合土壤基质,较佳地大田土与复合肥的重量混合比为3:1的混合土壤基质。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4)中,维持环境温度为25_33°C,并且维持相对湿度为70-99%ο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枝条的直径为0.2-0.7cm,较佳地为0.33-0.5c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一年生枝条为无病害的枝条。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一年生枝条为无病害的健壮枝条。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插穗的长度为9-1 lc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扦插的地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例如中国的东南部(如广东、海南、福建、台湾、浙江等),尤其是处于北纬20-35° (较佳地25° -30° )的地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扦插选择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如5-8月)进行。应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实施例6)中扦插成活的白花野牡丹植株及其根部。图2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对比实施例(实施例10)中扦插成活的白花野牡丹植株及其根部。图3显示了在大田土壤中直接扦插成活后获得的白花野牡丹。其中,图3A显示了所述白花野牡丹是枝条扦插60天后成活的小苗;图3B显示了开花的白花野牡丹。【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开发了一种特别适合白花野牡丹的高效快速繁殖方法,通过该方法不仅可以显著促进插穗的快速生根,而且可显著提高存活率,并且可省略麻烦的移栽步骤。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实验表明,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扦插方法可以获得白花野牡丹插穗的高生根率,是扩大白花野牡丹繁殖的有效途径。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选在大田进行,避免了扦插成活后炼苗、移栽的程序,简化了培育工序,降低了培育成本,缩短了生长周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能有效地满足园林绿化市场的需求。术语如本文所用,术语“扦插”指将插穗的下端插入生根基质中,从而制备获得成活的植株。插穗的制备 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无性繁殖白花野牡丹的插穗宜来自一年生枝条。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表明,采用一年生枝条时,白花野牡丹的成活率显著提高。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年生枝条为无病害的枝条,更佳地为无病害的健壮枝条。在本专利技术中,合适的枝条的直径宜大于0.2cm,通常为0.2-0.7cm,较佳地为0.3-0.5cm。在本专利技术中,枝条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制,主要大于IOcm即可,通常枝条的长度为15-40cm,较佳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花野牡丹的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插穗的制备:选取白花野牡丹的一年生枝条,修剪成长度为8-12cm的插穗,其中所述枝条的横径不小于0.2cm ; (2)插穗的处理:将所述白花野牡丹插穗的下端,用浸泡液进行浸泡处理,获得经浸泡处理的插穗,其中所述的浸泡液是含有选自下组溶质的水溶液: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或其组合; (3)扦插:所述的经浸泡处理的插穗,扦插于生根基质中;和 (4)扦插后管理:在环境温度不低于25°C的条件下,保持生根基质的湿度,经35-45天后,获得扦插成活的白花野牡丹植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插穗是来自所述枝条的以下部位:上部、中部或其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白花野牡丹的一年生无病害健壮枝条平均分三等份,分别取其上段、中段和下段枝条修剪成插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含有以下溶质: (i)50 ~5000mg/L 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红傅晓平宋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