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4206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全泥营养钵;2)灌木种子育苗;3)根据灌木植物布置设计要求及全泥营养钵尺寸在边坡坡面上利用打孔器进行钻孔,将步骤2)中培育有灌木苗的全泥营养钵移栽至孔穴中,并用碎土填充固定。该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利用全泥营养钵中培育灌木苗,提高了灌木植物在边坡中种植的成活率和覆盖率,而且利用灌木的根系对边坡土质进行固土,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克服了现有生态防护功能单一的问题,无需其他工程防护措施,节省边坡防护成本。

Planting method of shrub in side slope protec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planting shrub slope protection plan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ing the whole mud nutrition bowl; 2) shrub seeds seedling; 3)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he whole arrangement of shrub mud nutrition bowl size in the slope by punch drilling, step 2) in cultivation a shrub seedlings of srtns to the whole mud holes, and fixed with broken soil filling. The mud nutrition pot cultivation planting method of shrub shrub seedlings using the slope protection, improve the shrubs planted in the slope of the survival rate and coverage rate, and the root of soil on the slope soil,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overcomes the problem of present ecological protection functions, no other engineering protection measures, save the cost of slope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边坡生态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用于新建及改建的客运或货运铁路、城市地铁、市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等领域土质边坡防护工程。
技术介绍
在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基础设施的施工过程中,开挖、填筑、弃土石等留下大量的裸露边坡,并伴随着明显的水土流失和小滑坡等。传统的生态护坡技术中边坡防护植物的作用相对单一、片面,从某种意义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形态:一种表现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边坡防护治理措施,大量使用工程防护,生态防护只是其中的点缀作用,忽视了植物防护的生态功能;另一种表现在以往片面强调了植物的景观功能,而对边坡的稳定性考虑不足,往往有防护过后失稳的情况发生;第三种是国内的研究人员过多集中于水土保持学的研究,忽略了坡面植物根系的工程力学性质及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防护的研究,因而防护理论远远落后于防护技术应用的发展。而灌木植物的根强度较高,抗拉强度与树根的强度相当,将灌木植物应用于边坡生态防护中可提高对边坡的固土性。目前国内外对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运用比较成熟的措施有:绿化网防护、客土喷播、撒草种、铺草皮、液压喷播、喷混植生、混凝土骨架和空心砖内植草等护坡方法,对填方边坡或较缓的中小挖方边坡实施效果良好,但由于铁路、公路等地域性的差别,其沿线地质土质差别较大,笼统照搬现有成熟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由于灌木种子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实性,在适当的水热条件下长期处于坚硬、致密的状态,不吸水、不膨胀、不萌发,虽然经过处理的种子的发芽率有所提高,但远无法达到比较高的发芽率,同时某些施工中为提高基材强度而加入的水泥对灌木种子的萌发及初期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得边坡生态防护中灌木植物的存活率低,且后期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边坡生态防护中植物作用相对单一,且存活率低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全泥营养钵:选未耕作的客土与农家肥、复合肥按质量比720:20~40:1进行混合拌匀打成土堆,用薄膜覆盖堆放发酵5~10天,再散开土堆日晒2~3天,得到营养钵土,再利用制钵器使营养钵土自定型,得到全泥营养钵;2)灌木种子育苗:将灌木种子播种到全泥营养钵中,用泥土覆盖灌木种子后再采用塑膜覆盖育苗,待灌木种子出苗65%以上后揭塑膜育苗35~40天;3)根据灌木植物布置设计要求及全泥营养钵尺寸在边坡坡面上利用打孔器进行钻孔,将步骤2)中培育有灌木苗的全泥营养钵移栽至孔穴中,并用碎土填充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肥包括含氮46%的尿素,含磷17%的过磷酸钙以及含钾56%的氯化钾,所述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质量比为4~7:6~15: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土堆堆放发酵的温度大于15℃。进一步的,所述制钵器包括两个并排焊接的钢板圆柱筒,在两个圆柱筒两外侧沿圆柱筒轴线方向相对连接弹簧一,弹簧一上连接圆钢筋一,两根圆钢筋一下端之间焊接踏板,两根圆钢筋一上端之间连接手把,踏板底部垂直向下平行焊接有两个顶钵板,两个顶钵板与两个圆柱筒一一正对。进一步的,所述全泥营养钵的含水率为25~30%,全泥营养钵的体积压缩比为2.0~2.5:1。进一步的,所述灌木种子包括多花木兰种子、胡枝子种子、刺槐种子、紫穗槐种子、木豆种子或猪粪豆种子。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每个全泥营养钵中灌木种子为1~3粒,泥土覆盖灌木种子的厚度为1.5~2cm。进一步的,所述打孔器包括打孔筒,打孔筒外侧相对设置有两根连接杆,其中一根连接杆上垂直向外延伸连接有踩压板,两根连接杆上均连接弹簧二,弹簧二上连接圆钢筋二,两根圆钢筋二下端之间连接固定板,两根圆钢筋二上端之间连接手柄,固定板底部垂直向下焊接有推土板,推土板与打孔筒正对设置,打孔筒下端部为锯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采用全泥营养钵结合边坡土质进行育苗,在边坡生态防护中灌木植物种植的成活率达到93%以上,整体覆盖率达到85%以上,而且提高了灌木苗的抗灾性和成型时间。(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中全泥营养钵采用制钵器使营养钵土自定型,无需额外套杯,不仅节约了成本,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移栽至边坡后有利于全泥营养钵与边坡土质紧密结合,从而使灌木苗根系对边坡土质进行固土,提升边坡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中灌木采用全泥营养钵进行育苗,充分利用了全泥营养钵中的营养成分,移栽过程中将灌木苗和全泥营养钵一起移栽,不会中断灌木苗根土复合体的紧密性,对其根苗的伤害降至最低,提高了灌木植物的成活率。(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采用特制的制钵器和打孔器进行制备全泥营养钵和移栽,改善传统的人工种植的繁复环节,提升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制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打孔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圆柱筒;2、顶钵板;3、弹簧一;4、踏板;5、圆钢筋一;6、手把;7、打孔筒;8、连接杆;9、推土板;10、踩压板;11、弹簧二;12、固定板;13、圆钢筋二;14、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其中灌木植物为多花木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全泥营养钵气温稳定至20度,土温升到15度以上时,选择未耕作客土(病菌少),按移栽所需苗多少准备客土的量,先把客土铲松,去除杂草枯枝和根系,防止杂草生长,与多花木兰种子育苗过程中争夺营养;然后将客土、农家肥、复合肥按表1中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拌匀打成土堆,用薄膜覆盖堆放发酵5~10天,再散开土堆日晒2~3天,得到营养钵土。营养钵土如果过干要加适当的水,湿度以抓进手中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度。利用制钵器使营养钵土自定型,本实施例中制钵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并排焊接的钢板圆柱筒1,在圆柱筒1两外侧沿圆柱筒轴线方向相对连接弹簧一3,弹簧一3上连接圆钢筋一5,两根圆钢筋一5下端之间焊接踏板4,两根圆钢筋一5上端之间连接手把6,踏板4底部垂直向下平行焊接有两个顶钵板2,两个顶钵板2与两个圆柱筒1一一正对。将营养钵土装入制钵器的圆柱筒1中成型,沿圆柱筒1轴线方向踩压踏板4,圆柱筒1中成型的钵土在顶钵板2的作用下被顶住圆柱筒1,即得全泥营养钵。由于多花木兰种子粒径不大,可以选择直径为6.5cm的圆柱筒制备全泥营养钵。该制钵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冲压装置将成型的全泥营养钵从制钵器中顶出,节省成本,相对人工制钵,提高了制钵的施工效率。制好的全泥营养钵按每行18个左右摆放,摆放时行与行之间呈梅花状摆,即第二行第一个摆在前一行1、2个之间,依次类推;同时在制全泥营养钵过程中将已制好的全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全泥营养钵:选未耕作的客土与农家肥、复合肥按质量比720:20~40:1进行混合拌匀打成土堆,用薄膜覆盖堆放发酵5~10天,再散开土堆日晒2~3天,得到营养钵土,再利用制钵器使营养钵土自定型,得到全泥营养钵;2)灌木种子育苗:将灌木种子播种到全泥营养钵中,用泥土覆盖灌木种子后再采用塑膜覆盖育苗,待灌木种子出苗65%以上后揭塑膜育苗35~40天;3)根据灌木植物布置设计要求及全泥营养钵尺寸在边坡坡面上利用打孔器进行钻孔,将步骤2)中培育有灌木苗的全泥营养钵移栽至孔穴中,并用碎土填充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全泥营养钵:选未耕作的客土与农家肥、复合肥按质量比720:20~40:1进行混合拌匀打成土堆,用薄膜覆盖堆放发酵5~10天,再散开土堆日晒2~3天,得到营养钵土,再利用制钵器使营养钵土自定型,得到全泥营养钵;2)灌木种子育苗:将灌木种子播种到全泥营养钵中,用泥土覆盖灌木种子后再采用塑膜覆盖育苗,待灌木种子出苗65%以上后揭塑膜育苗35~40天;3)根据灌木植物布置设计要求及全泥营养钵尺寸在边坡坡面上利用打孔器进行钻孔,将步骤2)中培育有灌木苗的全泥营养钵移栽至孔穴中,并用碎土填充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包括含氮46%的尿素,含磷17%的过磷酸钙以及含钾56%的氯化钾,所述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质量比为4~7:6~15: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土堆堆放发酵的温度大于1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护中灌木植物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承磊谢淼李晓娜刘金孟胡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