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152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腰椎间融合器,用于腰椎外科手术。该融合器包括主体结构呈六面体形的融合器本体,融合器本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植骨孔,植骨孔由融合器本体的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包围而成,融合器本体的上、下表面设有防滑齿,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防滑齿为多排平行的横向齿或多排呈圆弧形并具有同一圆心的环向齿,融合器本体的上、下表面呈外凸弧面或平面,前端向前延伸且截面逐渐收缩,后端设置有外凸的梯形台阶,梯形台阶内设置有螺纹孔,在左端和右端设有与植骨孔相连通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植入方便准确、加快术后融合、不易滑出、稳定性高的优点。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device, which is used for lumbar surgery. The fusion device comprises a main body structure is a fusion body six hexahedron, cag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on the bone graft, bone graft fusion hole by the body front and back, left and right ends encircled,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and fusion are provided with anti-skid teeth, its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nti slip tooth for parallel rows of lateral teeth or more rows in a circular arc shape and has the same center of the ring to the tooth surface, fusion device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a convex curved surface or plane, the front end extends forward tapered, the rea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trapezoid trapezoid step, step inside the threaded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ne hole in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and accurate implantation, rapid postoperative integration, easy sliding and high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腰椎间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融合器,尤其是一种腰椎间融合器,用于腰椎外科手术。
技术介绍
腰椎椎间融合术通常用于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等病症,可以恢复椎间高度、扩大椎间孔、支撑前柱以及增加融合节段稳定性。该技术在腰椎侧方切开微小手术切口,借助专用手术器械,完成椎间融合器的植入和固定。许多种不同形状的腰椎融合器在临床中被使用,理想的腰椎融合器的形状设计既要与椎体终板的圆弧形凹陷相匹配,又要增大植骨量及植骨与椎体终板的接触面积,以利用融合,又要植入方便且植入后融合器不易退出,又要能够准确判断融合器植入人体的位置,还要求植入时稳定可靠。因此手术时需选择恰当合适的椎间融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入方便准确、加快术后融合、不易滑出、稳定性高的腰椎间融合器。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融合器包括主体结构呈六面体形的融合器本体,融合器本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植骨孔,植骨孔由融合器本体的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包围而成,融合器本体的上、下表面设有防滑齿,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防滑齿为多排平行的横向齿或多排呈圆弧形并具有同一圆心的环向齿,融合器本体的上、下表面呈外凸弧面或平面,前端向前延伸且截面逐渐收缩,后端设置有外凸的梯形台阶,梯形台阶内设置有螺纹孔,在左端和右端设有与植骨孔相连通的通孔。本技术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左、右侧面呈平面,前端的端部呈外凸弧面。本技术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左、右侧面呈外凸弧面,前端的端部呈平面。本技术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前端的高度大于后端的高度;本技术在融合器本体的前端也设置有螺纹孔。本技术所述植骨孔的中部设有隔横,隔横将植骨孔分隔为前植骨孔和后植骨孔,并将通孔分隔为前通孔和后通孔。本技术所述融合器本体在前端处设置有第一显影针,在左端和后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显影针,在右端和后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显影针,其中第二显影针平行于第三显影针,第一显影针垂直于第二显影针、第三显影针。本技术所述融合器本体在前端处设置有第一显影针,第一显影针垂直于融合器本体的左、右侧面。本技术所述融合器本体在前端处设置有第一显影针,在左端和隔横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显影针,在右端和隔横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显影针,在左端和后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四显影针,第一显影针、第二显影针、第三显影针与第四显影针互相平行。本技术在梯形台阶的两侧设有辅助定位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融合器本体的上、下表面设有倒齿状的防滑齿,防滑齿为多排平行的横向齿或多排呈圆弧形并具有同一圆心的环向齿,防滑齿可以增加腰椎间融合器与腰椎椎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腰椎间融合器与腰椎椎体之间的摩擦力,使腰椎间融合器固定稳定,防止腰椎间融合器从腰椎椎体滑出,达到融合的目的,多排呈圆弧形并具有同一圆心的环向齿则具有均化应力、改善啮合的优点,可实现较远中心距的植入,植入比更加准确,植入时无滑动;2、融合器本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植骨孔,植骨孔可填入植骨,提高融合速度、增强融合效果;3、融合器本体的上下表面为弧面时,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与腰椎的上椎体的下端面吻合,融合器本体的下表面与腰椎的下椎体的上端面吻合,有效防止腰椎融合器穿透或塌陷入下椎体中;4、融合器本体前端的高度大于后端的高度时,与腰椎的生理前凸相符;5、融合器本体后端设置有外凸的梯形台阶,梯形台阶内设置有螺纹孔,便于安装器械夹持和植入融合器本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图6的A处放大图。图8为图6的侧视图。图9为图8的B处放大图。图10为图6的截面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左视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右视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图。图17为图16的C处放大图。图18为图16的侧视图。图19为图18的D处放大图。图20为图16的截面图。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主视图。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左视图。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右视图。图2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俯视图。图2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立体图。图26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使用状态图。图27为图26的E处放大图。图28为图26的侧视图。图29为图28的F处放大图。图30为图26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包括主体结构呈六面体形的融合器本体1,融合器本体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植骨孔2,植骨孔2由融合器本体1的前端11、后端12、左端13和右端14包围而成,植骨孔2可填入植骨,提高融合速度、增强融合效果。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设有倒齿状的防滑齿3,防滑齿3为多排平行的横向齿,防滑齿3可以增加腰椎融合器与腰椎椎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腰椎融合器与腰椎椎体之间的摩擦力,使腰椎融合器固定稳定,防止腰椎融合器从腰椎椎体滑出,达到融合的目的。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呈外凸弧面,融合器本体1的左、右侧面呈平面,前端11向前延伸且截面逐渐收缩,前端11的端部呈外凸弧面,此形状有利于手术时腰椎融合器的植入。植入后,融合器本体1的上表面与腰椎的上椎体的下端面吻合,融合器本体1的下表面与腰椎的下椎体的上端面吻合,有效防止腰椎融合器穿透或塌陷入下椎体中。后端12设置有外凸的梯形台阶7,梯形台阶7内设置有螺纹孔5。前端11的高度大于后端12的高度,与腰椎的生理前凸相符。在左端13和右端14设有与植骨孔2相连通的通孔9。梯形台阶7外凸于融合器本体1,便于安装器械夹持和植入融合器本体1,操作时将安装器械伸入螺纹孔5内并拧紧,然后通过安装器械将融合器本体1置于两腰椎之间,使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接触腰椎端面,然后通过通孔9植入松质骨骨屑,最后去掉安装器械。融合器本体1在前端11处设置有第一显影针81,在左端13和后端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显影针82,在右端14和后端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显影针83,其中第二显影针82平行于第三显影针83,第一显影针81垂直于第二显影针82、第三显影针83。各显影针可在X光下显影,便于手术中确定腰椎融合器的位置。参见图6—图10,手术时先将病变椎体撑开,然后将填充好骨质的腰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隙即可。实施例2:参见图11—图15,本实施例包括主体结构呈六面体形的融合器本体1,融合器本体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植骨孔2,植骨孔2由融合器本体1的前端11、后端12、左端13和右端14包围而成,植骨孔2可填入植骨,提高融合速度、增强融合效果。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设有倒齿状的防滑齿3,防滑齿3为多排平行的横向齿,防滑齿3可以增加腰椎融合器与腰椎椎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腰椎融合器与腰椎椎体之间的摩擦力,使腰椎融合器固定稳定,防止腰椎融合器从腰椎椎体滑出,达到融合的目的。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呈外凸弧面,融合器本体1的左、右侧面呈外凸弧面,前端11向前延伸且截面逐渐收缩,前端11的端部呈平面,此形状有利于手术时腰椎融合器的植入。此形状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腰椎间融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腰椎间融合器,包括主体结构呈六面体形的融合器本体(1),融合器本体(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植骨孔(2),植骨孔(2)由融合器本体(1)的前端(11)、后端(12)、左端(13)和右端(14)包围而成,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设有防滑齿(3),其特征是:所述防滑齿(3)为多排平行的横向齿或多排呈圆弧形并具有同一圆心的环向齿,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呈外凸弧面或平面,前端(11)向前延伸且截面逐渐收缩,后端(12)设置有外凸的梯形台阶(7),梯形台阶(7)内设置有螺纹孔(5),在左端(13)和右端(14)设有与植骨孔(2)相连通的通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间融合器,包括主体结构呈六面体形的融合器本体(1),融合器本体(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植骨孔(2),植骨孔(2)由融合器本体(1)的前端(11)、后端(12)、左端(13)和右端(14)包围而成,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设有防滑齿(3),其特征是:所述防滑齿(3)为多排平行的横向齿或多排呈圆弧形并具有同一圆心的环向齿,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呈外凸弧面或平面,前端(11)向前延伸且截面逐渐收缩,后端(12)设置有外凸的梯形台阶(7),梯形台阶(7)内设置有螺纹孔(5),在左端(13)和右端(14)设有与植骨孔(2)相连通的通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左、右侧面呈平面,前端(11)的端部呈外凸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左、右侧面呈外凸弧面,前端(11)的端部呈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前端(11)的高度大于后端(12)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在融合器本体(1)的前端也设置有螺纹孔(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植骨孔(2)的中部设有隔横(6),隔横(6)将植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