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压力刺激试验装置、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高温压力试验装置专利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生元专利>正文

一种压力刺激试验装置、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414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刺激试验装置、系统,其中上述系统主要包括压力刺激试验装置、PC控制系统、PLC控制器和步进电机驱动器;在具体结构中压力刺激试验装置由包括施力组件和所述施力组件同轴排布设置的测力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刺激试验装置、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对压力刺激试验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通过自动化控制压力刺激试验装置可进行精确施加压力的控制,并通过实际反馈的压力测量信号进行反馈调节和再补偿;确保压力刺激试验的试验压力结果都是准确真实的,并可以提供得到真实精确的试验结果,达到了试验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刺激试验装置、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装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力刺激试验装置、系统。
技术介绍
临床医学以及基础医学领域中,在制造实验模型、疼痛程度评估、疼痛相关表情、行为以及生理参数变化等系列疼痛科学研宄中往往需要对人体或动物体施加压力,以期达到压力刺激诱发的痛觉。传统的机械性伤害性压力刺激诱发疼痛的设备不能达到远程控制、精准控制的要求,通常需要实验人员手持操作,且在压力刺激诱发疼痛的过程中,存在压力值及时间变量的可控制性差,精准度低,数据反馈不完整等问题,从而影响疼痛科学研宄、疼痛临床评价的准确性。 因此,现有技术的压力刺激诱发疼痛的方式所施加的压力值精准度低、可调节性差,痛觉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相邻刺激的间隔时间都无法准确控制,而且不具备压力反馈及再调节功能,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差。同时,实验人员的现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对受试者或实验动物产生心理影响,很显然现有技术的压力刺激诱发疼痛的方式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刺激试验装置、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刺激试验装置,包括施力组件和所述施力组件同轴排布设置的测力组件,其中: 所述施力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机、丝杠、滚珠丝杠螺母、连接板、直线轴承、光杠、压力弹簧、承力台和承力板;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杠同轴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滚珠丝杠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珠丝杠螺母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直线轴承的顶部;所述直线轴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压力弹簧沿着所述光杠自下而上依次套接,且所述连接板接触连接所述压力弹簧的底部;所述压力弹簧上端与所述承力台下端接触连接;所述承力台与所述承力板接触连接; 所述测力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盖、称重测力传感器、压力接触头;其中,所述顶盖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作为所述承力台滑动的轨道腔体;所述顶盖的所述轨道腔体内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称重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接触头、所述承力板和所述承力台;所述称重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底面与所述压力接触头之间,并与所述压力接触头电连接;所述压力接触头的底部与所述承力板的顶面贴合,实际工作状态下可分离;实际工作状态下,所述压力接触头的底部与所述承力板的顶面之间分离,形成试验腔体,所述试验腔体用于固定受力人体部位。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压力刺激试验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施力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的底部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分别与所述机架和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机架还与所述丝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施力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的底部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键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施力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丝杠的顶端的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与所述丝杠的顶端成轴承配合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施力组件还包括设置所述丝杠的尾端的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与所述丝杠的尾端成轴承配合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测力组件还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测力组件结构中,所述压力接触头与所述承力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板为钢板。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施力组件结构中,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压力弹簧为圆柱螺旋状压力弹簧。 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力刺激试验系统,包括上述的压力刺激试验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具体包括PC控制系统、PLC控制器和步进电机驱动器; 所述P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和所述称重测力传感器串口通信连接; 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步进电机驱动器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驱动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刺激试验装置、系统,分析上述压力刺激试验装置的机械执行机构可知:电机作为测力组件中直接的动力输出设备其被固定在机架上,其在旋转过程中将会带动联轴器以及丝杠同轴转动;由于丝杠与滚珠丝杠螺母螺纹连接,这样上述这些零件组成了 “螺纹螺杆传动机构”。在丝杠以不同的转动方向转动时,其丝杠上配合的滚珠丝杠螺母也将进行竖直向上或是竖直向下的移动;例如:在连接板竖直向上移动时(在此过程中由于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滚珠丝杠螺母的顶部;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了侧力组件中的压力弹簧上;即压力弹簧和连接板的另一端沿着光杠自下而上依次套接),测量组件中的压力弹簧也将受压变形产生弹性变形。最后通过承力台、承力板、压力接触头、称重测力传感器、顶盖实现逐级的压力传递。由于承力板的底面与承力台的顶面之间形成试验腔体用于固定受力物(例如,人体手指);在此过程中电机输出动力经过一系列机械联动和动力转换,将输入转动机械能量转化为弹簧压缩量,产生不同大小的压力,实现了不同压力的痛觉刺激)。其中,当压力最终传递给称重测力传感器时,称重测力传感器还可以根据所受压力检测得到实际输出的压力值,并传送给与其通信连接的PC控制系统(即PC机,或称上位机,具体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刺激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刺激试验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机;2-承接板;3-联轴器; 4-深沟球轴承; 5-丝杠;6-滚珠丝杠螺母; 7-止推轴承;8-光杠;9-直线轴承; 10-连接板;11-压力弹簧;12-承力台; 13-承力板;14-压力接触头;15-称重测力传感器; 16-顶盖;100-压力刺激试验装置;101-PC控制系统; 102-PLC控制器; 103-步进电机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刺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施力组件和测力组件,其中: 所述施力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机、丝杠、滚珠丝杠螺母、连接板、直线轴承、光杠、压力弹簧、承力台和承力板;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杠同轴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滚珠丝杠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珠丝杠螺母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直线轴承的顶部;所述直线轴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压力弹簧沿着所述光杠自下而上依次套接,且所述连接板接触连接所述压力弹簧的底部;所述压力弹簧上端与所述承力台下端接触连接;所述承力台与所述承力板接触连接; 所述测力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盖、称重测力传感器、压力接触头;其中,所述顶盖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作为所述承力台滑动的轨道腔体;所述顶盖的所述轨道腔体内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称重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接触头、所述承力板和所述承力台;所述称重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底面与所述压力接触头之间,并与所述压力接触头电连接;所述压力接触头的底部与所述承力板的顶面贴合,实际工作状态下可分离;实际工作状态下,所述压力接触头的底部与所述承力板的顶面之间分离,形成试验腔体,所述试验腔体用于固定受力人体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刺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刺激试验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施力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的底部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分别与所述机架和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机架还与所述丝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生元谢敬聃白逸冰王志强刘若卓董钊
申请(专利权)人:于生元谢敬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