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山药的生长培育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01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的紫山药的生长培育方式,采用种植架上的种植桶培育紫山药,种植桶内的紫山药可以一年一换,避免了山药由于病虫害原因导致不能连续种植的情况发生,同时,种植桶在种植架上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大于重力的影响,山药自身产生的生长素不会随着重力向下移动,而是随着离心力的作用移动至根部,山药自身横向生长,由于生长素分布更加均匀,山药的茎部也更加均匀;同时,由于山药横向生长,施肥和浇水更加均匀,更有利于山药的生长,在山药成熟后,可以轻易的将山药从土壤中挖出,不用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降低了山药种植的成本,提高了山药的品质,有利于紫山药的推广。

Method for growing and cultivating ya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of growth and cultivation of purple yam, cultivation of purple yam planting planting bucket frame, planting bucket of purple yam can change one year, avoid yam due to pests and diseases caused, not continuous planting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planting planting in barrel rotating frame, influence the centrifugal force generated by the rotation is greater than the gravity, yam itself will not move down with auxin gravity, but with the centrifugal force to move to the root, yam itself due to lateral growth, auxin distribution is more uniform, the stems of yam is more uniform;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lateral growth of yam, fertilizing and watering are more uniform, more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in Chinese yam yam, mature, can easily be yam from the soil dug up, do not spend a lot of time and manpower, reduces the yam seed The cost of planting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yam and promoted the propagation of y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山药的生长培育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紫山药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紫山药的生长培育方式。
技术介绍
紫山药也称“紫人参”,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其外观粗长,长度100厘米左右,胸径约6厘米;肉质紫红色,口感佳;营养丰富含有淀粉、多糖、蛋白质、皂甙、淀粉酶、胆碱、氨基酸、维生素、钙、铁、锌等20多种营养素。紫山药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所以常吃紫山药有宜于皮肤保湿,还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是餐桌佳肴。目前,山药的种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如专利CN104221670A公开了一种高收益的紫山药栽培种植方法,包括步骤:(1)种薯预处理、排种;(2)紫山药幼苗管理;(3)紫山药幼苗扦插栽培;(4)紫山药田间生长管理;(5)紫山药收获。通过块茎育苗种植紫山药,可使种薯尽快发芽出苗,采用种薯端头朝上纵切面斜向下的排种方式,使发芽率提高约9.7%,同时使紫山药出苗率提高约7.8%;种植的紫山药亩产量比传统方法高,效益增收明显。但是,山药在种植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问题:(1)山药不适宜连续种植,易引发严重病害,且会因土壤养分失调而减产;(2)山药由于为竖直方向生长,施肥和浇水过程中都存在不均匀的问题,导致山药茎部生长不均匀,影响山药的品质;(3)山药由于茎较长,一般在1m以上,在出土过程中易发生碰伤,且费时费力,种植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山药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可行的紫山药的生长培育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紫山药的生长培育方式,包含以下步骤:(1)、选种选取50~100克的薯芽,连同50~150克的小块茎,收集后选一块墒情好的土地覆土15厘米保存,待来年开春时取出栽植;(2)、室内种植在紫山药种植架的种植桶内填充沙土,要求沙土干燥疏松、排水性良好,沙土的厚度在30cm以上,种植桶横向放置,种植桶的横向间距大于50cm小于80cm,多层种植桶重叠放置,种植桶的纵向间距大于30cm小于50cm;在栽植前,将农家肥1kg、磷肥0.025kg、钾肥0.015kg、尿素0.0075kg拌匀后施加在种植桶内底层,肥料上沙土覆盖厚度大于5cm,再栽植薯种,再覆盖沙土10cm以上,浇水后即完成栽种;(3)种植架的控制在栽种完成后,种植架开始旋转,旋转速度5r/min,每隔5天增加1r/min;将紫山药的茎生长的方向放置在旋转的中心位置,待茎的藤茎生长出来之后,引导藤茎附着在种植架的中心架上,改善透风条件,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架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危害,从而提高薯块的产量;(4)、施肥夏至至大暑期间,薯藤生长旺盛,每个种植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0.35g兑水0.25kg的溶液喷施;(5)、追肥立秋至白露期间,每个种植桶内分两次追施硫酸钾20g(每株每次10克,入土5厘米,每次间隔15天),然后选晴天下午每隔10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一次,共喷三次;(6)、收获到霜降时,地下的块茎已经充分成熟,即可陆续采收。进一步的,一种横向生长的紫山药种植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方设有速度可调的旋转装置,所述底板上方中央设有用于缠绕藤蔓的圆形中心架,所述底板上方还设有包含多层的固定架,每层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包含固定锁扣的固定层,所述固定层上方通过固定锁扣固定有横向放置的种植桶,所述固定架围绕中心架圆周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桶包含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分为固定的下壳体、可分为两半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铰接,所述壳体的中心轴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通气孔。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多个内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固定锁扣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架为包含多层由铁丝组成的框架,所述中心架整体呈锥形。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种植架上的种植桶培育紫山药,种植桶内的紫山药可以一年一换,避免了山药由于病虫害原因导致不能连续种植的情况发生,同时,种植桶在种植架上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大于重力的影响,山药自身产生的生长素不会随着重力向下移动,而是随着离心力的作用移动至根部,山药自身横向生长,由于生长素分布更加均匀,山药的茎部也更加均匀;同时,由于山药横向生长,施肥和浇水更加均匀,更有利于山药的生长,在山药成熟后,可以轻易的将山药从土壤中挖出,不用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降低了山药种植的成本,提高了山药的品质,有利于紫山药的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种植桶的结构图;图中标记:1-旋转装置、2-底板、3-固定层、4-种植桶、5-固定架、6-中心架、7-固定锁扣、4.1-壳体、4.2-通气孔、4.3-上壳体、4.4-下壳体、4.5-通孔、4.6-凹槽。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3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一种紫山药的生长培育方式,包含以下步骤:(1)、选种选取50~100克的薯芽,连同50~150克的小块茎,收集后选一块墒情好的土地覆土15厘米保存,待来年开春时取出栽植;(2)、室内种植在紫山药种植架的种植桶内填充沙土,要求沙土干燥疏松、排水性良好,沙土的厚度在30cm以上,种植桶横向放置,种植桶的横向间距大于50cm小于80cm,多层种植桶重叠放置,种植桶的纵向间距大于30cm小于50cm;在栽植前,将农家肥1kg、磷肥0.025kg、钾肥0.015kg、尿素0.0075kg拌匀后施加在种植桶内底层,肥料上沙土覆盖厚度大于5cm,再栽植薯种,再覆盖沙土10cm以上,浇水后即完成栽种;(3)种植架的控制在栽种完成后,种植架开始旋转,旋转速度5r/min,每隔5天增加1r/min;将紫山药的茎生长的方向放置在旋转的中心位置,待茎的藤茎生长出来之后,引导藤茎附着在种植架的中心架上,改善透风条件,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架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危害,从而提高薯块的产量;(4)、施肥夏至至大暑期间,薯藤生长旺盛,每个种植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0.35g兑水0.25kg的溶液喷施,此时喷施多效唑对藤蔓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藤蔓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增厚,新生侧枝减少,能使块茎增产15%以上;(5)、追肥立秋至白露期间,每个种植桶内分两次追施硫酸钾20g(每株每次10克,入土5厘米,每次间隔15天),然后选晴天下午每隔10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一次,共喷三次,用于薯块形成和膨大。(6)、收获到霜降时,地下的块茎已经充分成熟,即可陆续采收。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所述种植架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下方设有速度可调的旋转装置1,所述底板2上方中央设有用于缠绕藤蔓的中心架6,所述底板2上方还设有包含多层的固定架5,每层所述固定架5上设有包含固定锁扣7的固定层3,所述固定层3上方通过固定锁扣7固定有横向放置的种植桶4,所述固定架5围绕中心架6圆周设置。将山药放置在种植桶4内,种植桶4通过固定锁扣7固定在固定层3上,固定层3位于固定架5上,固定架5包含多,可以容纳多层固定层3,固定架5位于底板2上,底板2下方速度可调的旋转装置1带动底板2旋转,旋转中产生的离心力可以克服重力的影响,使得山药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生长素沿着离心力的方向转移,促进山药沿着离心力的方向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紫山药的生长培育方式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山药的生长培育方式,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选种选取50~100克的薯芽,连同50~150克的小块茎,收集后选一块墒情好的土地覆土15厘米保存,待来年开春时取出栽植;(2)、室内种植在紫山药种植架的种植桶内填充沙土,要求沙土干燥疏松、排水性良好,沙土的厚度在30cm以上,种植桶横向放置,种植桶的横向间距大于50cm小于80cm,多层种植桶重叠放置,种植桶的纵向间距大于30cm小于50cm;在栽植前,将农家肥1kg、磷肥0.025kg、钾肥0.015kg、尿素0.0075kg拌匀后施加在种植桶内底层,肥料上沙土覆盖厚度大于5cm,再栽植薯种,再覆盖沙土10cm以上,浇水后即完成栽种;(3)种植架的控制在栽种完成后,种植架开始旋转,旋转速度5r/min,每隔5天增加1r/min;将紫山药的茎生长的方向放置在旋转的中心位置,待茎的藤茎生长出来之后,引导藤茎附着在种植架的中心架上,改善透风条件,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架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危害,从而提高薯块的产量;(4)、施肥夏至至大暑期间,薯藤生长旺盛,每个种植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0.35g兑水0.25kg的溶液喷施;(5)、追肥立秋至白露期间,每个种植桶内分两次追施硫酸钾20g(每株每次10克,入土5厘米,每次间隔15天),然后选晴天下午每隔10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一次,共喷三次;(6)、收获到霜降时,地下的块茎已经充分成熟,即可陆续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山药的生长培育方式,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选种选取50~100克的薯芽,连同50~150克的小块茎,收集后选一块墒情好的土地覆土15厘米保存,待来年开春时取出栽植;(2)、室内种植在紫山药种植架的种植桶内填充沙土,要求沙土干燥疏松、排水性良好,沙土的厚度在30cm以上,种植桶横向放置,种植桶的横向间距大于50cm小于80cm,多层种植桶重叠放置,种植桶的纵向间距大于30cm小于50cm;在栽植前,将农家肥1kg、磷肥0.025kg、钾肥0.015kg、尿素0.0075kg拌匀后施加在种植桶内底层,肥料上沙土覆盖厚度大于5cm,再栽植薯种,再覆盖沙土10cm以上,浇水后即完成栽种;(3)种植架的控制在栽种完成后,种植架开始旋转,旋转速度5r/min,每隔5天增加1r/min;将紫山药的茎生长的方向放置在旋转的中心位置,待茎的藤茎生长出来之后,引导藤茎附着在种植架的中心架上,改善透风条件,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架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危害,从而提高薯块的产量;(4)、施肥夏至至大暑期间,薯藤生长旺盛,每个种植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0.35g兑水0.25kg的溶液喷施;(5)、追肥立秋至白露期间,每个种植桶内分两次追施硫酸钾20g(每株每次10克,入土5厘米,每次间隔15天),然后选晴天下午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云左华娣陈仕芬李钦伟
申请(专利权)人:雷波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