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茶叶取投的揉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883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茶叶取投的揉捻机,包括揉捻盘、捻桶、压盘、机架、曲柄连杆机构和加压机构,揉捻盘设置在机架上,捻桶设置在揉捻盘的上方,并与机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接,压盘设置在捻桶内,并与加压机构相连接,压盘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通过铰链连接,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和固定环,固定环分别设置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上,固定杆与固定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压盘分成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通过铰链连接,同时通过固定装置将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固定,从而节约了时间,并方便了取料和卸料。

Kneading machine for tea from invest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kneading machine for tea from the cast, including rolling wheel, twist barrel, pressure plate, rack, crank mechanism and pressure mechanism, kneading disk arranged on the frame above, twisting drum is arranged inside the kneading disk,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through a crank, pressure plate arranged in the twist barrel insid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urizing mechanism, the pressure plate includes a first disc and second disc, the first disc and second disc body connected by a hinge, the first disc and second disc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device; the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ing rod and a fixing ring, a fix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disc and second disc on the fixed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essure plate into a first plate and second plate body, connected through hinges, and through the fixing device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disc disc The utility model saves the time and is convenient for fetching and discha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茶叶取投的揉捻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便于茶叶取投的揉捻机。
技术介绍
揉捻可使茶叶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茶汁外溢,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品质奠定基础。当前,茶叶揉捻机主要由揉捻盘、捻桶、压盘、机架、曲柄连杆机构和加压机构等构成。工作时,通过由电机驱动的曲柄连接机构,带动捻桶在揉捻盘做偏心圆周运动,使桶中因受压盘和揉捻盘上的棱条的作用而卷曲成条并实现细胞扭曲破碎,在揉捻过程中的揉捻压力一般为先轻后重,轻重交替进行,至最后松压、解团即可。但在现有揉捻机中,由于每次在进行揉捻过程中的填料和卸料,都需要将压盘从捻桶中先移动出来,然后取出茶叶或投入茶叶之后在将压盘对准捻桶,伸入捻桶中,并固定,这个过程十分的繁琐,并且浪费时间,减少了揉捻机的工作效率,现提供一种揉捻机在保证揉捻的质量时,也能快速、方便的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茶叶取投的揉捻机,解决的揉捻机换料过程繁琐,浪费时间,且揉捻机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便于茶叶取投的揉捻机,包括揉捻盘、捻桶、压盘、机架、曲柄连杆机构和加压机构,揉捻盘设置在机架上,捻桶设置在揉捻盘的上方,并与机架通过使捻桶在揉捻盘上做偏心运动的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接,曲柄连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旁的驱动电机,并通过与驱动电机连接而在机架上做转动运动的曲柄以及与捻桶相连接的连杆,压盘设置在捻桶内,并与加压机构相连接,压盘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通过设置在压盘上表面的铰链连接,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和固定环,固定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上,固定杆分别穿过第一盘体上与第二盘体上的固定环,并与固定环活动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第一盘体能沿铰链向上翻转,使位于捻桶内的压盘上具有开口,工作人员可从开口处将茶叶取出后投入,而为了防止每次取料、投料时将第一盘体拿出在对准装入,则在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之间设置有铰链,使操作人员只需翻转第一盘体即可,从而大大提高了取料、投料的速度,提高了揉捻机的工作效率,而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上设置固定装置,固定杆穿过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上的固定环,并将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固定成为一个整体。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第一盘体上的固定环处与第二盘体上的固定环处之间还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固定杆匹配。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防止固定杆中活动、不容易安装到固定环内,故增设一个凹槽,凹槽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盘体的固定环处、另一部份位于第二盘体上的固定环处,当固定杆固定在凹槽内时,固定杆可以更稳固的将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固定,并且防止了固定杆从固定环处脱落。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凹槽的一端的槽口内壁为倾斜面,且与凹槽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在本技术方案中,当凹槽的槽口内壁均与凹槽底面垂直时,固定杆进入凹槽时,要么增加固定环的大小,要么延长凹槽的长度,但这样会造成固定杆与固定环或凹槽之间存在空隙,在使用的过程中,固定杆会在固定环内上下活动或在凹槽内来回移动,这样固定杆可能会从凹槽中脱落出来,十分影响使用,故将凹槽的一端的槽口内壁设置为倾斜面,使在固定杆能滑入凹槽内,减小固定杆在凹槽内的移动量,从而减小设置避免固定杆从凹槽中脱落。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固定环包括两个固定面和一个弯曲面,固定面上开有螺钉孔,固定面通过螺钉孔固定连接在压盘上,弯曲面的两端各自连接有一个固定面。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固定面通过螺钉固定在压盘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固定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插槽,弯曲面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插板,插槽与插板相配合。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固定面与弯曲面能活动连接,通过插槽和插板将弯曲面取出,能方便固定杆的安装和使用,使用前,先将固定杆放置好,然后在通过插槽和插板将弯曲面和固定面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稳固的将固定杆固定住,而在使用完以后,先将插板从插槽中取出,然后在把固定杆移下,就能使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相对折叠。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第二盘体与加压机构固定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盘体与加压机构固定连接,则第一盘体只能沿第二盘体的铰链连接处转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的连接面与压盘下底面的夹角小于90°。在本技术方案中,连接面与压盘下底面的夹角小于90°,这样可以防止压盘受自身重量或外部施加的力,造成铰链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1、本技术将压盘分成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通过铰链连接,同时通过固定装置将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固定,从而节约了取料和卸料时间,并方便了取料和卸料的操作,提高了效率。2、凹槽能使固定杆更稳固的固定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上,防止了脱落。3、槽口内壁与凹槽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能使快速的将固定杆伸入到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上的固定环内,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4、螺钉孔能让固定环通过螺钉稳顶的连接在压盘上。5、插槽和插板更进一步加快了固定杆伸入到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上的固定环内的时间,并延长了固定环的使用寿命。6、第二盘体与加压机构固定连接,增加了其稳定度。7、连接面与压盘下底面的夹角小于90°,这样可以防止压盘受自身重量或外部施加的力,造成铰链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带有固定杆的压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压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和3所示,便于茶叶取投的揉捻机,包括揉捻盘、捻桶、压盘1、机架、曲柄连杆机构和加压机构8,揉捻盘设置在机架上,捻桶设置在揉捻盘的上方,并与机架通过使捻桶在揉捻盘上做偏心运动的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接,曲柄连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旁的驱动电机,并通过与驱动电机连接而在机架上做转动运动的曲柄以及与捻桶相连接的连杆,压盘1设置在捻桶内,并与加压机构8相连接,压盘1包括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通过设置在压盘1上表面的铰链连接,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41和固定环42,固定环42分别设置在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上,固定杆41分别穿过第一盘体2上与第二盘体3上的固定环42,并与固定环42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盘体2上有一个固定环42,第二盘体3上有一个固定环42,固定杆41有一个,固定杆41分别穿过第一盘体2上和第二盘体3上的固定环42,将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固定,同时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之间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合页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固定杆41两侧,本技术将压盘1分成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通过铰链连接,同时通过固定装置将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固定,从而节约了时间,并方便了取料和卸料。实施例2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压盘1,第一盘体2上的固定环42处与第二盘体3上的固定环42处之间还设置有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于茶叶取投的揉捻机

【技术保护点】
便于茶叶取投的揉捻机,包括揉捻盘、捻桶、压盘(1)、机架、曲柄连杆机构和加压机构(8),所述揉捻盘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捻桶设置在揉捻盘的上方,并与机架通过使捻桶在揉捻盘上做偏心运动的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接,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旁的驱动电机,并通过与驱动电机连接而在机架上做转动运动的曲柄以及与捻桶相连接的连杆,所述压盘(1)设置在捻桶内,并与所述加压机构(8)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1)包括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所述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通过设置在压盘(1)上表面的铰链连接,所述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41)和固定环(42),所述固定环(4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上,所述固定杆(41)分别穿过第一盘体(2)上与第二盘体(3)上的固定环(42),并与所述固定环(42)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茶叶取投的揉捻机,包括揉捻盘、捻桶、压盘(1)、机架、曲柄连杆机构和加压机构(8),所述揉捻盘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捻桶设置在揉捻盘的上方,并与机架通过使捻桶在揉捻盘上做偏心运动的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接,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旁的驱动电机,并通过与驱动电机连接而在机架上做转动运动的曲柄以及与捻桶相连接的连杆,所述压盘(1)设置在捻桶内,并与所述加压机构(8)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1)包括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所述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通过设置在压盘(1)上表面的铰链连接,所述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41)和固定环(42),所述固定环(4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盘体(2)和第二盘体(3)上,所述固定杆(41)分别穿过第一盘体(2)上与第二盘体(3)上的固定环(42),并与所述固定环(42)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茶叶取投的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体(2)上的固定环(42)处与第二盘体(3)上的固定环(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翠谷高山茶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