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078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施工,挡墙构件包括混凝土框以及水土保护毯,混凝土框内设有用于填充营养土的内腔,营养土可以用于种植花草绿化,所述混凝土框的顶部设有顶部开口,通过所述混凝土框的顶部开口,可以向所述混凝土框内填入营养土,混凝土框的一侧设有侧面开口,所述侧面开口上铺设水土保护毯,水土保护毯可以确保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内的营养土土体的稳定性,挡墙构件内植物较容易生长,植物的根系能够与挡墙构件的水土保护毯易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抵抗水流的冲刷,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同时保持河道的生态性,形成河道的生态防护体系,实用性强。

Vertical greening ecological retaining wall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rtical greening wall compon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manufacture and construction, concrete frame and soil retaining wall member includes a protective blanket, concrete frame are installed in the inner cavity filled with nutrient soil, nutrition soil can be used for planting flowers and green, the top of the concret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top opening through the top of the concrete box opening to the concrete box filled with nutrient soil, one side of the concret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opening, the side opening is laid on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blanket, blanket can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vertical greening soil nutrient component in ecological retaining wall, retaining wall component is easy to plant growth, plant roots can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and soil and retaining wall components easy to blanket into an organic whole, to resist water erosio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lood control and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river channel is maintained, and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system of the river channel is formed, which is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
本技术行涉及建筑材料类,尤其涉及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河道治理、水利建设,只强调对水体资源功能的开发和水害的防治,主要是考虑河流的防洪、蓄水、航运等功能,忽视了对生活环境、生态功能的开发和保护。长期以来,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河道追求断面统一、走向笔直,防汛墙和堤防要求整齐划一、高大挺拔。河道的自然特征被渠道化,水流的多样性被单一化,水边生物生长的环境被恶化,水边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完全蜕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灾防御体系不断完善,人文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河道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不断演变。传统的以防洪、蓄水、航运等为主要功能的河道的概念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河道的建设在保证其传统水利功能的同时还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生态性和景观效果。由于城镇土地资源紧张,河道两岸经常使用挡墙护砌,传统的硬质挡墙由于隔绝了土与水的生物交换能力使得河道丧失了生态性,近年来出现了多种生态型挡墙,在满足行洪安全的同时保证了河道的水土交换和生态性,但现有生态挡墙植物根系主要生长在高孔隙率的无砂混凝土或卵石填料内,植物和挡墙很难形成有机的整体,防洪主要靠挡墙的稳定性,植物基本上只起绿化点缀作用,不利于河道的生态性,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施工;构件内植物较容易生长,植物与挡墙易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抵抗水流的冲刷,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同时保持河道的生态性,形成河道的生态防护体系,实用性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包括混凝土框以及水土保护毯,所述混凝土框内设有用于填充营养土的内腔,所述混凝土框的一侧设有侧面开口,所述侧面开口上铺设水土保护毯,所述混凝土框的顶部设有顶部开口。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混凝土框的竖向剖面呈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所述水土保护毯铺设于直角梯形的斜边所在位置上。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混凝土框的顶部设有突榫,所述混凝土框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突榫相匹配的凹槽,上下相邻的两个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可以通过对应的突榫与凹槽进行上下叠加固定位置。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混凝土框的竖向剖面呈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所述水土保护毯铺设于直角梯形的斜边所在位置上。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凹槽相对所述突榫向斜边偏移,所述突榫与凹槽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斜边相平行。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突榫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框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突榫将所述顶部开口分成两个部分。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水土保护毯是一种柔性生态护坡结构,由一种高强度的聚酰胺单丝纤维材料缠绕编织而成。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水土保护毯通过钢丝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框的所述侧面开口上。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混凝土框采用C20~C30混凝土制作,所填营养土应具有一定粘性,土体粘聚力不小于10kPa。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施工,挡墙构件采用混凝土框以及水土保护毯,混凝土框内设有用于填充营养土的内腔,营养土可以用于种植花草绿化,所述混凝土框的顶部设有顶部开口,通过所述混凝土框的顶部开口,可以向所述混凝土框内填入营养土,混凝土框的一侧设有侧面开口,所述侧面开口上铺设水土保护毯,水土保护毯可以确保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内的营养土土体的稳定性,挡墙构件内植物较容易生长,植物的根系能够与挡墙构件的水土保护毯易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抵抗水流的冲刷,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同时保持河道的生态性,形成河道的生态防护体系,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框、2-水土保护毯、3-营养土、4-突榫、5-凹槽、6-顶部开口、7-钢丝、8-植物、9-水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包括混凝土框1以及水土保护毯2,所述混凝土框1内设有用于填充土体的内腔,本实施例中,土体采用易于植物8生长的营养土3,所述混凝土框的一侧设有侧面开口,所述侧面开口上铺设水土保护毯5,水土保护毯5可以确保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内的营养土土体的稳定性,所述混凝土框1的顶部设有顶部开口6,通过所述混凝土框1的顶部开口6,可以向所述混凝土框1内填入营养土。本实施例提供的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施工;构件内植物8较容易生长,植物8与挡墙构件的水土保护毯5易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抵抗水流的冲刷,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同时保持河道的生态性,形成河道的生态防护体系,实用性强。为了使得多个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在上下叠放时,可以形成一个斜坡面,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混凝土框1的竖向剖面呈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所述水土保护毯5铺设于直角梯形的斜边所在位置上。为了使得上下相邻的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进行可靠连接和精确定位,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混凝土框1的顶部设有突榫4,所述混凝土框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突榫4相匹配的凹槽5,上下相邻的两个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可以通过对应的突榫4与凹槽5进行上下叠加并固定位置。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混凝土框1的竖向剖面呈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所述水土保护毯5铺设于直角梯形的斜边所在位置上,不但可以使得挡墙构件的迎水面9具有土与水的生物交换能力,提高生态性,而且可以使得挡墙构件的土体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有利于植物8生长。为了使得上下相邻的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形成一个统一的坡度,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凹槽5相对所述突榫4向斜边偏移,所述突榫4与凹槽5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斜边相平行。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中,所述突榫4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框1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突榫将所述顶部开口6分成两个部分。优选的,所述水土保护毯5是一种柔性生态护坡结构,它由一种高强度的聚酰胺单丝纤维材料缠绕编织而成。聚酰胺单丝纤维材料制成的水土保护毯5具有强度高、耐老化等优点,可保证填入的营养土3的稳定性。种植在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内的绿化植物8的根系可以和水土保护毯5缠绕在一起,裹夹土体形成一层稳固的三维生态加筋体系,达到抗冲刷的效果。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框以及水土保护毯,所述混凝土框内设有用于填充营养土的内腔,所述混凝土框的一侧设有侧面开口,所述侧面开口上铺设水土保护毯,所述混凝土框的顶部设有顶部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框以及水土保护毯,所述混凝土框内设有用于填充营养土的内腔,所述混凝土框的一侧设有侧面开口,所述侧面开口上铺设水土保护毯,所述混凝土框的顶部设有顶部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的竖向剖面呈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所述水土保护毯铺设于直角梯形的斜边所在位置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的顶部设有突榫,所述混凝土框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突榫相匹配的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垂直绿化生态挡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的竖向剖面呈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所述水土保护毯铺设于直角梯形的斜边所在位置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孟陶董学刚林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