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3057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及电动车制动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碟刹制动钳组件能源利用率较低以及噪音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包括弹簧片,该弹簧片能可靠的固定住制动片,避免制动片在制动钳组件中由于晃动而发出异响;当制动结束时,弹簧片的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迫使制动片快速脱离制动盘的表面,解决液压制动器总成泄压时存在的拖滞力矩以及与擦盘声的问题,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动装置由于包括上述的制动钳组件,因此也具有减小噪音、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益效果。

Brake caliper assembly and brake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torcy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brake, aiming at solving the low rate and large noise problems by using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energy in the prior art, to provide a brake caliper assembly and brake device. Brake caliper components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spring piece, the spring sheet can reliably fix the brake pads, brake pads on th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to avoid shaking due to abnormal noises; when the brake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reset spring surface part and a second reduction in the elastic restoring force of the role of the brake force from the brake disc, solve the existing hydraulic brake assembly pressure relief when the drag torque and rub disc sound, while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nergy. The brake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reducing noise and improving energy utilization because of th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mentioned ab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及电动车制动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动车以及摩托车的碟刹制动钳组件的制动片回位原理是制动卡钳卸压时,制动钳活塞靠活塞密封圈的弹性变形恢复自动回位(单边回位量0.2-0.3mm),而制动片是靠与制动盘转动摩擦将制动片甩开,制动盘与制动片间存在拖滞力矩,影响电动车以及摩托车的能源利用率,且现有制动钳弹簧片只是起到辅助制动片保持直立的作用,并不能起到制动片自动回位或分离作用。因此行驶过程中或轮子空转时的制动片与制动盘会存在擦盘声或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制动钳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碟刹制动钳组件能源利用率较低以及噪音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制动钳组件的制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动钳组件,其包括壳体,壳体具备有容纳腔。制动片,两个制动片相对设置在容纳腔内,两个制动片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用于驱动制动片相互靠近的活塞,两个活塞分别设置在制动片相背离的一侧。位于两个制动片之间的弹簧片,弹簧片包括连接部,以及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在连接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在远离连接部的方向上,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分别抵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片。其中,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用于在制动时在制动片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回复力,并在停止制动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制动片相互远离。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包括有弹簧片,且弹簧片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在连接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在远离连接部的方向上,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且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分别抵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片。其中,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用于在制动时在制动片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回复力,并在停止制动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制动片相互远离。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当开始制动时,制动片带动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相互靠近,当制动结束时,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迫使制动片快速脱离制动盘的表面,解决液压制动器总成泄压时存在的拖滞力矩以及与擦盘声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摩托车和电动车能源利用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制动片具备支撑板以及凸设在支撑板上的制动部;制动部与支撑板形成位于制动部两侧的凹陷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复位部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两条第一支腿;第一支腿向远离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两条第一支腿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复位部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两条第二支腿;第二支腿向远离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两条第二支腿之间形成第三容纳空间。其中,第一支腿以及第二支腿分别卡接于凹陷空间内;两个制动部分别位于第二容纳空间以及第三容纳空间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弹簧片还包括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设置在连接部相对的两侧;第一限位件与壳体连接;第二限位件与制动片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板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一连接段;第一限位板整体为弯折状,第一限位板的凸起面靠近连接部,第一限位板与连接部位于同一高度;第一连接段设置为弯钩状,第一连接段远离第一限位板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第一限位板与壳体连接。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板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二连接段;第二限位板整体为弯折状,第二限位板的凸起面远离连接部,第二限位板位于连接部水平面的下方;第一连接段设置为弯钩状,第一连接段远离第一限位板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第二限位板抵接于制动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均倾斜设置;在远离连接部的方向上,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其中,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恢复力,并在外力消失时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相互远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制动片与第二限位板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板相配合的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制动钳组件还包括滑动轴;滑动轴贯穿制动片、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并与壳体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活塞与壳体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一种制动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制动钳组件,该制动装置还包括制动盘,制动盘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包括有弹簧片,且弹簧片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在连接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在远离连接部的方向上,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且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分别抵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制动片。其中,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用于在制动时在制动片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回复力,并在停止制动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制动片相互远离。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当开始制动时,制动片带动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相互靠近,当制动结束时,第一复位部以及第二复位部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迫使制动片快速脱离制动盘的表面,解决液压制动器总成泄压时存在的拖滞力矩以及与擦盘声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摩托车和电动车能源利用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动装置,包括上述的制动钳组件,因此也具有解决液压制动器总成泄压时存在的拖滞力矩以及与擦盘声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摩托车和电动车能源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的弹簧片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钳组件的弹簧片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动装置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标:10-制动钳组件;100-制动片;102-第一容纳空间;110-支撑板;112-凹槽;120-制动部;130-凹陷空间;200-活塞;210-密封圈;300-弹簧片;310-连接部;320-第一复位部;321-第一支腿;322-第二容纳空间;323-第一连接板;324-第一连接腿;330-第二复位部;331-第二支腿;332-第三容纳空间;333-第二连接板;334-第二连接腿;340-第一限位件;342-第一限位板;344-第一连接段;350-第二限位件;352-第二限位板;354-第二连接段;400-滑动轴;500-壳体;20-制动装置;600-制动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动钳组件及制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动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备有容纳腔;制动片,两个所述制动片相对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两个所述制动片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用于驱动所述制动片相互靠近的活塞,两个所述活塞分别设置在所述制动片相背离的一侧;位于两个所述制动片之间的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包括连接部,以及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复位部和所述第二复位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复位部以及所述第二复位部分别抵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制动片;其中,所述第一复位部和所述第二复位部用于在制动时在所述制动片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回复力,并在停止制动时在所述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所述制动片相互远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备有容纳腔;制动片,两个所述制动片相对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两个所述制动片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用于驱动所述制动片相互靠近的活塞,两个所述活塞分别设置在所述制动片相背离的一侧;位于两个所述制动片之间的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包括连接部,以及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复位部和所述第二复位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复位部以及所述第二复位部分别抵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制动片;其中,所述第一复位部和所述第二复位部用于在制动时在所述制动片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积蓄弹性回复力,并在停止制动时在所述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所述制动片相互远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片具备支撑板以及凸设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制动部;所述制动部与所述支撑板形成位于所述制动部两侧的凹陷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部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两条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两条所述第一支腿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复位部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两条第二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两条所述第二支腿之间形成第三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第一支腿以及所述第二支腿分别卡接于所述凹陷空间内;两个所述制动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以及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还包括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壳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