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OTO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冲水大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976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其对于从内缘吐水口吐出的清洗水,在能够防止清洗水飞溅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内缘吐水口下游侧的通水路的可视性、清扫性。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冲水大便器(1)具有具备污物承接面(14)、内缘部(18)的盆部(20),在该盆部的前方侧区域(F1)内的左右任意一侧形成有内缘通水路(24),同时形成有内缘吐水口(26),在该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形成的通水路(30)通过内缘部的内周面(46)、台面(16)及外伸部(48)而形成流道截面(G),该通水路的流道截面其高度尺寸(L)被设定为越靠下游侧则越大,同时其宽度(W)被设定为越靠下游侧则越小,以便朝向下游侧而截面面积(A0)成为大致一定。

Toilet stoo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lush toilet, the water outlet for cleaning spit spit from the inner edge, can prevent water splash in cleaning at the same tim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visibility, sweeping through the inner edge of the waterway downstream of the water outlet. Specifically, the invention of the flush toilet (1) having dirt bearing surface (14), (18) the Department of inner basin (20), in the area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pelvis (F1) about any side in formation through inner waterway (24), while the formation of a inner water outlet (26), hot water formed on the downstream side of the inner edge of the water outlet (30) by the Ministry of the inner edge of the inner peripheral surface (46), (16) and extension table (48)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hannel section (G), the channel section of the waterway through the height (L) is set to more on the downstream side is larger, and its width (W) is set to the downstream side of the smaller, so as to the downstream side of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A0) becomes almost const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水大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水大便器,尤其涉及利用从清洗水源供给的清洗水来进行清洗并将污物排出的冲水大便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利用从清洗水源供给的清洗水来进行清洗并将污物排出的冲水大便器,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述,已知有下述冲水大便器,即,向盆部的台部上吐出清洗水来形成回旋流的内缘通水路的内缘吐水口被形成在盆部的前方侧区域,且在该内缘吐水口随后的通水路中仅内缘部的内周面的一部分被形成朝向内方外伸的形状的冲水大便器。此外,如专利文献2所述,已知有下述冲水大便器,其在盆部的上缘形成的内缘通水路的铅垂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朝向下游侧逐渐变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417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专利5483314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125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这些上述的专利文献1、2所记述的现有的冲水大便器中,由于在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形成的通水路的通水截面的截面面积未被设定为从内缘吐水口起朝向下游侧而成为一定,因此在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截面的高度被设定为越靠下游侧越大的情况下,则存在有下述这样的问题,即,可能会导致在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的通水截面上流过的内缘吐水产生紊乱,从而可能会导致产生清洗水飞溅。此外,存在有下述这样的问题,即,覆盖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的外伸部的区域变得越大,则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的可视性、清扫性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其对于从内缘吐水口吐出的清洗水,在能够防止清洗水飞溅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内缘吐水口下游侧的通水路的可视性、清扫性。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为利用从清洗水源供给的清洗水来进行清洗并将污物排出的冲水大便器,具有:盆部,具备盆状的污物承接面、及在该污物承接面的上缘上形成的内缘部;排水路,与该盆部的下方连接,以将污物排出;内缘吐水部,被设置在所述内缘部上,向所述盆部内吐出清洗水来形成回旋流;及导水路,将从所述清洗水源供给的清洗水供给到所述内缘吐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部相对于将所述盆部在前后方向上二等分的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而具备前方侧即前方侧区域和后方侧即后方侧区域,所述内缘吐水部在所述盆部的前方侧区域内的左右的任意一侧的所述内缘部上形成有对从所述导水路供给的清洗水进行通水的内缘通水路,并同时在该内缘通水路的下游端上形成有将清洗水朝向后方吐水的内缘吐水口,且形成于所述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通过所述内缘部的内周面、在该内缘部的内周面的下方侧形成的台面、及在所述内周面的上方侧形成的外伸部而形成流道截面,所述流道截面其高度尺寸被设定为越靠下游侧则越大,并同时其宽度被设定为越靠下游侧则越小,以便从所述内缘吐水口起朝向下游侧,所述通水路的所述流道截面的截面面积成为大致一定。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形成于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通过内缘部的内周面、在该内缘部的内周面的下方侧形成的台面、及在内周面的上方侧形成的外伸部而形成流道截面,且流道截面其高度尺寸被设定为越靠下游侧则越大,并同时其宽度被设定为越靠下游侧则越小,以便从内缘吐水口起朝向下游侧,通水路的流道截面的截面面积成为大致一定,因此从内缘吐水口吐出后的在内缘吐水口下游侧的通水路的流道截面上流过的内缘吐水的紊乱得到抑制,可沿着通水路内流动到下游侧,从而能够在下游侧的盆部内有效地形成稳定的回旋流。此外,对于从内缘吐水口吐出的清洗水,由于通过使其沿着其下游侧的通水路而在下游侧形成稳定的水流,能够防止清洗水飞溅,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盆部的可视性、清扫性。另外,在此所说的“截面面积大致一定”不仅是指完全一定,还包含下述情况,即,从内缘吐水口吐出后的在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的流道截面上流过的内缘吐水紊乱得到抑制,可沿着通水路内流动到下游侧,从而在下游侧的盆部内有效地形成稳定的回旋流的大体上一定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形成所述流道截面的所述台面被形成为,其高度位置从所述内缘吐水口起朝向下游侧而成为大致一定的高度位置。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形成于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的形成流道截面的台面的高度位置被形成为,从内缘吐水口起朝向下游侧而成为大致一定的高度位置,因此从内缘吐水口吐出后的在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的流道截面上流过的内缘吐水紊乱得到抑制,可沿着通水路内流动到下游侧,从而能够在下游侧更有效地形成稳定的回旋流。此外,对于从内缘吐水口吐出的清洗水,由于通过使其沿着其下游侧的通水路而在下游侧形成稳定的水流,能够防止清洗水飞溅,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盆部的可视性、清扫性。另外,在此所说的“大致一定的高度位置”不仅是指完全一定,还包含下述情况,即,从内缘吐水口吐出后的在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的流道截面上流过的内缘吐水紊乱得到抑制,可沿着通水路内流动到下游侧,从而在下游侧的盆部内有效地形成稳定的回旋流的大体上一定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形成所述流道截面的所述外伸部被形成为,其高度位置从所述内缘吐水口起朝向下游侧而成为大致一定的高度位置。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形成于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的形成流道截面的外伸部的高度位置被形成为,从内缘吐水口起朝向下游侧成为大致一定的高度位置,因此在从内缘吐水口吐出后,在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的流道截面上流过的内缘吐水紊乱得到抑制,可沿着通水路内流动到下游侧,从而能够在下游侧更有效地形成稳定的回旋流。此外,对于从内缘吐水口吐出的清洗水,由于通过使其沿着其下游侧的通水路而在下游侧形成稳定的水流,能够防止清洗水飞溅,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盆部的可视性、清扫性。另外,在此所说的“大致一定的高度位置”不仅是指完全一定,还包含下述情况,即,从内缘吐水口吐出后的在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的流道截面上流过的内缘吐水紊乱得到抑制,可沿着通水路内流动到下游侧,从而在下游侧的盆部内有效地形成稳定的回旋流的大体上一定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流道截面上的外伸部的最小高度尺寸(U)和从所述台面起至所述外伸部的下端为止的最大高度尺寸(L)的比例(U:L)被设定为1:6~6:1。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上形成的通水路的流道截面上的外伸部的最小高度尺寸(U)和从台面起至外伸部的下端为止的最大高度尺寸(L)的比例(U:L)被设定为1:6~6:1,因此在从内缘吐水口吐出后,在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的流道截面上流过的内缘吐水紊乱得到抑制,可沿着通水路内流动到下游侧,从而能够在下游侧更有效地形成稳定的回旋流。此外,对于从内缘吐水口吐出的清洗水,由于通过使其沿着其下游侧的通水路而在下游侧形成稳定的水流,能够防止清洗水飞溅,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盆部的可视性、清扫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内缘吐水口其开口截面形成三角形,且该三角形的所述内缘吐水口的一个边形成所述外伸部。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内缘吐水口的开口截面形成三角形,且该三角形的内缘吐水口的一个边形成外伸部,因此例如与下述内缘吐水口相比,即,开口截面呈矩形形成的内缘吐水口并且与三角形的内缘吐水口的开口截面的宽度相同宽度的内缘吐水口,能够使外伸部的区域减小。因而,在从内缘吐水口吐出后,在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的通水路的流道截面上流过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冲水大便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水大便器,其利用从清洗水源供给的清洗水来进行清洗并将污物排出,具有:盆部,具备盆状的污物承接面、在该污物承接面的上缘形成的内缘部;排水路,与该盆部的下方连接,以将污物排出;内缘吐水部,被设置在所述内缘部,向所述盆部内吐出清洗水来形成回旋流;及导水路,将从所述清洗水源供给的清洗水供给到所述内缘吐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部具备相对于将所述盆部在前后方向上二等分的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位于前方侧的前方侧区域和位于后方侧的后方侧区域,所述内缘吐水部在所述盆部的前方侧区域内的左右任意一侧的所述内缘部上形成有对从所述导水路供给的清洗水进行通水的内缘通水路,同时在该内缘通水路的下游端形成有将清洗水朝向后方吐出的内缘吐水口,在所述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形成的通水路通过所述内缘部的内周面、在该内缘部的内周面的下方侧形成的台面、及在所述内周面的上方侧形成的外伸部而形成流道截面,所述流道截面其高度尺寸被设定为越靠下游侧则越大,同时其宽度被设定为越靠下游侧则越小,以便从所述内缘吐水口起朝向下游侧,所述通水路的所述流道截面的截面面积成为大致一定。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09 JP 2016-0458341.一种冲水大便器,其利用从清洗水源供给的清洗水来进行清洗并将污物排出,具有:盆部,具备盆状的污物承接面、在该污物承接面的上缘形成的内缘部;排水路,与该盆部的下方连接,以将污物排出;内缘吐水部,被设置在所述内缘部,向所述盆部内吐出清洗水来形成回旋流;及导水路,将从所述清洗水源供给的清洗水供给到所述内缘吐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部具备相对于将所述盆部在前后方向上二等分的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位于前方侧的前方侧区域和位于后方侧的后方侧区域,所述内缘吐水部在所述盆部的前方侧区域内的左右任意一侧的所述内缘部上形成有对从所述导水路供给的清洗水进行通水的内缘通水路,同时在该内缘通水路的下游端形成有将清洗水朝向后方吐出的内缘吐水口,在所述内缘吐水口的下游侧形成的通水路通过所述内缘部的内周面、在该内缘部的内周面的下方侧形成的台面、及在所述内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头岛周桃枝理彰下川雄基
申请(专利权)人:TOTO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