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269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设置在沟渠(6)渠底,第一污水池(9)与第二污水池(12)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11)相连通,水流经沟渠(6)、第一污水池(9)、第一连通管(11)、第二污水池(12)并通过第二污水池(12)顶部的第二连通管(16)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土地,减少水体污染,净化效果好,不影响洪水排放,对于城市排污与防涝具有重要作用。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sewage tank (9), second (12), the first sewage tank sewage tank (9), second (12) is arranged in the sewage tank ditch ditch bottom (6), the first sewage tank (9) and second (12) at the bottom of the sewage tank through the communicating pipe the first (11)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through the canals (6), the first sewage tank (9),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11), second (12) and the sewage tank through second sewage tank (12) at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pipe (16) out of second.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save land, reduce water pollution, good purifying effect, does not affect the flood dischar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ity sewage and waterlog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污水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形式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改进。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通常为大型装置,占地面大,成本高,结构复杂,耗水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占地面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污水池、第二污水池,第一污水池、第二污水池设置在沟渠渠底,第一污水池与第二污水池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通,水流经沟渠、第一污水池、第一连通管、第二污水池并通过第二污水池顶部的第二连通管流出。优选的,所述第一污水池、第二污水池中心设有竖直设置的滚动转轴,滚动转轴上设有用于清洗污水池内壁的环形毛刷。优选的,所述第一污水池、第二污水池的形状为竖向设置的橄榄球形状。优选的,所述环形毛刷直径200mm。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可拆卸更换。优选的,所述第一污水池、第二污水池内设有检修梯。优选的,所述检修梯延伸到第一污水池、第二污水池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污水池、第二污水池上分别设有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优选的,所述第一污水池、第二污水池之间沟渠内设有闸门。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为圆形盖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直径为1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该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排水沟渠的底部,主要包括盖板、闸门、滚动转轴、环形毛刷、污水池、检修梯、底座和连通管。所述盖板设置在沟渠底部,检修梯固定在污水池一侧,连通管连接两个污水池,底座连接连通管。第二,盖板为圆形盖板,其直径为1m,方便人进入污水池检修。第二,检修梯材质为不锈钢,设置在盖板下,然后一直延伸到污水池底部。第三,污水池中心设置滚动转轴,转轴通过电力控制转动,用来转动毛刷清理污水池内壁。第四,污水池滚动转轴上设置环形毛刷,毛刷直径200mm,进行污水池内壁清理。第五,连通管可拆卸更换,方便进行维修。第六,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土地,减少水体污染,净化效果好,不影响洪水排放,对于城市排污与防涝具有重要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污水处理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检修梯剖面图;图中零部件、部件及编号:第一盖板1、闸门2、第二盖板3、第三盖板4、第四盖板5、沟渠6、滚动转轴7、环形毛刷8、第一污水池9、底座10、第一连通管11、第二污水池12、第三污水池13、第四污水池14、检修梯15、第二连通管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设置在沟渠6渠底,第一污水池9与第二污水池12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11相连通,水流经沟渠6、第一污水池9、第一连通管11、第二污水池12并通过第二污水池12顶部的第二连通管16流出。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中心设有竖直设置的滚动转轴7,滚动转轴7上设有用于清洗污水池内壁的环形毛刷8。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的形状为竖向设置的橄榄球形状。环形毛刷8直径200mm。连通管11可拆卸更换。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内设有检修梯15。检修梯13延伸到第一污水池8、第二污水池10底部。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上分别设有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3。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之间沟渠6内设有闸门2。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3为圆形盖板,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3直径为1m。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3、第三盖板4、第四盖板5设置在沟渠6底部,第一盖板1固定在第一污水池9上。两个污水池为一组,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污水池的组数,图2为2组实施情况。每个污水池内部构造相同。第一污水池9中心设置固滚动转轴7,滚动转轴7可以更换。第一污水池9内部滚动转轴7上绑扎多层环形毛刷7,环形毛刷7材质为尼龙或PP刷丝,可以对污水池内壁进行清理。每个污水池内设置检修梯15,可以对第一污水池9进行检修,尤其是污水池底部进行清理。底座与连通管相连接,连通管连接两个污水池,水流方向如图2所示。当雨季时,来水量较大时,为了尽快地排水,此时,把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3、第三盖板4、第四盖板5关闭,闸门2打开,让水流尽快地从上面的沟渠6通过,避免进入地下污水处理装置,影响过水的速度。当来水量不是很大时,此时以净化污水为主。此时污水通过污水池得到清理,既能排除污水,又能处理水中的杂质,对于后期污水进一步处理有先行净化作用,减少处理成本。处理时,闸门2关闭,第一盖板1、第四盖板5打开,第二盖板3、第三盖板4密封。进行内部清理和冲刷,使得污水池内壁上细小杂质脱落,随着水流冲走。经过过滤后,粗糙杂质留在污水池底座部位,通过底座除污使得污水池可以多次进行过滤处理。当汛期过后或者沟渠几乎无水时,可以对污水池进行检修,此时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3、第三盖板4、第四盖板5均打开。检修人员通过检修梯15进入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1、第三污水池12、第四污水池13,通过检查污水池内部情况,确定检修方案,进行滚动转轴或环形毛刷的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设置在沟渠(6)渠底,第一污水池(9)与第二污水池(12)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11)相连通,水流经沟渠(6)、第一污水池(9)、第一连通管(11)、第二污水池(12)并通过第二污水池(12)顶部的第二连通管(16)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设置在沟渠(6)渠底,第一污水池(9)与第二污水池(12)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11)相连通,水流经沟渠(6)、第一污水池(9)、第一连通管(11)、第二污水池(12)并通过第二污水池(12)顶部的第二连通管(16)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中心设有竖直设置的滚动转轴(7),滚动转轴(7)上设有用于清洗污水池内壁的环形毛刷(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的形状为竖向设置的橄榄球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毛刷(8)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毕超高琛刘鹏程孙膑袁程吴月姚天雯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