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一鸣专利>正文

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48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外从动齿轮,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侧输出端穿过釜体连接有内主动齿轮,釜体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圆筒,所述圆筒与釜体侧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圆筒内部设有内转轴,所述内转轴外侧连接有螺旋叶片,内转轴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内从动齿轮,所述内从动齿轮与内主动齿轮相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化工反应时通过反向设置的螺旋叶片可使得釜体内的反应液呈现循环状态,此外,在圆筒外侧的微分连杆在运动时会将反应液压缩喷射而出,因而会使得反应液融合更加充分,外侧釜体亦可旋转使得反应更加充分。

Differential circulation chemical reaction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fferential cyclic chemical reaction kettle, comprising a kettle body, wherein the kettle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outer lateral middle driven gear, the top of the kettle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tor, the output of the first motor through the lower side end of the kettl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internal gear,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symmetrical section the cylinder, between the cylinder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kettl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fixed rod,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inner shaft, the inner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helical blade inside above the rotating shaft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n gear in the inside, the driven gear and the driving gear is engaged i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reaction liquid in the kettle body is in circulation state, chemical reaction through the spiral blade arranged in the reverse link in addition, differential movement in the external side of the cylinder will be compressed reaction liquid ejected, thus makes the fusion reaction liquid more fully, but also outside of the kettle rotation makes the reaction more fu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具体是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用于化学反应的常用容器,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
,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和缩合等加工工艺。常见反应釜通常是在釜体内设置转轴,在转轴上安装有搅拌叶轮,通过电机带动搅拌叶轮旋转,实现对反应物质的混配功能,但是叶轮旋转式均是在水平方向转动,反应也也只是在同一平面内流动混合,导致反应釜中的反应液间缺乏充分的混合,并且反应釜是压力容器,利用转轴进行搅拌,转轴承受较大的阻力,转轴的转速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为此中国专利(授权公告:CN203044011U)公开了一种高效反应釜,虽说该反应釜呈卧式状态,但是该反应釜外釜体转动时当反应液粘度不高时并不能使釜内反应液的充分混匀,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外从动齿轮,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侧输出端穿过釜体连接有内主动齿轮,釜体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圆筒,所述圆筒与釜体侧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圆筒内部设有内转轴,所述内转轴外侧连接有螺旋叶片,内转轴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内从动齿轮,所述内从动齿轮与内主动齿轮相啮合;圆筒中部外侧套设有微分料板,所述微分料板中部连接有若干微分料杆,微分料杆为中空结构,微分料板与釜体和圆筒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釜体底部外侧套设有轴承,所述釜体下方左右对称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穿过釜体连接有水平连杆,所述水平连杆中部上方连接有竖直连杆,竖直连杆上端与微分料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釜体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方输出端连接有外转轴,外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外主动齿轮,所述外主动齿轮与外从动齿轮相啮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釜体顶部两侧对称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有进料阀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左侧所述螺旋叶片为左旋,右侧所述螺旋叶片为右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承外圈下方左右对称连接有支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分料杆上端内径小于下端内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釜体底部中央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出料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进行化工反应时通过反向设置的螺旋叶片可使得釜体内的反应液呈现循环状态,此外,在圆筒外侧的微分连杆在运动时会将反应液压缩喷射而出,因而会使得反应液融合更加充分,外侧釜体亦可旋转使得反应更加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中微分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外从动齿轮、3-进料口、4-进料阀门、5-第一电机、6-内主动齿轮、7-内从动齿轮、8-内转轴、9-螺旋叶片、10-圆筒、11-固定杆、12-微分料板、13-微分料杆、14-外主动齿轮、15-第二电机、16-外转轴、17-轴承、18-电动伸缩杆、19-出料口、20-出料阀门、21-水平连杆、22-支架、23-竖直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外从动齿轮2,釜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下侧输出端穿过釜体1连接有内主动齿轮6,釜体1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圆筒10,所述圆筒10与釜体1侧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11,圆筒10内部设有内转轴8,所述内转轴8外侧连接有螺旋叶片9,内转轴8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内从动齿轮7,所述内从动齿轮7与内主动齿轮6相啮合;圆筒10中部外侧套设有微分料板12,所述微分料板12中部连接有若干微分料杆13,微分料杆13为中空结构,微分料板12与釜体1和圆筒1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釜体1底部外侧套设有轴承17,所述釜体1下方左右对称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8,电动伸缩杆18穿过釜体1连接有水平连杆21,所述水平连杆21中部上方连接有竖直连杆23,竖直连杆23上端与微分料板12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釜体1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上方输出端连接有外转轴16,外转轴16上端固定连接有外主动齿轮14,所述外主动齿轮14与外从动齿轮2相啮合;在使用本反应釜进行化工反应时,通过进料口3将需要反应的原料依次加入到釜体1内,然后打开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15和电动伸缩杆18,由于第一电机5通过内齿轮组带动内转轴8转动,从而使得螺旋叶片9转动,螺旋叶片9转动具有使反应液流动的效果,由于左侧内转轴8与右侧内转轴转8向一致,并且螺旋叶片9的转向相反因而第一电机5带动螺旋叶片9转动时,左侧与右侧螺旋叶片9分别带动反应液向上和向下运动,因而在釜体1内形成一个循环,使得反应液混合更加充分,电动伸缩杆18带动微分料板12上下运动,运用时微分料板12给予反应液一个阻尼作用,因而反应液只能从微分料杆13中部流出,由于液体手受阻尼作用,因而从微分料杆13出口端流出时速度较快,激射的反应液流亦能使得反应液混合均匀,此外第二电机15带动釜体1转动,使得圆筒10整体作为搅拌叶在釜体1内进行搅拌,因而反应十分迅速,而且反应更加彻底,反应完成后即可打开出料阀门20从出料口19取出反应好的产物。所述釜体1顶部两侧对称连接有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连接有进料阀门4。左侧所述螺旋叶片9为左旋,右侧所述螺旋叶片9为右旋。所述轴承17外圈下方左右对称连接有支架22。所述微分料杆13上端内径小于下端内径。所述釜体1底部中央连接有出料口19,所述出料口19连接有出料阀门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本反应釜进行化工反应时,通过进料口3将需要反应的原料依次加入到釜体1内,然后打开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15和电动伸缩杆18,由于第一电机5通过内齿轮组带动内转轴8转动,从而使得螺旋叶片9转动,螺旋叶片9转动具有使反应液流动的效果,由于左侧内转轴8与右侧内转轴转8向一致,并且螺旋叶片9的转向相反因而第一电机5带动螺旋叶片9转动时,左侧与右侧螺旋叶片9分别带动反应液向上和向下运动,因而在釜体1内形成一个循环,使得反应液混合更加充分,电动伸缩杆18带动微分料板12上下运动,运用时微分料板12给予反应液一个阻尼作用,因而反应液只能从微分料杆13中部流出,由于液体手受阻尼作用,因而从微分料杆13出口端流出时速度较快,激射的反应液流亦能使得反应液混合均匀,此外第二电机15带动釜体1转动,使得圆筒10整体作为搅拌叶在釜体1内进行搅拌,因而反应十分迅速,而且反应更加彻底,反应完成后即可打开出料阀门20从出料口19取出反应好的产物。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外从动齿轮,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侧输出端穿过釜体连接有内主动齿轮,釜体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圆筒,所述圆筒与釜体侧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圆筒内部设有内转轴,所述内转轴外侧连接有螺旋叶片,内转轴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内从动齿轮,所述内从动齿轮与内主动齿轮相啮合;圆筒中部外侧套设有微分料板,所述微分料板中部连接有若干微分料杆,微分料杆为中空结构,微分料板与釜体和圆筒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釜体底部外侧套设有轴承,所述釜体下方左右对称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穿过釜体连接有水平连杆,所述水平连杆中部上方连接有竖直连杆,竖直连杆上端与微分料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釜体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方输出端连接有外转轴,外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外主动齿轮,所述外主动齿轮与外从动齿轮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分循环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外从动齿轮,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侧输出端穿过釜体连接有内主动齿轮,釜体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圆筒,所述圆筒与釜体侧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圆筒内部设有内转轴,所述内转轴外侧连接有螺旋叶片,内转轴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内从动齿轮,所述内从动齿轮与内主动齿轮相啮合;圆筒中部外侧套设有微分料板,所述微分料板中部连接有若干微分料杆,微分料杆为中空结构,微分料板与釜体和圆筒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釜体底部外侧套设有轴承,所述釜体下方左右对称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穿过釜体连接有水平连杆,所述水平连杆中部上方连接有竖直连杆,竖直连杆上端与微分料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釜体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李一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