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坐式产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360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坐式产床,包括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背板和支撑底座的两支撑杆;所述背板一侧面上腰背部处设有按摩仪,另一侧面上滑动连接有能够滑动至所述底座端部与背板和底座水平的活动床面;所述底座一端设有缺口、另一端的两侧均设有调节所述背板倾斜角度的手摇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坐式产床可根据需要变成产床,也可变成普通病床,舒适度高、功能丰富、简便易操作。

A seat type tab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at type bed,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the base is rotatablely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plate and the support base of the two supporting rods; the waist back at one side of the backplane is provided with a massage device, the other side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bed can slide to the base end part and a back plate and a base level surface both sides of one end; wherein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notch,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the hand wheel back tilt angle. Sitting type bed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turned into bed, and also can be turned into bed, high comfort, abundant function,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式产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坐式产床。
技术介绍
产床是产妇分娩时的医疗器械。目前妇产科临床上使用的产床主要是仰卧位产床。虽然仰卧位具有利于观察产程、监测胎心接生、会阴保护等优点,但存在着致宫颈扩张缓慢、宫内窘迫、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弊端。而相对于仰卧位分娩,坐位分娩有着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产程、促进宫缩加速产程、增加回心血量、利于胎头下降和旋转、降低异常胎位发生率等优点。目前妇产科缺少供产妇进行坐位分娩的产床,少数医院选用简陋的坐式产床,不利于产程的观察和接生。有鉴于上述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坐式产床,使其更具有临床中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坐式产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产床功能不全、舒适度低、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本技术的坐式产床,包括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背板和支撑底座的两支撑杆;所述背板一侧面上腰背部处设有按摩仪,另一侧面上滑动连接有能够滑动至所述底座端部与背板和底座水平的活动床面;所述底座一端设有缺口、另一端的两侧均设有调节所述背板倾斜角度的手摇轮。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两侧设有手臂架和拉手,所述拉手靠近所述底座设有缺口的端部。进一步的,所述手臂架端面呈凹弧形。进一步的,所述拉手表面具有凹凸条纹。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有缺口的端部两侧均设有长度可调节的脚踩架,所述脚踩架上均滑动套设有托腿架,托腿架端面呈凹弧形,踩脚架横截面为脚底形状。进一步的,所述托腿架上设有固定带。进一步的,右侧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观察镜。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内设有驱动所述底座升降的液压驱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背板和底座的两侧上均设有供所述活动床面滑动的滑轨,且背板上的两滑轨分别能够与底座上的两滑轨相连,所述底座上的两滑轨分别位于两所述支撑杆内侧;所述背板上的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夹和活动夹,所述底座上的滑轨的端部设有制动夹。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背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随其转动的齿条,所述背板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扇形齿板,所述转轴由所述手摇轮驱动转动。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在背板腰背部放置按摩仪,在产妇宫缩疼痛时按摩,辅助镇痛,增加舒适感;2、拉手表面呈凹凸条纹,能增加摩擦阻力,产妇抓握时更加稳固和舒适;3、托腿架中央设置固定带,能固定产妇双腿,增加分娩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4、右侧支撑杆上设置观察镜,在产妇分娩时助产士可将观察镜自由转动至正对产妇会阴部,选择适宜自己操作的的观察角度,通过观察镜观察产妇分娩情况,增加其工作便利性,减轻助产士工作量;5、托腿架和脚踩架高度可调节,助产士可根据产妇身高和腿长进行调节,增加产妇舒适性;6、踩脚架横截面呈脚底形状,产妇脚踩于其上,能增加舒适感;7、支撑杆内设置液压驱动结构,可调节底座的高度,供助产士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高度,此设计方便、人性化;8、分娩结束后,摇动手摇轮,调节背板倾斜角度,将背板降低至与底座成一直线,打开活动夹和制动夹,使活动床面通过背板和底座的滑轨移至底座的前端,三者成一直线,关闭制动夹,产妇可躺于床上休息,此设计方便、人性化。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背板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底座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齿条、扇形齿板和转轴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实施例所指的正面为产妇坐在产床上面向的方向,背面为产妇坐在产床上时背向的方向。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坐式产床,包括设有背板10的底座12,底座12由两支撑杆24支撑,两支撑杆24分别位于底座12的两侧上。本实施例中底座12长65cm,宽65cm,背板10长65cm,宽65cm,背板10背面双侧滑轨25上连接有长60cm、宽60cm的活动床面22,活动床面22由背板10上端的固定夹23固定;背板10的正面腰背部放置按摩仪11,在产妇宫缩时给予产妇按摩,起镇痛作用,增加舒适感;手臂架13的端面呈凹弧形,使产妇的手臂能平稳地摆放于其上,不易从手臂架13上掉落;拉手14表面是增加摩擦阻力的凹凸条纹,使产妇分娩时双手抓握得更加稳定舒适。底座12前端有一半圆形缺口26,直径60cm,产妇坐在底座12上时会阴部悬空于缺口26上。优选的,还可配置与缺口26形状相匹配的支撑垫,该支撑垫采用弹性塑料制作而成,把支撑垫放在缺口26处,即可将本技术的产床当成普通的病床使用。助产士从右侧支撑杆24上转下观察镜18,使观察镜18与底座12平行,观察镜18呈圆形,直径50cm,沿观察镜18的中央转轴360°自由旋转观察镜,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通过观察镜18观察产妇会阴部情况。支撑杆24内部设有调节底座12高度的液压驱动机构,即液压气缸,采用此支撑杆24结构,底座高度可在70cm-95cm之间调节,支撑杆24的端部周向连接有3个支撑脚,支撑稳定。助产士可以通过升降支撑杆24来调节底座12的高度,达到最适宜自己操作的高度。因底座12与背板10通过转轴27连接,转轴27上设有随其转动的齿条28,背板10上设有与齿条28啮合的扇形齿板29,转轴27由手摇轮20驱动转动。助产士可以摇动底座12两边的手摇轮20来调节背板10的倾斜角度,使背板10倾斜角度为0°-90°。为增加产妇分娩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感,两个托腿架15上都设有可调节长度的固定带16,可以固定产妇腿部,固定带16由分别设置在托腿架15两侧的两根固定带组成,其端部设有相互配合的接头。托腿架15背面设有调节托腿架15和脚踩架17高度的结构(如将托腿架15滑动套设在脚踩架17上,在适合的高度进行固定;脚踩架17采用伸缩杆的结构即可调节脚踩架17的高度),助产士可根据产妇身高和腿长进行调节。脚踩架17表面根据脚底形状设计,让产妇分娩时脚感觉更舒适。在产妇分娩结束后,可以通过转动手摇轮20将背板10调节,使底座12和背板10成一直线,打开背板10下端的活动夹21以及底座12前端的制动夹19,再沿着背板10上的滑轨25和底座12上的滑轨25将活动床面22移至底座12前端,使底座12前端和活动床面22后端接合,关闭制动夹19,这样背板10、底座12、活动床面22三者连接成一个平面,产妇可平躺于床上休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坐式产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坐式产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背板和支撑底座的两支撑杆;所述背板一侧面上腰背部处设有按摩仪,另一侧面上滑动连接有能够滑动至所述底座端部与背板和底座水平的活动床面;所述底座一端设有缺口、另一端的两侧均设有调节所述背板倾斜角度的手摇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式产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背板和支撑底座的两支撑杆;所述背板一侧面上腰背部处设有按摩仪,另一侧面上滑动连接有能够滑动至所述底座端部与背板和底座水平的活动床面;所述底座一端设有缺口、另一端的两侧均设有调节所述背板倾斜角度的手摇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式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侧设有手臂架和拉手,所述拉手靠近所述底座设有缺口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式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架端面呈凹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式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表面具有凹凸条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式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缺口的端部两侧均设有长度可调节的脚踩架,所述脚踩架上均滑动套设有托腿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蓉汪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