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春蕊专利>正文

一种潮汐车道变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12563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8:28
一种潮汐车道变换装置,包括工作车、数个路桩与数个导向条,工作车前端固定安装横杆,横杆另一端顶面开设通孔,通孔内设有轴,轴与通孔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的顶面固定安装转盘,转盘与轴的中心线同轴,转盘顶面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气缸,气缸的伸缩杆沿转盘半径方向朝外,气缸的缸体与转盘顶面固定连接,气缸伸缩杆的端部安装机械手,横杆底面固定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朝下,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齿轮,轴的下端安装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配合;路桩包括底座、竖杆、四个轮架与四个轮子,竖杆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面,四个轮子通过四个轮架均匀安装在底座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快速便捷的进行潮汐车道的变换工作。

Tide lane changing device

A tidal lane changing device, including cars, a number of road pile and a plurality of guide bars, working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car fixed bar bar, the top of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shaft between the shaft and the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via a bearing is fix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installation shaft of the turntable, the center line of the coaxial disk with the axis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turntable is provided with four evenly cylinder telescopic rod of the cylinder along the radius direction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cylinder rotary turntable outwards,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xed end of the cylinder, the telescopic rod installation manipulator, rail bottom fixed motor, the motor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gear is installed upside down,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the shaf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driven gear, the driving gear and the driven gear meshing with the road; pile comprises a base, a vertical rod, four wheel frame and four wheels, the vertical rod is fix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four The wheel is uniformly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of the base through four wheel racks. The invention can rapidly and conveniently carry 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ide l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汐车道变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交通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潮汐车道变换装置。
技术介绍
潮汐车道能根据道路上车流量的不同情况进行变换,能有效的疏通道路的堵塞情况。交通安全锥是常用的潮汐车道变换用路障,该方法需要人工进行安全锥的转移,进行车道变换时,效率低且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利用水泥隔离墩与拉链车的车道变换方法效率较高但是成本太高,并且该方法在进行长距离弯道的潮汐车道变换时难以实现,因为弯道的内外车道线长度差较大,需要添加或者减少水泥隔离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潮汐车道变换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潮汐车道变换装置,包括工作车、数个路桩与数个导向条,工作车前端固定安装横杆,横杆另一端顶面开设通孔,通孔内设有轴,轴与通孔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的顶面固定安装转盘,转盘与轴的中心线同轴,转盘顶面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气缸,气缸的伸缩杆沿转盘半径方向朝外,气缸的缸体与转盘顶面固定连接,气缸伸缩杆的端部安装机械手,横杆底面固定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朝下,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齿轮,轴的下端安装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配合;路桩包括底座、竖杆、四个轮架与四个轮子,竖杆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面,四个轮子通过四个轮架均匀安装在底座的底部,相邻的路桩的竖杆之间通过弹力绳连接;导向条固定安装在路面上,导向条与车道的切线方向夹角α为60°,数个导向条为两列均匀分布。如上所述的一种潮汐车道变换装置,所述的横杆的前端安装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弧形面朝前,弧形板的外侧面与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潮汐车道变换装置,所述的竖杆侧边开设环形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能快速便捷的进行潮汐车道的变换工作。首先排成一列的路桩均位于导向条的上部,工作车向前移动的同时,电机带动转盘转动,气缸的伸缩杆伸出通过机械手将路桩抓住,在导向条的导向辅助作用下,该路桩被移动到左前方的导向条的上部后机械手将路桩松开,该气缸的伸缩杆收缩,重复以上的工作可以将右侧的路桩陆续移到左侧,改变转盘的转向可以将左侧的路桩移到右侧,因为路桩之间通过弹力绳连接,弹力绳的长度变化可满足路桩在移动时潮汐车道长度变化的要求,控制好车速与转盘的转速可以快速的进行潮汐车道的变换,在非直线的潮汐车道上,由于弹力绳的长度可变,所以在进行潮汐车道的变换工作时不必增添或者减少路桩的数目,能够适应各种潮汐车道的变换工作,极大的提高了道路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工作车2横杆3通孔4轴5转盘6气缸7机械手8路桩81底座82竖杆83轮架84轮子9电机10主动齿轮11从动齿轮12弹力绳13导向条14连杆15弧形板16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潮汐车道变换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工作车1、数个路桩8与数个导向条13,工作车1前端固定安装横杆2,横杆2另一端顶面开设通孔3,通孔3内设有轴4,轴4与通孔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4的顶面固定安装转盘5,转盘5与轴4的中心线同轴,转盘5顶面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气缸6,气缸6的伸缩杆沿转盘5半径方向朝外,气缸6的缸体与转盘5顶面固定连接,气缸6伸缩杆的端部安装机械手7,横杆2底面固定安装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朝下,电机9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齿轮10,轴4的下端安装从动齿轮11,主动齿轮10与从动齿轮11啮合配合;路桩8包括底座81、竖杆82、四个轮架83与四个轮子84,竖杆82固定安装在底座81的顶面,四个轮子84通过四个轮架83均匀安装在底座81的底部,相邻的路桩8的竖杆82之间通过弹力绳12连接;导向条13固定安装在路面上,导向条13与车道的切线方向夹角α为60°,数个导向条13为两列均匀分布。本专利技术能快速便捷的进行潮汐车道的变换工作。首先排成一列的路桩8均位于导向条13的上部,工作车1向前移动的同时,电机9带动转盘5转动,气缸6的伸缩杆伸出通过机械手7将路桩8抓住,在导向条13的导向辅助作用下,该路桩8被移动到左前方的导向条13的上部后机械手7将路桩8松开,该气缸6的伸缩杆收缩,重复以上的工作可以将右侧的路桩8陆续移到左侧,改变转盘5的转向可以将左侧的路桩8移到右侧,因为路桩8之间通过弹力绳12连接,弹力绳12的长度变化可满足路桩8在移动时潮汐车道长度变化的要求,控制好车速与转盘5的转速可以快速的进行潮汐车道的变换,在非直线的潮汐车道上,由于弹力绳12的长度可变,所以在进行潮汐车道的变换工作时不必增添或者减少路桩8的数目,能够适应各种潮汐车道的变换工作,极大的提高了道路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横杆2的前端安装连杆14,连杆14的另一端设有弧形板15,弧形板15的弧形面朝前,弧形板15的外侧面与连杆14的端部固定连接。弧形板15的高度与弹力绳12的高度相同,在本专利技术进行工作时,弧形板15能够首先与弹力绳12接触并将其向前移动,防止弹力绳12缠绕在转盘5上部的零件上,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竖杆82侧边开设环形槽16。环形槽16与机械手7的高度相同,更加方便机械手7对路桩8的抓取,在将路桩8进行移动时能抓取的更加的稳定。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潮汐车道变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潮汐车道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车(1)、数个路桩(8)与数个导向条(13),工作车(1)前端固定安装横杆(2),横杆(2)另一端顶面开设通孔(3),通孔(3)内设有轴(4),轴(4)与通孔(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4)的顶面固定安装转盘(5),转盘(5)与轴(4)的中心线同轴,转盘(5)顶面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气缸(6),气缸(6)的伸缩杆沿转盘(5)半径方向朝外,气缸(6)的缸体与转盘(5)顶面固定连接,气缸(6)伸缩杆的端部安装机械手(7),横杆(2)底面固定安装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朝下,电机(9)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齿轮(10),轴(4)的下端安装从动齿轮(11),主动齿轮(10)与从动齿轮(11)啮合配合;路桩(8)包括底座(81)、竖杆(82)、四个轮架(83)与四个轮子(84),竖杆(82)固定安装在底座(81)的顶面,四个轮子(84)通过四个轮架(83)均匀安装在底座(81)的底部,相邻的路桩(8)的竖杆(82)之间通过弹力绳(12)连接;导向条(13)固定安装在路面上,导向条(13)与车道的切线方向夹角α为60°,数个导向条(13)为两列均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汐车道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车(1)、数个路桩(8)与数个导向条(13),工作车(1)前端固定安装横杆(2),横杆(2)另一端顶面开设通孔(3),通孔(3)内设有轴(4),轴(4)与通孔(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4)的顶面固定安装转盘(5),转盘(5)与轴(4)的中心线同轴,转盘(5)顶面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气缸(6),气缸(6)的伸缩杆沿转盘(5)半径方向朝外,气缸(6)的缸体与转盘(5)顶面固定连接,气缸(6)伸缩杆的端部安装机械手(7),横杆(2)底面固定安装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朝下,电机(9)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齿轮(10),轴(4)的下端安装从动齿轮(11),主动齿轮(10)与从动齿轮(11)啮合配合;路桩(8)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蕊
申请(专利权)人:郭春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