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24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去污整理液制:调节水的PH=3,加入交联剂5g—8g/L、氯化镁催化剂4g—5g/L,有机氟化合物35g‑40g/L,得到溶液;针织面料浸渍整理液:将去污整理液加温到25‑35℃,放入需整理的面料,保持20‑30min;轧液:将浸渍过的面料进行轧液,保持面料带液率为70‑85%;然后进行烘干、抗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抗菌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厨房及餐桌布等各种油污多的工作环境,且能够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抗菌效果好,使用时间长。

Process for producing knitted fabric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knitted fabric,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decontamination liquid: regulation of water PH=3, adding crosslinking agent 5g - 8g/L, 4G - 5g/L magnesium chloride catalyst, organic fluorine compounds 35g 40g/L, get the solution; knitted fabric finishing liquid impregnation: decontamination finishing liquid heated to 25 35 DEG C, into the required finishing of fabrics, 20 30min; rolling liquid: the impregnated fabric padding liquid, holding the fabric with liquid rate was 70 85%; and then drying, antibacterial treatmen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antibacterial knitted fabric, with good water and oil repellent properties, is widely used in cloth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kitchen and table cloth and other oil, and can improve the fabric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ntibacterial effect, use for a lo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吗,单一功能的纺织品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功能整理的纺织品因其优良的性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使用,而拒水拒油整理就是一种面料的后整理。拒水拒油纺织品可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厨房及餐桌用布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厨房及餐桌布等各种油污多的工作环境,且能够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抗菌效果好,使用时间长的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去污整理液制:调节水的PH=3,加入交联剂5g—8g/L、氯化镁催化剂4g—5g/L,有机氟化合物35g-40g/L,得到溶液;(2)针织面料浸渍整理液:将去污整理液加温到25-35℃,放入需整理的面料,保持20-30min;(3)轧液:将浸渍过的面料进行轧液,保持面料带液率为70-85%;(4)烘干:将带液的针织品在90℃~100℃的烘干炉内进行烘干,保持10-30min;(5)焙烘: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保持在120℃~150℃,保持5-15min;(6)第一次抗菌处理:将针织面料脱水处理,然后浸入纳米抗菌液中,升温至40-55℃,浸泡1-2小时,然后再升温至60-90℃,浸泡3-4小时;(7)第二次抗菌处理:将抗菌整理液涂覆在针织面料的表面,然后在60-9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成型,烘干时间为2-5分钟,接着在100-15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交联,时间为5-10分钟;(8)还原清洗处理:将针织面料放入清洗溶液中进行清洗;(9)后处理:依次进行脱水、松式烘干、拉幅定形和检验。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抗菌液是由纳米氯化银分散液以及纳米银离子粘结剂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整理液由竹醋液、涂层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的针织面料先通过拉幅烘干机烘干,再通过热定型机烘焙交联。进一步的,所述步骤(8)中的清洗溶液的ph值为5-5.5,清洗温度为40-55℃,清洗时间为10-20分钟。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抗菌针织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厨房及餐桌布等各种油污多的工作环境,且能够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抗菌效果好,使用时间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去污整理液制:调节水的PH=3,加入交联剂5g/L、氯化镁催化剂4g/L,有机氟化合物35g/L,得到溶液;(2)针织面料浸渍整理液:将去污整理液加温到25℃,放入需整理的面料,保持20min;(3)轧液:将浸渍过的面料进行轧液,保持面料带液率为70%;(4)烘干:将带液的针织品在90℃的烘干炉内进行烘干,保持10min;(5)焙烘: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保持在120℃,保持5min;(6)第一次抗菌处理:将针织面料脱水处理,然后浸入纳米抗菌液中,升温至40℃,浸泡1小时,然后再升温至60℃,浸泡3小时;(7)第二次抗菌处理:将抗菌整理液涂覆在针织面料的表面,然后在6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成型,烘干时间为2分钟,接着在10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交联,时间为5分钟;(8)还原清洗处理:将针织面料放入清洗溶液中进行清洗;(9)后处理:依次进行脱水、松式烘干、拉幅定形和检验。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抗菌液是由纳米氯化银分散液以及纳米银离子粘结剂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整理液由竹醋液、涂层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的针织面料先通过拉幅烘干机烘干,再通过热定型机烘焙交联。进一步的,所述步骤(8)中的清洗溶液的ph值为5-5.5,清洗温度为40℃,清洗时间为10分钟。实施例2一种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去污整理液制:调节水的PH=3,加入交联剂8g/L、氯化镁催化剂5g/L,有机氟化合物40g/L,得到溶液;(2)针织面料浸渍整理液:将去污整理液加温到35℃,放入需整理的面料,保持30min;(3)轧液:将浸渍过的面料进行轧液,保持面料带液率为85%;(4)烘干:将带液的针织品在100℃的烘干炉内进行烘干,保持30min;(5)焙烘: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保持在50℃,保持15min;(6)第一次抗菌处理:将针织面料脱水处理,然后浸入纳米抗菌液中,升温至55℃,浸泡2小时,然后再升温至90℃,浸泡4小时;(7)第二次抗菌处理:将抗菌整理液涂覆在针织面料的表面,然后在9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成型,烘干时间为5分钟,接着在15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交联,时间为10分钟;(8)还原清洗处理:将针织面料放入清洗溶液中进行清洗;(9)后处理:依次进行脱水、松式烘干、拉幅定形和检验。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抗菌液是由纳米氯化银分散液以及纳米银离子粘结剂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整理液由竹醋液、涂层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的针织面料先通过拉幅烘干机烘干,再通过热定型机烘焙交联。进一步的,所述步骤(8)中的清洗溶液的ph值为5-5.5,清洗温度为55℃,清洗时间为20分钟。实施例3一种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去污整理液制:调节水的PH=3,加入交联剂6g/L、氯化镁催化剂4.5g/L,有机氟化合物37g/L,得到溶液;(2)针织面料浸渍整理液:将去污整理液加温到30℃,放入需整理的面料,保持25min;(3)轧液:将浸渍过的面料进行轧液,保持面料带液率为75%;(4)烘干:将带液的针织品在95℃的烘干炉内进行烘干,保持20min;(5)焙烘: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保持在130℃,保持10min;(6)第一次抗菌处理:将针织面料脱水处理,然后浸入纳米抗菌液中,升温至45℃,浸泡1.5小时,然后再升温至80℃,浸泡3.5小时;(7)第二次抗菌处理:将抗菌整理液涂覆在针织面料的表面,然后在60-9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成型,烘干时间为3分钟,接着在12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交联,时间为8分钟;(8)还原清洗处理:将针织面料放入清洗溶液中进行清洗;(9)后处理:依次进行脱水、松式烘干、拉幅定形和检验。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抗菌液是由纳米氯化银分散液以及纳米银离子粘结剂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整理液由竹醋液、涂层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的针织面料先通过拉幅烘干机烘干,再通过热定型机烘焙交联。进一步的,所述步骤(8)中的清洗溶液的ph值为5-5.5,清洗温度为45℃,清洗时间为15分钟。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去污整理液制:调节水的 PH=3,加入交联剂 5g—8g/L、氯化镁催化剂 4g—5g/L, 有机氟化合物 35g ‑40g/L,得到溶液;(2)针织面料浸渍整理液:将去污整理液加温到 25‑35℃,放入需整理的面料,保持 20‑30min;(3)轧液:将浸渍过的面料进行轧液,保持面料带液率为 70‑85%;(4)烘干:将带液的针织品在 90℃~ 100℃的烘干炉内进行烘干,保持 10‑30min;(5)焙烘: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保持在 120℃~150℃,保持 5‑15min;(6)第一次抗菌处理:将针织面料脱水处理,然后浸入纳米抗菌液中,升温至 40‑55℃, 浸泡 1‑2 小时,然后再升温至 60‑90℃,浸泡 3‑4 小时;(7)第二次抗菌处理:将抗菌整理液涂覆在针织面料的表面,然后在 60‑90℃的温度下 进行烘干成型,烘干时间为 2‑5 分钟,接着在 100‑15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交联,时间为 5‑10分钟;(8)还原清洗处理:将针织面料放入清洗溶液中进行清洗;(9)后处理:依次进行脱水、松式烘干、拉幅定形和检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去污整理液制:调节水的PH=3,加入交联剂5g—8g/L、氯化镁催化剂4g—5g/L,有机氟化合物35g-40g/L,得到溶液;(2)针织面料浸渍整理液:将去污整理液加温到25-35℃,放入需整理的面料,保持20-30min;(3)轧液:将浸渍过的面料进行轧液,保持面料带液率为70-85%;(4)烘干:将带液的针织品在90℃~100℃的烘干炉内进行烘干,保持10-30min;(5)焙烘: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保持在120℃~150℃,保持5-15min;(6)第一次抗菌处理:将针织面料脱水处理,然后浸入纳米抗菌液中,升温至40-55℃,浸泡1-2小时,然后再升温至60-90℃,浸泡3-4小时;(7)第二次抗菌处理:将抗菌整理液涂覆在针织面料的表面,然后在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素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三江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