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226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包括依次布置的喂料台、茎秆碾压装置和麻屑梳理装置。茎秆碾压装置包括多对上下啮合的碾压辊,碾压辊之间通过辊体外壁的凸齿和凹槽啮合高效碾压茎秆,使茎秆皮骨分离、麻骨被碾压为细小麻屑附着在纤维表面,碾压后的大麻干茎被送至麻屑梳理装置。麻屑梳理装置包括多对上下啮合的梳理滚筒,每个梳理滚筒的外壁沿轴向布置有若干排梳理构件,相邻排梳理构件之间形成八字形梳理间隙,每个梳理构件的侧壁设置有梳理条,通过梳理构件对麻屑进行反复拍打和梳理,使它们脱离纤维表面获得洁净的大麻纤维。茎秆碾压装置对茎秆平行于碾压辊轴向喂入和垂直于碾压辊轴向喂入均适用。梳理构件不仅能保证高效性还能提高长麻率。

Industrial hemp stem fiber separ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mp stem fiber separator, including the feeding table and the stem rolling device and tow carding device are arranged. The stem of the upper and lower rolling devic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meshing roller, the roller through the wall of the roller body between the convex teeth and grooves, rolling meshing stem, the stem bone separation, ramie bone is rolled into small tow attach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ber, the compacted hemp stem was sent to tow carding device. Tow carding devic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airs of upper and lower meshing carding roller, the external wall of each carding roller rows of comb component are arranged axially, V-shaped gap formed between adjacent rows of comb comb component, side wall of each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comb comb, comb through the tow component repeatedly tapping and combing, to keep them out of the fiber clean surface of hemp fiber. The stalk rolling device is suitable for feeding the stalk parallel to the roller and feeding the axial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roller. Carding components not only ensure high efficiency, but also increase the rate of long lin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剥麻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
技术介绍
大麻(指工业大麻,下同)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抗静电、耐热、防紫外线、抑菌、隔音等性能,已经成为一种世界公认的优质天然纺织纤维原料,在“返朴归真、崇尚自然”的今天,大麻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大麻是一种韧皮纤维作物,其茎秆收获后需要经过“剥麻”过程才能从茎秆中获得用于纺织的纤维。大麻茎秆从外到内大致可分为表皮(麻壳)、韧皮部(内含大麻纤维)和木质部(麻骨),大麻纤维位于韧皮部,而韧皮部与木质部、韧皮部的纤维之间连接紧密,要想去除大麻茎秆的麻壳、麻骨和韧皮部中的胶质而获得洁净的大麻纤维十分困难,“剥麻难”已成为大麻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目前国内大麻纤维剥麻机械主要有两种,一是是使用小型反拉式苎麻剥麻机来剥制大麻鲜茎而获取纺织用纤维;另一种是大麻鲜茎剥皮机获取大麻鲜皮,鲜皮干燥后脱胶而获得纺织用纤维。使用小型反拉式苎麻剥麻机剥制大麻纤维由于是手工操作,需人力将大麻茎秆喂入机器后再反拉剥制纤维,剥麻功效低、操作劳动强度大,制约了大麻产业的发展。大麻鲜茎剥皮机采用一次喂入式剥麻方式剥制大麻鲜皮,一是剥麻功效受到限制,二是剥制的鲜皮还需晒干后进行脱胶来获得纤维,无法满足我国北方地区大麻规模化种植的机械化收获需求。目前也出现了包括喂料台、碾压装置和麻屑梳理装置等的红麻剥麻机,但是其碾压装置存在碾压碎茎效率低及碾压效果不理想的缺陷,麻屑梳理装置存在打击力大,使纤维损失较大,长麻率较低的缺陷,无法适应大麻等麻类干茎的纤维剥制,另外还不能适用于不同麻类茎秆的处理。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碾压效果好、剥麻质量优的通用性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包括依次布置的喂料台、茎秆碾压装置和麻屑梳理装置和纤维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麻屑梳理装置包括若干对上下啮合的梳理滚筒,每个梳理滚筒的外壁沿轴向布置有若干排梳理构件,每个梳理构件包括有倾斜侧壁的梳理本体及设置于梳理本体倾斜侧壁的梳理条,梳理本体和梳理条形成齿板状结构,同一排的各梳理构件之间形成八字形的梳理间隙,各梳理条沿梳理滚筒的径向布置;每对啮合的梳理滚筒外壁的梳理构件错位布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茎秆碾压装置包括4-6对上下啮合的碾压辊,每对碾压辊之间的啮合间隙为2-6mm,每对碾压辊的两个辊体外壁分别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排凸齿和凹槽,通过凸齿和凹槽的啮合碾压运动,使大麻茎秆的皮骨分离;凸齿和凹槽的形状均为菱形,所述碾压辊的外径为110-130mm,碾压辊外壁的凸齿排数为12-24排,凸齿的高度为4-6mm,相邻排的各凸齿位置交错,同排的各凸齿之间的间距约为4mm。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碾压辊的转轴两端对称连接有碾压力及间隙调节机构,碾压力及间隙调节机构包括上压板、下压板、调节螺栓、压力弹簧、纵向导轨和滑块,上压板和下压板上下水平布置,压力弹簧套于调节螺栓的杆体上,调节螺栓将上、下压板连为一体后锁紧,纵向导轨的下端连接于下压板上,滑块连接于纵向导轨之间,上压板和滑块均可相对于纵向导轨上下运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螺栓连接于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处,调节螺栓的栓头位于下压板的下侧、杆体上端穿过上压板后连接有调节螺母和锁紧螺母,上压板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处有用于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圆孔。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导轨有平行布置的四根,每两根一组对称布置于所述调节螺栓的两侧;所述上压板对应所述纵向导轨位置处开设有尺寸大于纵向导轨横截面尺寸的安装孔;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组纵向导轨之间布置上下两个所述滑块,滑块与导轨接触的两侧设计有滑槽,滑块两侧的滑槽卡在纵向导轨的外侧面上下移动,或者在纵向导轨的侧壁开设滑槽,滑块两侧插接于滑槽中沿滑槽上下移动;滑块的中心位置处有用于连接所述碾压辊转轴的安装孔。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组纵向导轨之间的上部滑块和上压板之间设置有压块。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梳理滚筒的外壁圆周均布所述梳理构件。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梳理本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的上底与两腰相交处均为圆角,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交处为圆角;梳理本体的高度为40-50mm,以其横截面的顶部朝向梳理滚筒旋转方向的切向布置,高度方向的下端为与梳理滚筒外壁一致的圆弧面;所述梳理条为半圆柱体,以其弧面朝外垂直焊接于梳理本体腰板的中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麻屑梳理装置包括两对上下啮合的梳理滚筒,这两对梳理滚筒前后错位布置,后面这对梳理滚筒的啮合位置低于前面那对梳理滚筒的啮合位置;上下啮合的两梳理滚筒的旋转运动有速度差,下梳理滚筒的线速度大于上梳理滚筒线速度。本专利技术碾压装置的每对碾压辊通过辊体外壁的凹凸结构啮合运动,大麻干茎在碾压辊之间通过时,通过两个辊体上的凸齿和凹槽对麻骨进行弯折碾压,这样使碾压装置不仅能适用于大麻干茎沿碾压辊的轴线方向平行喂入碾压,又能适用于大麻干茎垂直于碾压辊的轴线方向喂入,还能大幅度提高碎茎效率和碎茎效果。处理不同麻类干茎时,根据麻类干茎的大小,通过碾压辊两端的碾压力及间隙调节机构来调节相互啮合的碾压辊之间的啮合间隙,具有通用性。本专利技术的碾压装置尤其适用于亚麻茎秆、东北大麻茎秆和罗布麻茎秆的碾压处理。本专利技术的麻屑梳理装置在梳理滚筒的外壁均布若干排梳理构件,梳理本体的倾斜侧壁上设置梳理条,使梳理本体和梳理条形成齿板状结构,同排相邻的梳理构件之间形成八字形的梳理间隙,随着梳理滚筒的旋转,碎茎后的麻类茎秆被梳理滚筒上的梳理间隙不断挤压从而梳理去除麻屑。由于梳理构件对麻类茎秆的作用是挤压加刮打,而刮打是通过梳理条实现,其力度比现有技术的打板的力度小多了,所以有效降低了对麻纤维的损伤。同时,碎茎后的茎秆通过倾斜的梳理本体侧壁作用增加了刮打和挤压面积,使麻骨梳理更加干净。所以本麻屑梳理装置通过梳理构件的改进能提高剥麻效率和剥麻质量,使附着于麻类纤维上的麻屑和杂质被彻底清除干净,从而获得洁净、长麻率高的纤维。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不仅具有高剥麻效率,还具有使纤维的长麻率提高的优势。麻类干茎依次通过碾压装置的高效碾压和麻屑梳理装置的高效梳理后,获得洁净的纤维,再通过纤维输送带将洁净纤维送至打包处打包,整个机器的工作既保证了高效性,又提高了纤维的长麻率,还具有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设备布置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碾压装置一对碾压辊的啮合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中上碾压辊的轴向展开示意图。图5为图3中下碾压辊的轴向展开示意图。图6为一对碾压辊的啮合结构展开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2中碾压力及间隙调节机构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碾压力及间隙调节机构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上述实施例一对梳理滚筒啮合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10为一对梳理滚筒啮合的侧视示意图。图11为图9的俯视示意图。图12为梳理构件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的A向示意图。图14为图12中的B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包括机架JJ及前后依次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包括依次布置的喂料台、茎秆碾压装置、麻屑梳理装置和纤维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麻屑梳理装置包括若干对上下啮合的梳理滚筒,每个梳理滚筒的外壁沿轴向布置有若干排梳理构件,每个梳理构件包括有倾斜侧壁的梳理本体及设置于梳理本体倾斜侧壁的梳理条,梳理本体和梳理条形成齿板状结构,同一排的各梳理构件之间形成八字形的梳理间隙,各梳理条沿梳理滚筒的径向布置;每对啮合的梳理滚筒外壁的梳理构件错位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包括依次布置的喂料台、茎秆碾压装置、麻屑梳理装置和纤维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麻屑梳理装置包括若干对上下啮合的梳理滚筒,每个梳理滚筒的外壁沿轴向布置有若干排梳理构件,每个梳理构件包括有倾斜侧壁的梳理本体及设置于梳理本体倾斜侧壁的梳理条,梳理本体和梳理条形成齿板状结构,同一排的各梳理构件之间形成八字形的梳理间隙,各梳理条沿梳理滚筒的径向布置;每对啮合的梳理滚筒外壁的梳理构件错位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茎秆碾压装置包括4-6对上下啮合的碾压辊,每对碾压辊之间的啮合间隙为2-6mm,每对碾压辊的两个辊体外壁分别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排凸齿和凹槽,通过凸齿和凹槽的啮合碾压运动,使大麻茎秆的皮骨分离;凸齿和凹槽的形状均为菱形,所述碾压辊的外径为110-130mm,碾压辊外壁的凸齿排数为12-24排,凸齿的高度为4-6mm,相邻排的各凸齿位置交错,同排的各凸齿之间的间距约为4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辊的转轴两端对称连接有碾压力及间隙调节机构,碾压力及间隙调节机构包括上压板、下压板、调节螺栓、压力弹簧、纵向导轨和滑块,上压板和下压板上下水平布置,压力弹簧套于调节螺栓的杆体上,调节螺栓将上、下压板连为一体后锁紧,纵向导轨的下端连接于下压板上,滑块连接于纵向导轨之间,上压板和滑块均可相对于纵向导轨上下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大麻干茎纤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连接于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处,调节螺栓的栓头位于下压板的下侧、杆体上端穿过上压板后连接有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江南马兰刘佳杰周韦龙超海何宏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