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一其专利>正文

分体式电缆绕线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88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电缆绕线盘,其包括第一放线盘、第二放线盘以及中间板组装而成的绕线盘,所述第一放线盘与第二放线盘均通过一铰链结构与中间板转动连接,第一放线盘与第二放线盘的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第一放线盘、第二放线盘均包括一转动体以及设置于转动体两端的挡板,两挡板之间形成绕线腔,所述铰链结构设置于挡板与中间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分体式翻转,然后实现原地放线,非常的省力,无需使用放线架,增加绕线盘的使用功能。

Split cable re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lit type cable reel,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line, second line disc plate and middle plate assembled winding plate, the first line and second line disc disc by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a hinge structure and the intermediate plate,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line and disc the second line is a movable end plate. The first release disk and the second placing disk comprise a rotating body and a baffle plat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rotating body, and the wind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baffle plates. The hinge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ffle plate and the middle plate.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split type turnover, and then realize the place release,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bor saving, no need to use the wire releasing rack, and the use function of the winding dis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电缆绕线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盘,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电缆绕线盘。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我们将电路卷绕在绕线盘中,然后将绕线盘放置于放线架上放线,由于绕线盘的体积大,质量重,需要将绕线盘通过吊拉装置吊起装入到绕线盘上,因此每次装载都非常的不便,我们需要一种绕线盘,能够实现原地放线,解决放线困难的问题。另外,绕线盘的线槽中一般只卷绕一种电缆,由于电缆在放线时不止放一种电缆,因此往往需要准备2个或者更多的绕线盘,有些电缆的使用量并不是很大,因此也携带一个绕线盘显然是非常占用空间的,不方便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电缆绕线盘,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分体式电缆绕线盘,包括第一放线盘、第二放线盘以及中间板组装而成的绕线盘,所述第一放线盘与第二放线盘均通过一铰链结构与中间板转动连接,第一放线盘与第二放线盘的另一端为活动端。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放线盘、第二放线盘均包括一转动体以及设置于转动体两端的挡板,两挡板之间形成绕线腔,所述铰链结构设置于挡板与中间板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一个装配腔,装配腔内均装入一轴承,转动体的两端分别装入于轴承的轴承孔内。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体的中间均设置有一个螺孔,螺孔中均装入一支撑体,该支撑体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撑体与螺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装配。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板为可被磁铁吸附的金属件,所述挡板的外侧面均嵌入设置有一块以上的磁铁,挡板通过磁铁与中间板磁力吸合。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体为空心件,支撑体远离中间板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转动支撑体用的扣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分体式翻转,然后实现原地放线,非常的省力,无需使用放线架,增加绕线盘的使用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放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编码分别为:1为支撑体,2为挡板,3为轴承,4为铰链结构,5为转动体,7为中间板,8为第一放线盘,9为第二放线盘。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分体式电缆绕线盘,包括第一放线盘8、第二放线盘9以及中间板7组装而成的绕线盘,第一放线盘8与第二放线盘9均通过一铰链结构4与中间板7转动连接,第一放线盘8与第二放线盘9的另一端为活动端。其中,第一放线盘8、第二放线盘9均包括一转动体5以及设置于转动体5两端的挡板2,两挡板2之间形成绕线腔,铰链结构4设置于挡板2与中间板7之间。挡板2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一个装配腔,装配腔内均装入一轴承3,转动体5的两端分别装入于轴承3的轴承孔内,由于转动体5可以通过轴承3完成转动,因此当第一放线盘8或者第二放线盘9向上翻起后,即可实现水平放线,非常的省力。本实施例中,转动体5的中间均设置有一个螺孔,螺孔中均装入一支撑体1,该支撑体1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支撑体1与螺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装配。如图2所示,我们将第一放线盘向上通过铰链翻转90度,再将转动体转出,用于支撑整个第一放线盘,使得第一放线盘与水平面之间呈90度的结构,此时通过转动体实现放线。其中,中间板7为可被磁铁吸附的金属件,挡板2的外侧面均嵌入设置有一块以上的磁铁(未图示),挡板2通过磁铁与中间板磁力吸合,不使用时,第一放线盘与第二放线盘通过磁力与中间板磁力吸合。其中,支撑体1为空心件,支撑体1远离中间板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转动支撑体用的扣槽(未图示),操作时,通过一块转动板扣入于扣槽中,将整个支撑体进行旋转,通过螺纹将支撑体转出,用于支撑放线盘,如图2所示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分体式翻转,然后实现原地放线,非常的省力,无需使用放线架,增加绕线盘的使用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体式电缆绕线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电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放线盘(8)、第二放线盘(9)以及中间板组装而成的绕线盘,所述第一放线盘(8)与第二放线盘(9)均通过一铰链结构(4)与中间板(7)转动连接,第一放线盘(8)与第二放线盘(9)的另一端为活动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电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放线盘(8)、第二放线盘(9)以及中间板组装而成的绕线盘,所述第一放线盘(8)与第二放线盘(9)均通过一铰链结构(4)与中间板(7)转动连接,第一放线盘(8)与第二放线盘(9)的另一端为活动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线盘(8)、第二放线盘(9)均包括一转动体(5)以及设置于转动体(5)两端的挡板(2),两挡板(2)之间形成绕线腔,所述铰链结构(4)设置于挡板(2)与中间板(7)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一个装配腔,装配腔内均装入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其
申请(专利权)人:陈一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