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0635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吸音材料没有相应制作方法,需要依靠经验制作,制作繁琐等技术问题。本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棉纤维14‑20份,玻璃纤维6‑7份,铝纤维10‑14份,石膏粉8‑12份,石棉粉6‑9份,木质纤维3‑10份,纳米碳2‑6份,氧化镁3‑5份和防老剂1‑3份;b、将上述原料倒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为5‑15min,搅拌速度为150‑350r/min,制成混合物;c、将混合物热压成条状板料,条状板料的厚度为60‑120mm;d、通过喷涂设备在条状板料表面喷涂防护液,并通过烘干系统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0‑60℃,烘干时间为15‑25min;e、将条状板料冲切成所需形状,即得到吸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作方便的优点。

Method for making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making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the existing sound absorption materials have no corresponding manufacture method, need to be made by experience, and the production is tedious and the like.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in weight portion: 14 cotton fiber glass fiber 6 20 copies, 7 copies, 14 copies of aluminum fiber 10, gypsum powder 8 asbestos powder 6 12 copies, 9 copies, 10 copies of 3 wood fiber, nano 2 carbon 6 copies, 5 copies and 3 Magnesium Oxide 1 antioxidant 3; B, the raw materials are poured into the mixer, stirring time is 5 15min, stirring speed of 150 350r/min, a mixture of C, the mixture; hot pressing strips of sheet, strip thickness is 60 120mm; D, by spraying equipment in a protective liquid spraying plate material surface, and drying through the drying system, the drying temperature is 40 60 DEG C, the drying time is 15 25min; E, the strip of sheet cutting into a desired shape, obtain the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manuf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几乎所有住在楼里的业主都有这样的困扰,旁边住户的各种声音很让人心烦,特别是晚上入睡时,很容就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吵醒,醒了就很难再睡着了,这种声音尤其体现在像有欧洲杯这样大赛的日子里,实在不好干涉人家,总不能不让人家在自己家里吧。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用专业的吸音材料来实现。吸声材料大多为疏松多孔的材料,如矿渣棉、毯子等,其吸声机理是声波深入材料的孔隙,且孔隙多为内部互相贯通的开口孔,受到空气分子摩擦和粘滞阻力,以及使细小纤维作机械振动,从而使声能转变为热能;这类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从低频到高频逐渐增大,故对高频和中频的声音吸收效果较好。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建筑吸音材料【申请号:201510977979.2;公开号:CN105542385A】。这种建筑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比其由以下组分组成:酚醛树脂10-15份;聚丙烯10-15份;硅藻土5-20份;空心玻璃微珠6-8份;珍珠岩5-15份;硫酸钡1-3份;钛白粉1-5份;秸秆6-10份;偶联剂1-5份;增稠剂1-2份。该专利中公开的吸音材料虽然无毒无害,但是,该吸音材料没有相应制作方法,需要依靠经验制作,制作繁琐,因此,设计出一种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具有制作方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棉纤维14-20份,玻璃纤维6-7份,铝纤维10-14份,石膏粉8-12份,石棉粉6-9份,木质纤维3-10份,纳米碳2-6份,氧化镁3-5份和防老剂1-3份;b、将上述原料倒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为5-15min,搅拌速度为150-350r/min,制成混合物;c、将混合物热压成条状板料,条状板料的厚度为60-120mm;d、通过喷涂设备在条状板料表面喷涂防护液,并通过烘干系统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0-60℃,烘干时间为15-25min;e、将条状板料冲切成所需形状,即得到吸音材料。采用以上方式,通过热压成型的方式,可快速完成吸音材料的制作,且烘干的过程中无需人工反复搬运条状板料,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制作方便。所述步骤a中的防老剂为对苯二胺。所述步骤d中的防护液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份:聚氨酯50-68%,防泳移剂6-8%,抗菌剂1.2-2.6%,渗透剂2-5%,催化剂1-3%,其余为去离子水。采用以上组份,通过以聚氨酯为主要原料,又加入了防泳移剂、抗菌剂、渗透剂和催化剂等,可使防护液具有防水和抗菌的性能。所述渗透剂为椰油酸、硫酸钠中的一种。所述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所述催化剂为液体催化剂。所述步骤d中的防护液喷涂的厚度为0.1-0.5mm。采用以上结构,可使其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所述步骤d中的烘干系统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烘箱相连,烘箱下部设有开口,底座上固定有能将开口封闭住的密封板,底座上竖直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减速电机相连,转动轴上端和转动板中部相连,转动板两端均具有若干层用于放置板料的料架,且料架能位于烘箱正下方,料架包括支撑板和若干相互平行且不接触的料杆,支撑板固定在转动板端部,料杆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料杆另一端为取放端,底座上还依次设置有能将板料拿取或放下的取放装置和能将板料输入或输出的输送装置。烘干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使板料干燥时,通过输送装置对板料进行输入或输出,通过取放装置对板料进行拿取或放下,控制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料架转动,使放满板料的料架位于烘箱正下方,控制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烘箱向下移动,使烘箱和密封板相抵靠,通过烘箱对料杆上的板料进行烘干,可替代人工操作,操作方便;料杆采用悬臂梁结构,可使板料能从料杆的侧面进行取放,大大简化了取放的作业难度,可使其能更好的适应各种取放作业,通用性强。所述料杆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取放装置包括若干取放杆、带动取放杆来回移动的移动机构和带动取放杆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移动机构可带动取放杆来回移动,通过升降机构可带动取放杆上下移动,移动方便、快速。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架、伺服电机、丝杆、螺母、导轨和滑座,安装架固定在底座上,导轨水平固定在安装架上,且导轨与料杆相互平行,滑座设置在导轨上,丝杆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安装架上,丝杆端部和伺服电机相连,螺母螺纹连接在丝杆上,螺母和轴承的内圈相连,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座相连,轴承座和滑座相连,取放杆水平设置在滑座上。当需要使取放杆来回移动时,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母转动,螺母使滑座沿着导轨来回移动,滑座带动取放杆来回移动,从而可使取放杆来回移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立柱和升降架,立柱竖直固定在滑座上,立柱上端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步进电机相连,立柱下端设置有从动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升降架固定在传动带上,取放杆水平固定在升降架上。当需要使取放杆上下移动时,控制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带动安装架上下移动,安装架带动取放杆上下移动,从而可使取放杆上下移动。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支架、输入带和输出带,支架固定在底座中部,输入带和输出带分别设置在支架上,输入带包括若干输入段,且相邻两输入段之间具有供取放杆通过的间隙,输出带包括若干输出段,且相邻两输出段之间具有供取放杆通过的间隙。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输入带对板料进行输入,通过输出带对板料进行输出,输送方便。所述支架上还设置能将输出带上的板料翻转装置。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翻转装置可对板料进行翻面作业。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推杆电机一、升降框、若干支撑管和移动条,推杆电机一固定在支架上,推杆电机一的推杆竖直向上,升降框固定在推杆电机一的推杆端部,支撑管通过连杆水平固定在升降框上,且支撑管能从相邻两输出段之间的间隙处通过,移动条设置在升降框上,且移动条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推杆电机二相连,移动条上固定有导杆,导杆上设置有若干导套,导套上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能将板料定位并翻转的定位翻转机构;移动条上还设置有能驱动导套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移动结构包括齿条、若干齿轮和若干动力电机,齿条固定在移动条上,且齿条与导杆相互平行,动力电机固定在导套上,动力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固定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定位翻转机构包括转动块、翻转辊一、翻转辊二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转动块中部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相连,翻转辊一的一端固定在转动块一端上,翻转辊一的另一端为工作部一,翻转辊二的一端固定在转动块另一端上,翻转辊二的另一端为工作部二,且工作部一和工作部二之间具有间隙。当需要对输出带上的板料进行翻面时,控制推杆电机一的推杆带动升降框向上移动,升降框带动支撑管向上移动,支撑管将输出带上的板料托起,控制推杆电机二的推杆带动移动条来回移动,使板料位于翻转辊一和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棉纤维14‑20份,玻璃纤维6‑7份,铝纤维10‑14份,石膏粉8‑12份,石棉粉6‑9份,木质纤维3‑10份,纳米碳2‑6份,氧化镁3‑5份和防老剂1‑3份;b、将上述原料倒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为5‑15min,搅拌速度为150‑350r/min,制成混合物;c、将混合物热压成条状板料,条状板料的厚度为60‑120mm;d、通过喷涂设备在条状板料表面喷涂防护液,并通过烘干系统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0‑60℃,烘干时间为15‑25min;e、将条状板料冲切成所需形状,即得到吸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棉纤维14-20份,玻璃纤维6-7份,铝纤维10-14份,石膏粉8-12份,石棉粉6-9份,木质纤维3-10份,纳米碳2-6份,氧化镁3-5份和防老剂1-3份;b、将上述原料倒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为5-15min,搅拌速度为150-350r/min,制成混合物;c、将混合物热压成条状板料,条状板料的厚度为60-120mm;d、通过喷涂设备在条状板料表面喷涂防护液,并通过烘干系统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0-60℃,烘干时间为15-25min;e、将条状板料冲切成所需形状,即得到吸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防老剂为对苯二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防护液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份:聚氨酯50-68%,防泳移剂6-8%,抗菌剂1.2-2.6%,渗透剂2-5%,催化剂1-3%,其余为去离子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为椰油酸、硫酸钠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液体催化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防护液喷涂的厚度为0.1-0.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丽陈晔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永欣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