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撑开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040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椎体撑开器组件,安装在两个插入于椎体的椎弓根钉上,该椎体撑开器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套接在相应的椎弓根钉上的根钉套筒以及安装在根钉套筒上的撑开器;撑开器包括:两个夹紧部件,夹紧部件分别套设在根钉套筒上;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安装于夹紧部件上;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与支撑板连接,中间传动件套在支撑板上,第二杆件通过中间传动件与支撑板连接;中间传动件上设有驱动部,支撑板上设有与驱动部相应的导向部,导向部供驱动部沿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直接利用安装于椎弓根钉上的椎体撑开器组件来实现撑开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与病体进行额外的接触,杜绝了对病患造成其它创伤与并发症的可能性。

Vertebral dilator assembl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entrum dilator assembly installed in two is inserted into the vertebral pedicle screw, the vertebral distraction device comprises two components are respectively sheathed on the corresponding pedicle screw on the nail sleeve and mounted in the sleeve of the nail root retractor; distraction device comprises two clamping parts. The clamping parts are respectively sleeved on the first nail sleeve; one end of the rod and the second rod installed on the clamping member; the first rod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plate and second rod, a middle gear set on the supporting plate, second rod through the intermediate transmission part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mediate transmission part; a driv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plate of the corresponding guide part and guide part for driving, driving mobil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direct use of the vertebral pedicle screw mounted on the spreader components to achieve open operation; the invention does not require additional contact with the body, eliminate the possibility of causing other trauma and complications on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体撑开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椎体撑开器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手术中给脊柱后路脊间隙撑开时需要独立的撑开钳进行撑开,但现有市场上的产品经常存在操作不便、撑开后无法维持固定高度、对其它手术操作步骤造成视野遮挡、额外对病患造成新的创伤或并发症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的椎体撑开器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椎体撑开器组件,安装在两个插入于椎体的椎弓根钉上,该椎体撑开器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套接在相应的所述椎弓根钉上的根钉套筒以及安装在根钉套筒上的撑开器;所述撑开器包括:两个夹紧部件,每个所述夹紧部件分别套设在相应的所述根钉套筒上,夹住所述根钉套筒;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分别安装于相应的所述夹紧部件上,且两个所述椎弓根钉处于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之间;支撑板,沿着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依次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一中间传动件套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杆件通过所述中间传动件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中间传动件上设有驱动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驱动部相应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供所述驱动部沿着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远离所述根钉套筒的一侧上的齿条,所述驱动部为齿轮。进一步地,所述撑开器,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相连接的限位旋转部和限位回复部,所述限位旋转部可相对于所述中间传动件旋转,所述限位旋转部的一端插入于所述齿条中,所述限位回复部通过一复位件与所述中间传动件连接。优选地,所述撑开器,还包括拉钩和钩体卡座;所述钩体卡座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钩体卡座处于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之间,所述钩体卡座上设有供所述拉钩卡入的钩体卡槽。进一步地,所述钩体卡座包括卡座本体、压紧部件和压紧驱动件;所述卡座本体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卡座本体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上设有凹槽,所述压紧部件设置于所述卡座本体的凹槽内,且所述压紧部件与所述卡座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压紧部件与所述卡座本体的凹槽的远离所述第二杆件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钩体卡槽;所述压紧驱动件通过所述卡座本体的靠近所述第二杆件的一侧,穿入所述凹槽中,驱动所述压紧部件转动。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座体安装孔,所述卡座本体安装于所述座体安装孔上;所述座体安装孔为长孔,所述座体安装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同向。更进一步地,所述拉钩的表面上设有钩体槽,所述压紧部件的压紧所述拉钩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钩体槽相应的齿突。优选地,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的结构相同,且均为长杆;每个所述夹紧部件包括夹紧套和调节组件;所述夹紧套包括杆体连接部和与所述杆体连接部连接的筒体连接部,所述杆体连接部上设有供相应的所述长杆穿过的杆体通孔,所述筒体连接部上设有供相应的所述根钉套筒穿过的筒体通孔,所述杆体连接部上具有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将所述杆体连接部,沿着与所述长杆的轴向同向的方向分隔为杆体挡块和调节挡块,所述分隔槽与所述筒体连接部连通,所述杆体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筒体通孔的中轴线垂直;所述长杆上具有杆体凸出部和杆体卡位部,所述杆体凸出部顶住所述杆体挡块,所述杆体通孔的处于所述调节挡块中的部分为供所述杆体卡位部插入的卡位孔部;所述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长杆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端部,所述调节组件驱动所述调节挡块向靠近所述杆体挡块的方向或者远离所述杆体挡块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夹紧驱动件和推进件;所述夹紧驱动件,安装于所述长杆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上,且可沿着所述长杆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推进件,套设于所述长杆上,且处于所述调节挡块和所述夹紧驱动件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中间传动件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椎体撑开器组件,还包括两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根钉套筒,将所述根钉套筒与相应的所述椎弓根钉连接。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椎体撑开器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椎体撑开器组件中,驱动部在导向部上移动,驱动部沿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部带动中间传动件移动,则中间传动件带动第二杆件移动,套接在椎弓根钉上的根钉套筒与第二杆件连接,由于根钉套筒的竖直位置是固定的,所以,第二杆件的移动能够实现撑开脊间组织的操作,即实现了直接利用安装于椎弓根钉上的椎体撑开器组件来实现撑开操作;本专利技术不需要与病体进行额外的接触,杜绝了对病患造成其它创伤与并发症的可能性;限位部件的限位旋转部的一端插入于导向部中,使得中间传动件相对于支撑板的位置得以固定,撑开过程中的撑开距离就能够在行程范围内精确调整并固定;由于第二杆件与所述中间传动件铰接,在中间传动件与支撑板的位置固定后,便于撑开器的放置;本专利技术不会对脊间隙入路的视野造成任何遮挡,方便医生进行后续的手术操作;本专利技术安装快捷迅速,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便于拆卸和清洗消毒。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安装于椎弓根钉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固定杆穿过根钉套筒,与椎弓根钉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固定杆穿过根钉套筒,与椎弓根钉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弓根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根钉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固定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长杆插入于夹紧部件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长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推进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夹紧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支撑板上套设中间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支撑板上未套设中间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钩体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拉钩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使用方法的步骤1)的示意图。图17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使用方法的步骤2)的示意图。图18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使用方法的步骤3)的示意图。图19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使用方法的步骤4)的示意图。图20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体撑开器组件的使用方法的步骤5)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椎体100椎弓根钉110钉体内螺纹120定位部130平直面200根钉套筒210平直部220长腰孔300夹紧部件310杆体连接部311杆体通孔312分隔槽313杆体挡块314调节挡块3141卡位孔3142调节端齿部320筒体连接部321筒体通孔330夹紧驱动件331夹紧内螺纹340推进件341推进端齿部350弹簧401第一杆件402第二杆件410杆体凸出部420杆体卡位部500支撑板510导向部520座体安装孔530行程限制件600中间传动件610驱动部611旋钮620限位部件621限位旋转部622限位回复部630复位件710拉钩711钩体槽720钩体卡座721钩体卡槽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椎体撑开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椎体撑开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两个插入于椎体(10)的椎弓根钉(100)上,该椎体撑开器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套接在相应的所述椎弓根钉(100)上的根钉套筒(200)以及安装在根钉套筒(200)上的撑开器;所述撑开器包括:两个夹紧部件(300),每个所述夹紧部件(300)分别套设在相应的所述根钉套筒(200)上,夹住所述根钉套筒(200);第一杆件(401)和第二杆件(402),所述第一杆件(401)和所述第二杆件(402)的一端分别安装于相应的所述夹紧部件(300)上,且两个所述椎弓根钉(100)处于所述第一杆件(401)和所述第二杆件(402)之间;支撑板(500),沿着所述支撑板(50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杆件(401)和所述第二杆件(402)依次与所述支撑板(500)连接,一中间传动件(600)套在所述支撑板(500)上,所述第二杆件(402)通过所述中间传动件(600)与所述支撑板(500)连接;所述中间传动件(600)上设有驱动部(610),所述支撑板(500)上设有与所述驱动部(610)相应的导向部(510),所述导向部(510)供所述驱动部(610)沿着所述支撑板(500)的长度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体撑开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两个插入于椎体(10)的椎弓根钉(100)上,该椎体撑开器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套接在相应的所述椎弓根钉(100)上的根钉套筒(200)以及安装在根钉套筒(200)上的撑开器;所述撑开器包括:两个夹紧部件(300),每个所述夹紧部件(300)分别套设在相应的所述根钉套筒(200)上,夹住所述根钉套筒(200);第一杆件(401)和第二杆件(402),所述第一杆件(401)和所述第二杆件(402)的一端分别安装于相应的所述夹紧部件(300)上,且两个所述椎弓根钉(100)处于所述第一杆件(401)和所述第二杆件(402)之间;支撑板(500),沿着所述支撑板(50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杆件(401)和所述第二杆件(402)依次与所述支撑板(500)连接,一中间传动件(600)套在所述支撑板(500)上,所述第二杆件(402)通过所述中间传动件(600)与所述支撑板(500)连接;所述中间传动件(600)上设有驱动部(610),所述支撑板(500)上设有与所述驱动部(610)相应的导向部(510),所述导向部(510)供所述驱动部(610)沿着所述支撑板(500)的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撑开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510)为设置于所述支撑板(500)的远离所述根钉套筒(200)的一侧上的齿条,所述驱动部(610)为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撑开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器还包括限位部件(620),所述限位部件(620)包括相连接的限位旋转部(621)和限位回复部(622),所述限位旋转部(621)可相对于所述中间传动件(600)旋转,所述限位旋转部(621)的一端插入于所述齿条中,所述限位回复部(622)通过一复位件(630)与所述中间传动件(60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撑开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器还包括拉钩(710)和钩体卡座(720);所述钩体卡座(720)安装于所述支撑板(500)上,所述钩体卡座(720)处于所述第一杆件(401)和所述第二杆件(402)之间,所述钩体卡座(720)上设有供所述拉钩(710)卡入的钩体卡槽(7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体撑开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卡座(720)包括卡座本体(722)、压紧部件(723)和压紧驱动件(724);所述卡座本体(722)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板(500)连接,所述卡座本体(722)的远离所述支撑板(500)的另一侧上设有凹槽(725),所述压紧部件(723)设置于所述卡座本体(722)的凹槽(725)内,且所述压紧部件(723)与所述卡座本体(722)活动连接;所述压紧部件(723)与所述卡座本体(722)的凹槽(725)的远离所述第二杆件(402)的内壁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志张文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