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抬高垫及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617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09:25
一种下肢抬高垫,包括垫子和底部定位块;所述底部定位块的形状为棱柱形状;设人体躺在平面a上,则棱柱的轴线平行于平面a;设棱柱的第一侧面为平面b,平面b与平面a成锐角;所述垫子是由n块小垫子拼接构成;垫子的底面与平面b共面;各块小垫子自下而上沿平面b构成的斜坡依次排列;位于斜坡最低处的第1块小垫子位置固定,位于斜坡最高处的第n块小垫子沿斜坡滑动;在第1块小垫子与第n块小垫子之间可抽取地放置1个或多个相同的小垫子;所述垫子的至少一个侧面装有轨道,轨道平行于平面b,第2~n块小垫子的侧面装有与轨道对应连接的滑动连接机构;所述轨道上设有缺口。一种病床,包括床板,下肢抬高垫位于床板上。

Lower limb raising pad and sickbed

A lower limb elevation pad, including the bottom mat and positioning block; the shape of the bottom of the positioning block is prism shape; set body lying in the plane a, the axis 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of the prism a; a first side prism plane B plane and B plane a, an acute angle; the cushion is composed of n block mat mat splicing;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planar B coplanar; each block mat bottom along the plane constitute the B slope sequence; located first block mat position height of the slope is fixed, the n block is located on the slopes of the highest point of the mat along the slope sliding; placing 1 or more identical small the cushion is extracted between first pieces of mat and the n block mat;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mat with track, track parallel to the plane of B, second ~ n with a small cushion side block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on of the sliding rail; The track is provided with notch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ckbed, comprising a bed board and a lower limb raising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抬高垫及病床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是一种下肢抬高垫及病床。
技术介绍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下肢损伤术后,尤其是下肢皮瓣术后,需进行患肢抬高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皮瓣区及蒂部受压。目前,一般做法是在病床上用软枕、软垫相组合抬高患肢并腾空皮瓣区及蒂部,厚度不够的话,就层叠更多。这种方式由于不容易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对于病人的治疗或恢复等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这些枕头等垫子也容易滑落。目前,也有一些专用的下肢抬高垫产品,但由于这些产品仅从抬高功能本身着眼,并没有过多考虑产品的广泛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出一种下肢抬高垫及病床,具体说明如下:一种下肢抬高垫,包括垫子和底部定位块;所述底部定位块的形状为棱柱形状;设人体躺在平面a上,则棱柱的轴线平行于平面a;设棱柱的第一侧面为平面b,平面b与平面a所成角为锐角α;所述垫子是由n块小垫子拼接构成;垫子的底面与平面b共面;垫子的顶面与垫子的底面平行;各块小垫子自下而上沿平面b构成的斜坡依次排列;位于斜坡最低处的第1块小垫子位置固定,位于斜坡最高处的第n块小垫子沿斜坡滑动;在第1块小垫子与第n块小垫子之间可抽取地放置1个或多个相同的小垫子;所述垫子的至少一个侧面装有轨道,轨道平行于平面b,第2~第n块小垫子的侧面装有与轨道对应连接的滑动连接机构;所述轨道上设有缺口,缺口的大小与小垫子上的滑动连接机构对应。本抬高垫的与人腿接触一面是斜坡形状,解决了抬高垫要符合人体工学的问题。通过可抽取的小垫子来调整垫子整体的大侠,解决了不同身形、病症对抬高垫的需求广泛问题。同时本抬高垫整体结构牢靠。所述底部定位块上还可拆卸地连接有脚部支撑装置;该脚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杆和足部定位结构,足部定位结构通过支杆连接在底部定位块上;足部定位结构的位置在斜坡的顶部,且位置与第n块小垫子对应;所述足部定位结构包括鞋底和鞋帮;鞋帮连接在鞋底的两侧,且鞋帮上设有捆绑结构。该支撑装置,在治疗角度,解决了“足下垂”问题,同时可以增加病人舒适感。所述支杆由水平支杆和竖直支杆连接构成,水平支杆和竖直支杆都是可伸缩的。通过伸缩杆设计,解决了适应不同高度垫子下,人脚便于固定的问题,所述棱柱是三棱柱;在n块小垫子都连接在底部定位块上时,垫子和底部定位块构成整体结构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斜边对应垫子顶面。所述轨道与底部定位块固定连接;轨道的首尾两端设有限位机构。防止小垫子滑脱。所述轨道是C型钢;所述缺口开在C型钢的侧边上;所述滑动连接机构是滑块,滑块沿C型钢的导槽滑动。该结构便于实现,采用成熟的结构件即可。一种与上述下肢抬高垫配合使用的病床,包括床板,其特征是在床板侧面设有第一销孔;在底部定位块所在棱柱的顶面和底面上设有用于连接销柱的延长板,延长板上开有第二销孔;下肢抬高垫位于床板上,且第一、二销孔重合时,可插拔地插上销柱。由于病床要有通用性,而一些病人又需要用到本抬高垫,本病床解决了抬高垫要与病床方便地可拆卸连接问题。由上述说明,可知本抬高垫解决了诸多问题,并且使用方便,结构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例中抬高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脚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01是C型钢与滑动连接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以第7块小垫子为例);图302是C型钢及缺口示意图(俯视状态);图4是本例的病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垫子1、底部定位块2、第1块小垫子3、第7块小垫子4、轨道5、C型钢6、缺口7、滑块8、脚部支撑装置9、支杆10、足部定位结构11、鞋底12、鞋帮13、销柱14、床板15、延长板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一种下肢抬高垫,包括垫子和底部定位块;所述底部定位块的形状为棱柱形状;设人体躺在平面a上,则棱柱的轴线平行于平面a;设棱柱的第一侧面为平面b,平面b与平面a所锐角;(本说明中设的平面a、b仅是为了描述简洁清楚)所述垫子是由7块小垫子拼接构成;垫子的底面与平面b共面;垫子的顶面与垫子的底面平行;各块小垫子自下而上沿平面b构成的斜坡依次排列;位于斜坡最低处的第1块小垫子位置固定,位于斜坡最高处的第7块小垫子沿斜坡滑动;在第1块小垫子与第7块小垫子之间可抽取地放置5个相同的小垫子;所述垫子的两个侧面装有轨道,轨道平行于平面b,第2~第6块小垫子的侧面装有与轨道对应连接的滑动连接机构;所述轨道上设有缺口,缺口的大小与小垫子上的滑动连接机构对应。如图301~302,所述轨道是C型钢;所述缺口开在C型钢的侧边上;所述滑动连接机构是滑块,滑块沿C型钢的导槽滑动。所述轨道与底部定位块固定连接,例如可以在不影响使用时候增设连接杆等;轨道的首尾两端设有限位机构是C型钢首尾两端的封闭块。所述底部定位块上还可拆卸地连接有脚部支撑装置;该脚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杆和足部定位结构,足部定位结构通过支杆连接在底部定位块上;足部定位结构的位置在斜坡的顶部,且位置与第7块小垫子对应;如图2,所述足部定位结构包括鞋底和鞋帮;鞋帮连接在鞋底的两侧,且鞋帮上设有捆绑结构。所述支杆由水平支杆和竖直支杆连接构成,水平支杆和竖直支杆都是可伸缩的。本例中,棱柱是三棱柱;在各块小垫子都连接在底部定位块上时,垫子和底部定位块构成整体结构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斜边对应垫子顶面。如图4,一种与上述下肢抬高垫配合使用的病床,包括床板,其特征是在床板侧面设有第一销孔;在底部定位块所在棱柱的顶面和底面上设有用于连接销柱的延长板,延长板上开有第二销孔;下肢抬高垫位于床板上,且第一、二销孔重合时,可插拔地插上销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下肢抬高垫及病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肢抬高垫,其特征是包括垫子和底部定位块;所述底部定位块的形状为棱柱形状;设人体躺在平面a上,则棱柱的轴线平行于平面a;设棱柱的第一侧面为平面b,平面b与平面a所成角为锐角;所述垫子是由n块小垫子拼接构成;垫子的底面与平面b共面;垫子的顶面与垫子的底面平行;各块小垫子自下而上沿平面b构成的斜坡依次排列;位于斜坡最低处的第1块小垫子位置固定,位于斜坡最高处的第n块小垫子沿斜坡滑动;在第1块小垫子与第n块小垫子之间可抽取地放置1个或多个相同的小垫子;所述垫子的至少一个侧面装有轨道,轨道平行于平面b,第2~第n块小垫子的侧面装有与轨道对应连接的滑动连接机构;所述轨道上设有缺口,缺口的大小与小垫子上的滑动连接机构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抬高垫,其特征是包括垫子和底部定位块;所述底部定位块的形状为棱柱形状;设人体躺在平面a上,则棱柱的轴线平行于平面a;设棱柱的第一侧面为平面b,平面b与平面a所成角为锐角;所述垫子是由n块小垫子拼接构成;垫子的底面与平面b共面;垫子的顶面与垫子的底面平行;各块小垫子自下而上沿平面b构成的斜坡依次排列;位于斜坡最低处的第1块小垫子位置固定,位于斜坡最高处的第n块小垫子沿斜坡滑动;在第1块小垫子与第n块小垫子之间可抽取地放置1个或多个相同的小垫子;所述垫子的至少一个侧面装有轨道,轨道平行于平面b,第2~第n块小垫子的侧面装有与轨道对应连接的滑动连接机构;所述轨道上设有缺口,缺口的大小与小垫子上的滑动连接机构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是所述底部定位块上还可拆卸地连接有脚部支撑装置;该脚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杆和足部定位结构,足部定位结构通过支杆连接在底部定位块上;足部定位结构的位置在斜坡的顶部,且位置与第n块小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璐刘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