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飞机用多芯传输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39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飞机用多芯传输电缆,该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多芯绝缘芯线、绕包于所述多芯绝缘芯线外部的扎紧层、编织于所述扎紧层外部的金属屏蔽层、以及挤包于所述金属屏蔽层外部的综合保护套层;所述多芯绝缘芯线由至少两根绝缘芯线笼绞而成;每一根所述绝缘芯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中心内导体、挤包于所述中心内导体上的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大飞机用多芯传输电缆,具有耐高低温、耐摩擦、抗过载、耐老化、耐辐射、重量轻、绝缘性高等诸多性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大飞机的使用配套要求,并且结构简单,外径小,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高。

Multi core transmission control cable for large aircra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 core transmission cable for a large aircraft, the cable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sequentially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core insulation wire, wrapped in the core wires outside the tie layer, woven on the outer layer with a metal shielding layer, and extruded in the metal the shielding layer outside the integrated protective cover layer; the insulating core wire core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two insulated wire cage is twisted; each one of the wires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comprises a center conductor, extruded to the center conductor. Multi core transmission cab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ircraft, with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ti friction, overload, aging resistance, radiation resistance, light weight, high insulation performance, wel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large aircraft supporting the us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diameter, long service lif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飞机用多芯传输控制电缆
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大飞机用多芯传输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西方国家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飞机制造发展史了,虽然几经兴衰,但如今已实现了产业繁荣,为世界航空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多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缓慢,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航空运输和航空应用需求。基于此,2016年5月,为加大我国大飞机制造的推进力度,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并提出经济规模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随着我国大飞机事业的快速发展、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宇宙环境的严酷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大飞机领域中的电子仪器、仪表设备所使用的连接线材提出了耐高低温、耐摩擦、抗过载、耐老化、耐辐射、重量轻、绝缘性高等诸多更高的性能要求,但是,传统的连接线材已愈发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比如,当下的大飞机用传输导线,其仍旧使用的是传统的氟塑料绝缘电线电缆,这类电线电缆除了机械强度不足、比重大等诸多缺陷之外,最薄弱一点就是耐辐射性能差(任何塑料在高温、或者太空高能辐照下都会产生脆裂),导致其使用寿命短,安全可靠性差,根本不能满足现代大飞机的使用配套要求,给航空航天的安全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大飞机用多芯传输控制电缆,该电缆很好地满足现代大飞机的使用配套要求,并且结构简单,外径小,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飞机用多芯传输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该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多芯绝缘芯线、绕包于所述多芯绝缘芯线外部的扎紧层、编织于所述扎紧层外部的金属屏蔽层、以及挤包于所述金属屏蔽层外部的综合保护套层;所述多芯绝缘芯线由至少两根绝缘芯线笼绞而成;每一根所述绝缘芯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中心内导体、挤包于所述中心内导体上的绝缘层。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内导体为经退火处理的镀银铜细软导体、或者经退火处理的镀镍铜细软导体。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内导体由多股单丝绞合而成。进一步的,多股单丝按节径比小于12~18倍进行绞合。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由高分子改性聚酰亚胺和高分子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经高温挤出并烧结高温固化而成;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1~0.2mm。进一步的,所述扎紧层的绕包重叠率在50.5%以内。进一步的,所述扎紧层由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绕包而成。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屏蔽层由镀银圆铜线、或者镀镍圆铜线编织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综合保护套层由高分子改性材料经高温挤出并烧结而成。进一步的,所述高分子改性材料为高分子改性聚酰亚胺。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大飞机用多芯传输控制电缆,对传统的电线电缆的结构做了很大的改进,即其最中心区域为一多芯绝缘芯线,该多芯绝缘芯线由至少两根绝缘芯线笼绞而成,每一根绝缘芯线由中心内导体和包覆该中心内导体的绝缘层构成,并在该多芯绝缘芯线外依次设有柔性高强度绝缘扎紧层、金属屏蔽层和综合保护套层。经专利技术人在生产实践中反复地试验,可知:本技术所述的多芯传输控制电缆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摩擦、抗过载)、超强的耐高低温性能、以及卓越的抗辐射性能,而且其弯曲性能优越、绝缘性高、屏蔽性好、环保阻燃性能优异,此外其结构简单且紧凑,有利于减小产品外径(不占过多使用空间)、重量轻,因此,其可以很好地满足现代大飞机的使用配套需求,有利于增强我国大飞机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促进了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大飞机技术产品的垄断,在当今高速发展的航空航天
中具有非常高的市场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大飞机用多芯传输控制电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大飞机用多芯传输控制电缆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多芯绝缘芯线;11、绝缘芯线;111、中心内导体;112、绝缘层;2、扎紧层;3、金属屏蔽层;4、综合保护套层。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飞机用多芯传输控制电缆,如图1、2所示:该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多芯绝缘芯线1、绕包于多芯绝缘芯线1外部的扎紧层2、编织于扎紧层2外部的金属屏蔽层3、以及挤包于金属屏蔽层3外部的综合保护套层4;多芯绝缘芯线1由至少两根绝缘芯线11笼绞而成;每一根绝缘芯线11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中心内导体111、挤包于中心内导体111上的绝缘层112。具体的,绝缘层112可以通过高温押出设备在中心内导体111表面挤包得到。绝缘芯线11的数量根据大飞机的设计使用要求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绝缘芯线11的数量为3根。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芯线11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附图1、2所示的3根,在不同的连接传输需求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为其它不同的数量。因此,为了满足不同连接传输需求而只是变换绝缘芯线11的数量的情况,都属于本技术的等效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内导体111为经退火处理的镀银铜细软导体、或者经退火处理的镀镍铜细软导体,从而使得中心内导体111具有良好的氧稳定性,对电磁射有良好的抵抗力,在暴露于5×107RAD辐照中仍能保持柔软性,进而使得电缆产品在保证极强的耐辐射能力的同时仍然具有优越的整体弯曲性能。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内导体111由多股单丝绞合而成,而且,多股单丝按节径比小于12~18倍进行绞合。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112由高分子改性聚酰亚胺和高分子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经高温挤出并烧结高温固化而成,非常致密,绝缘层112的厚度为0.1~0.2mm,而且,其属于一种薄壁型绝缘结构,强度和抗过载能力是传统线缆的3倍之多。由于聚酰亚胺是自熄性聚合物,极不易燃烧,且发烟率低,而聚四氟乙烯也具有良好的阻燃特性,其氧指数高达90,因此,其非常有利于提高电缆产品的环保阻燃性能。聚酰亚胺和聚四氟乙烯的比重密度均较小,可以更好地配合高精密大飞机机载插件,因此,其对减轻电缆、以及机载设备的重量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聚酯亚胺具有很高的热分解温度(500℃左右),可在260℃下长期使用,是聚合物中热稳定性最高的品种之一,而且其在-260℃的液态氦中不会脆裂,而聚四氟乙烯受温度的影响也不大,可使用的极限温度为-190℃和+260℃,即聚四氟乙烯在-190℃的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柔软性能,因此,本技术所述的电缆的耐温等级极高,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并且又有优异的耐低温特性。由于聚酰亚胺的分子链中存在的大量芳环结构,使其吸收射线的能力很强,对电离辐射有良好的抵抗能力,在暴露于5×100rad辐射环境中仍保持良好的柔软特性,外空间特性符合NASA-SP-R-0022空间标准,从而使得电缆产品具有卓越的抗高能辐射能力,而且其不热缩、能防盐雾、防潮热、机械韧性好,可在恶劣环境中提供可靠的服务。聚四氟乙烯是已知的绝缘材料中表面摩擦系数最小的(0.04),能够抵抗导线之间的摩擦而不受任何损伤,同时具有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大飞机用多芯传输控制电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飞机用多芯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该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多芯绝缘芯线、绕包于所述多芯绝缘芯线外部的扎紧层、编织于所述扎紧层外部的金属屏蔽层、以及挤包于所述金属屏蔽层外部的综合保护套层;所述多芯绝缘芯线由至少两根绝缘芯线笼绞而成;每一根所述绝缘芯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中心内导体、挤包于所述中心内导体上的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飞机用多芯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该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多芯绝缘芯线、绕包于所述多芯绝缘芯线外部的扎紧层、编织于所述扎紧层外部的金属屏蔽层、以及挤包于所述金属屏蔽层外部的综合保护套层;所述多芯绝缘芯线由至少两根绝缘芯线笼绞而成;每一根所述绝缘芯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中心内导体、挤包于所述中心内导体上的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飞机用多芯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内导体为经退火处理的镀银铜细软导体、或者经退火处理的镀镍铜细软导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飞机用多芯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内导体由多股单丝绞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飞机用多芯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多股单丝按节径比小于12~18倍进行绞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新李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珠江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