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8766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包括座垫,减震连接结构,防护板和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焊接在防护板的中下部;所述的座垫安装在减震连接结构的上部;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螺栓杆,减震弹簧,固定孔,螺母,固定板和防护垫,所述的防护垫胶接在连接板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螺栓杆贯穿过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设置在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座垫和凹槽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通气性,使人们在长时间坐在座垫上时不容易疲累,通过螺栓杆、连接板、固定板和螺母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固定效果,不易损坏。

Improved composite saddle structure of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osite electric car saddle structure, an improved damp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seat cushion, door plate and a connecting pipe, connecting pipe welding in the protection plate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at cushion;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damp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the shock absorber connect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late, bolt bar, a damping spring, a fixing hole, a nut, a fixed plate and a protective pad, the protective pad connec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connecting plate; the bolt rod passes through the fixing hole; the fixed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fixing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seat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groove, can improve the ventilation, to make people sit on the seat cushion in a long time is not easy to fatigue, through the bolt rod, a connecting plate, a fixed plate and nut set, is conducive to enhance the fixing effect, not easy to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
本技术属于鞍座
,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车中的车架中部安装有鞍座套管,该鞍座套管的上端部内套装鞍座底部所装的竖管,通过调节竖管的位置可实现鞍座的上升或下降。上述鞍座的结构包括上部的弹性体和下部的底板,弹性体放置在底板上并通过外部包覆的蒙皮与底板固定,上述结构中,底板一般采用塑料材料,虽然重量较轻,但是塑料的强度较低,长期乘坐后极易出现变形,而且弹性体长时间乘坐后也容易出现变形或晃动的问题,导致鞍座较易损坏。现有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存在着透气性差,固定性差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存在的透气性差,固定性差的问题,一种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包括座垫,减震连接结构,防护板和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焊接在防护板的中下部;所述的座垫安装在减震连接结构的上部;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螺栓杆,减震弹簧,固定孔,螺母,固定板和防护垫,所述的防护垫胶接在连接板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孔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的螺栓杆贯穿过固定孔并与连接板焊接。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连接板包括螺栓杆连接孔,减震弹簧连接孔和减震弹簧固定杆,所述的螺栓杆连接孔设置在连接板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减震弹簧固定杆设置在减震弹簧连接孔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弹簧连接孔设置在连接板的表面。所述的座垫上设置有凹槽上部,有利于更好的通气,使人们在长时间坐在座垫上时不容易疲累。所述的减震弹簧插入在减震弹簧固定杆下部,有利于防止减震弹簧弹出,降低维护成本。所述的螺母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栓杆的下部,有利于防止在震动时螺母松懈而掉落,提高固定效果。所述的螺栓杆上部插接在螺栓杆连接孔中并与螺栓杆连接孔焊接,有利于更好的固定螺栓杆,提高工作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座垫和凹槽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通气性,使人们在长时间坐在座垫上时不容易疲累,通过螺栓杆、连接板、固定板和螺母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固定效果,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减震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座垫;11-凹槽;2-减震连接结构;21-连接板;211-螺栓杆连接孔;212-减震弹簧连接孔;213-减震弹簧固定杆;22-螺栓杆;23-减震弹簧;24-固定孔;25-螺母;26-固定板;27-防护垫;3-防护板;4-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包括座垫1,减震连接结构2,防护板3和连接管4,所述的连接管4焊接在防护板3的中下部;所述的座垫1安装在减震连接结构2的上部;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2包括连接板21,螺栓杆22,减震弹簧23,固定孔24,螺母25,固定板26和防护垫27,所述的防护垫27胶接在连接板2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孔24设置在固定板26上;所述的螺栓杆22贯穿过固定孔24并与连接板21焊接。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连接板21包括螺栓杆连接孔211,减震弹簧连接孔212和减震弹簧固定杆213,所述的螺栓杆连接孔211设置在连接板2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减震弹簧固定杆213设置在减震弹簧连接孔212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弹簧连接孔212设置在连接板21的表面。所述的座垫1上设置有凹槽11上部,有利于更好的通气,使人们在长时间坐在座垫1上时不容易疲累。所述的减震弹簧23插入在减震弹簧固定杆213下部,有利于防止减震弹簧23弹出,降低维护成本。所述的螺母25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螺母25螺纹连接在螺栓杆22的下部,有利于防止在震动时螺母25松懈而掉落,提高固定效果。所述的螺栓杆22上部插接在螺栓杆连接孔211中并与螺栓杆连接孔211焊接,有利于更好的固定螺栓杆22,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安装过程中,通过把减震弹簧23放置在减震弹簧固定杆213上,然后把螺栓杆22插入在固定板26中的固定孔24内,再然后通过螺母25固定螺栓杆22,而不影响减震弹簧23的弹力,最后通过连接管4与电动车连接。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包括座垫(1),减震连接结构(2),防护板(3)和连接管(4),所述的连接管(4)焊接在防护板(3)的中下部;所述的座垫(1)安装在减震连接结构(2)的上部;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2)包括连接板(21),螺栓杆(22),减震弹簧(23),固定孔(24),螺母(25),固定板(26)和防护垫(27),所述的防护垫(27)胶接在连接板(2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孔(24)设置在固定板(26)上;所述的螺栓杆(22)贯穿过固定孔(24)并与连接板(21)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包括座垫(1),减震连接结构(2),防护板(3)和连接管(4),所述的连接管(4)焊接在防护板(3)的中下部;所述的座垫(1)安装在减震连接结构(2)的上部;所述的减震连接结构(2)包括连接板(21),螺栓杆(22),减震弹簧(23),固定孔(24),螺母(25),固定板(26)和防护垫(27),所述的防护垫(27)胶接在连接板(2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孔(24)设置在固定板(26)上;所述的螺栓杆(22)贯穿过固定孔(24)并与连接板(21)焊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21)包括螺栓杆连接孔(211),减震弹簧连接孔(212)和减震弹簧固定杆(213),所述的螺栓杆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同力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