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8462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包括压紧装置和承托装置,该压紧装置将待矫直凸轮轴压在承托装置上;该压紧装置具有机架、压紧油缸、导向机构、活动座板以及上滚轮轴,该承托装置具有减速电机以及均可转动的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该上滚轮轴的轴线位于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的轴线的正中间,该上滚轮轴、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均与待矫直凸轮轴相切抵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成对凸轮轴的自动矫直,具有劳动强度低,操作技能要求低以及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Three axis automatic straightening machine specially used for camsha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mshaft special three axis automatic straightening machine, including clamping device and supporting device, the clamping device for straightening the camshaft pressure in the bearing device; the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frame, pressing cylinder, a guide mechanism, a movable seat board and the roller shaft, the bearing device with gear motor and rotate the first roller and second roller shaft axis, the rolling wheel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axis of the roller shaft and the roller shaft second of the first, the rolling wheel shaft, the first roller and second roller shaft and the cam shaft straightening are tangent offset.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mplete the automatic straightening of the camshaft at one ti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labor intensity, low operation skill requirement and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
本技术涉及矫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
技术介绍
凸轮轴作为汽车配件,其用量相当大,过去基本都是凸轮轴锻造成型或热处理后,经检验弯曲超差的凸轮轴转直工序,矫直是在旋转机构上旋转检测出弯曲位置,然后再在摩擦机上多次矫直。由于需要分为检测和矫直好几个操作步骤,其具有劳动强度大,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缺点。而且在矫直过程中,对材料有压痕,达不到表面光洁度的要求,使得整个过程具有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低的缺点,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凸轮轴矫直过程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其可以一次性完成对凸轮轴的自动矫直,具有劳动强度低,操作技能要求低以及生产效率高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其中,包括压紧装置和承托装置,该压紧装置将待矫直凸轮轴压在承托装置上;该压紧装置具有机架、压紧油缸、导向机构、活动座板以及上滚轮轴,该活动座板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下上下运动,该活动座板与压紧油缸的活塞杆相连,该上滚轮轴可转动连接在活动座板下方,该上滚轮轴的轴线与待矫直凸轮轴的轴线方向平行;该承托装置具有减速电机以及均可转动的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该减速电机带动第一下滚轮轴转动,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为结构相同,且为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并排设置;该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的轴线均与待矫直凸轮轴的轴线方向平行,该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待矫直凸轮轴的直径;该上滚轮轴的轴线位于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的轴线的正中间,该上滚轮轴、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均与待矫直凸轮轴相切抵顶。进一步,该承托装置还具有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滚子链条,该主动链轮与减速电机相连,该主动链轮通过滚子链条与从动链轮传动相连,该从动链轮与第一下滚轮轴相连,该第二下滚轮轴位于第一下滚轮轴和主动链轮之间。进一步,该承托装置还具有下模板、两组轴承座以及两组转动轴承,该减速电机和两组轴承座均固定在下模板上,该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分别通过一组转动轴承而转动连接在轴承座上。进一步,该压紧装置还具有上模板,该上模板固定在活动座板下方,该上模板上设置有轴承座,该上滚轮轴通过一轴承而转动连接在轴承座上。进一步,该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上均形成有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一矫直部件,该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的第一矫直部件处于相同的位置;该上滚轮轴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二矫直部件,第一下滚轮轴或第二下滚轮轴上相邻第一矫直部件之间中部位置对应有上滚轮轴上的一个第二矫直部件,相邻第二矫直部件的间距与相邻第一矫直部件的间距相等。进一步,该第一矫直部件和第二矫直部件均为突出于轴体的环形部件,第一矫直部件所在部位的轴体直径大于其他部位。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其所针对的对象是由凸轮轴锻造、热处理后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弯曲变形的凸轮轴。本技术在对凸轮轴进行矫直时,只需要将待矫直的凸轮轴放置在转动的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之间,由于待矫直的凸轮轴和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之间的摩擦力,该第二下滚轮轴会同样发生转动。接着该压紧装置在压紧油缸的驱动下,活动座板向下运动,将上滚轮轴抵顶在待矫直的凸轮轴上,此为压紧步骤;在压紧的过程中,配合着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的转动,此为弯曲旋转步骤;在压紧油缸的再次驱动下,活动座板向上运动,此上滚轮轴离开待矫直凸轮轴,此为退回松开步骤。如此三个步骤进行完成之后,即完成了对凸轮轴的矫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次性自动完成凸轮轴自动矫直,解决了轴类零件在锻造、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弯曲变形,用较小直径加工合格产品,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提高生产率并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承托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压紧装置-1;机架-11;压紧油缸-12;导向机构-13;活动座板-14;上滚轮轴-15;上模板-16;轴承座-161;轴承-162;承托装置-2;减速电机-21;第一下滚轮轴-22;第二下滚轮轴-23;主动链轮-24;从动链轮-25;滚子链条-26;下模板-27;轴承座-271;转动轴承-272;待矫直凸轮轴-3;第一矫直部件-41;第二矫直部件-4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包括压紧装置1和承托装置2,该压紧装置1将待矫直凸轮轴3压在承托装置2上。如图1和图2所示,该压紧装置1具有机架11、压紧油缸12、导向机构13、活动座板14以及上滚轮轴15,该活动座板14在导向机构13的导向下上下运动,该活动座板14与压紧油缸12的活塞杆相连,该上滚轮轴15可转动连接在活动座板14下方,该上滚轮轴15的轴线与待矫直凸轮轴3的轴线方向平行。如图1和图3所示,该承托装置2具有减速电机21以及均可转动的第一下滚轮轴22和第二下滚轮轴23,该减速电机21带动第一下滚轮轴22转动,第一下滚轮轴22和第二下滚轮轴23为结构相同,且为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并排设置;该第一下滚轮轴22和第二下滚轮轴23的轴线均与待矫直凸轮轴3的轴线方向平行,该第一下滚轮轴22和第二下滚轮轴23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待矫直凸轮轴3的直径。该上滚轮轴15的轴线位于第一下滚轮轴22和第二下滚轮轴23的轴线的正中间,该上滚轮轴15、第一下滚轮轴22和第二下滚轮轴23均与待矫直凸轮轴3相切抵顶。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及自动矫直方法,其所针对的对象是由凸轮轴锻造、热处理后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弯曲变形的凸轮轴。本技术在对凸轮轴进行矫直时,只需要将待矫直的凸轮轴放置在转动的第一下滚轮轴22和第二下滚轮轴23之间,由于待矫直的凸轮轴和第一下滚轮轴22和第二下滚轮轴23之间的摩擦力,该第二下滚轮轴23会同样发生转动。接着,该压紧装置1在压紧油缸12的驱动下,活动座板14向下运动,将上滚轮轴15抵顶在待矫直的凸轮轴上,此为压紧步骤;在压紧的过程中,配合着第一下滚轮轴22和第二下滚轮轴23的转动,此为弯曲旋转步骤;在压紧油缸12的再次驱动下,活动座板14向上运动,此上滚轮轴15离开待矫直凸轮轴3,此为退回松开步骤。如此三个步骤进行完成之后,即完成了对凸轮轴的矫直。如图3所示,作为减速电机21与第一下滚轮轴22之间的一种具体传动结构,该承托装置2还具有主动链轮24、从动链轮25和滚子链条26,该主动链轮24与减速电机21相连,该主动链轮24通过滚子链条26与从动链轮25传动相连,该从动链轮25与第一下滚轮轴22相连,该第二下滚轮轴23位于第一下滚轮轴22和主动链轮24之间。如图3所示,该承托装置2还具有下模板27、两组轴承座271以及两组转动轴承272,该减速电机21和两组轴承座271均固定在下模板27上,该第一下滚轮轴22和第二下滚轮轴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装置和承托装置,该压紧装置将待矫直凸轮轴压在承托装置上;该压紧装置具有机架、压紧油缸、导向机构、活动座板以及上滚轮轴,该活动座板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下上下运动,该活动座板与压紧油缸的活塞杆相连,该上滚轮轴可转动连接在活动座板下方,该上滚轮轴的轴线与待矫直凸轮轴的轴线方向平行;该承托装置具有减速电机以及均可转动的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该减速电机带动第一下滚轮轴转动,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为结构相同,且为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并排设置;该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的轴线均与待矫直凸轮轴的轴线方向平行,该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待矫直凸轮轴的直径;该上滚轮轴的轴线位于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的轴线的正中间,该上滚轮轴、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均与待矫直凸轮轴相切抵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装置和承托装置,该压紧装置将待矫直凸轮轴压在承托装置上;该压紧装置具有机架、压紧油缸、导向机构、活动座板以及上滚轮轴,该活动座板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下上下运动,该活动座板与压紧油缸的活塞杆相连,该上滚轮轴可转动连接在活动座板下方,该上滚轮轴的轴线与待矫直凸轮轴的轴线方向平行;该承托装置具有减速电机以及均可转动的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该减速电机带动第一下滚轮轴转动,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为结构相同,且为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并排设置;该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的轴线均与待矫直凸轮轴的轴线方向平行,该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待矫直凸轮轴的直径;该上滚轮轴的轴线位于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的轴线的正中间,该上滚轮轴、第一下滚轮轴和第二下滚轮轴均与待矫直凸轮轴相切抵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轴专用三轴自动矫直机,其特征在于,该承托装置还具有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滚子链条,该主动链轮与减速电机相连,该主动链轮通过滚子链条与从动链轮传动相连,该从动链轮与第一下滚轮轴相连,该第二下滚轮轴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长铭柯玉辉李建卫张青华苏金评黄腾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恒劲科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