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8290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主要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输药软管和控制器,所述主体内设有储药瓶,所述储药瓶包括粉剂腔和药液腔,所述储药瓶上设有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位于储药瓶底部中心处且向上延伸至药液腔,所述药液腔内设有第一进药口和引液管,所述储药瓶内设有隔片,所述粉剂腔上设有第二进药口和粉剂出口,所述粉剂腔连接有第二通气管,所述主体内设有高速气流喷嘴,所述储药瓶上方与输药软管连接,所述输药软管远离储药瓶的一端设有吸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的将粉剂或液体药物送达病患的病灶部位,使药效能够快速发挥,减轻病患的痛苦,促进身体恢复。

Respiratory internal medicine deliver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ine supply device for respiratory medicine, which mainly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the infusion hose and the controller,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edicine storage bottle, the bottle comprises a powder storage chamber and a liquid medicine chamber, the medicine storage bott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vent pipe, the first pass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tube storage and extended upward to the liquid cavity,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quid inlet the medicine outlet and a liquid guide pipe, wherein the storage bottle is provided with a spacer, wherein the powde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medicine feeding port and powder exports, the powder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second vent pipe, the high speed airflow nozzle arranged in the main body, the upper part of the medicine storage bottle and the infusion hos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the infusion bottle is provided with a suction hose away from the storage department.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powder or liquid medicine can be effectively served on the focus area of the patient, so that the medicine effect can be quickly played, the pain of the patient is reduced, and the body recovery is promo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内科疾病,是常见和多发性疾病,临床上对常见的咽喉肿痛或扁桃体炎等进行治疗,通常通过服用药剂来发挥药效,但是此种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和治疗效果并非特别显著,药物成分很难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能够有效的将粉剂或液体药物送达病患的病灶部位,使药效能够快速发挥,减轻病患的痛苦,促进身体恢复。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包括主体、输药软管和控制器,所述主体内设有储药瓶,所述储药瓶包括粉剂腔和药液腔,所述储药瓶上设有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位于储药瓶底部中心处且向上延伸至药液腔,所述第一通气管的上端设有出气口且下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药液腔内设有第一进药口和引液管,所述引液管套设在第一通气管外侧,所述引液管与第一通气管和药液腔底部均设有间隙,所述储药瓶内设有隔片,所述隔片位于出气口上方,所述粉剂腔上设有第二进药口和粉剂出口,所述粉剂出口位于出气口上方,所述粉剂腔连接有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主体内设有高速气流喷嘴,所述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均与高速气流喷嘴连通,所述高速气流喷嘴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储药瓶上方与输药软管连接,所述输药软管远离储药瓶的一端设有吸入部。所述粉剂腔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粉剂出口处设有压力阀门,所述压力阀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粉剂出口为S型管道。所述吸入部为与口腔相适应的弧形药剂喷头,所述弧形药剂喷头上设有喷孔。所述吸入部为面罩,所述面罩上设有呼出口和固定带。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能够通过高速气流喷嘴的作用使药物雾化,通过输药软管直接将药物送达病灶部位,作用时间长,药效发挥快,利于患者康复;储药瓶能够同时存放粉剂和药液,能够采用不同的药剂配方适用于不同的病患,扩大使用范围,实用性强。2、所述粉剂腔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粉剂出口处设有压力阀门,所述压力阀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确保粉剂腔内药物能够正常喷出作用于患处,通过压力阀门和压力传感器的配合保证粉剂药物的喷出均匀。3、所述粉剂出口为S型管道,保证粉剂药物喷出时在S型管道内减速整流,使药剂喷出更加均匀,药剂作用效果更好,促进患者恢复。4、所述吸入部为与口腔相适应的弧形药剂喷头,所述弧形药剂喷头上设有喷孔,适用于成人或是扁桃体炎等咽喉部病患使用,用药直接,作用效果更佳。5、所述吸入部为面罩,所述面罩上设有呼出口和固定带,适用于婴幼儿、儿童或是鼻腔、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针对性更强、便于固定。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储药瓶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实施例1中吸入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实施例2中吸入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主体;2、输药软管;3、控制器;4、储药瓶;5、粉剂腔;6、药液腔;7、第一通气管;8、第一进药口;9、引液管;10、隔片;11、第二进药口;12、粉剂出口;13、第二通气管;14、控制阀门;15、高速气流喷嘴;16、吸入部;17、喷孔;18、呼出口;19、固定带;20、压力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包括主体1、输药软管2和控制器3,所述主体1内设有储药瓶4,所述储药瓶4包括粉剂腔5和药液腔6,粉剂腔5位于药液腔6上方。所述储药瓶4上设有第一通气管7,所述第一通气管7位于储药瓶4底部中心处且向上延伸至药液腔6,所述第一通气管7的上端设有出气口且下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药液腔6内设有第一进药口8和引液管9,第一进药口8位于药液腔6上侧,所述引液管9套设在第一通气管7外侧,所述引液管9与第一通气管7和药液腔6底部均设有间隙,药液位于药液腔6底部,引液管9与第一通气管7之间的间隙保证药液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上升到出气口处。药液腔6内侧底部为V字型,避免药液残留,提高使用率。所述储药瓶4内设有隔片10,所述隔片10位于出气口上方,所述粉剂腔5上设有第二进药口11和粉剂出口12,所述粉剂出口12位于出气口上方。所述粉剂腔5连接有第二通气管13,所述第二通气管13上设有控制阀门14,所述主体1内设有高速气流喷嘴15,所述第一通气管7和第二通气管13均与高速气流喷嘴15连通,高速气流喷嘴15与第一通气管7的进气口连通,确保高速气流进入药液腔6作用于药物进行雾化。控制阀门14能够控制第二通气管13内的气流情况,既能够将药液和粉剂一起作用给药,也能够仅仅利用药液进行给药,如患者仅需要粉剂药物治疗,则药液腔6内可以放入纯净水或生理盐水,保证粉剂进入患者病灶处为润湿状态,确保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性。所述高速气流喷嘴15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3信号连接,控制高速气流的大小,确保适用于不同的患者。所述储药瓶4上方与输药软管2连接,所述输药软管2远离储药瓶4的一端设有吸入部16,药液在高速气流和隔片10的作用下雾化,同时与粉剂出口12喷出的粉剂药物一起通过吸入部16进入病患的咽喉等部位。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粉剂与药液分别放入粉剂腔5和药液腔6,打开高速气流喷嘴15,将吸入部16放置在患者口鼻处;如患者仅需要药液进行治疗则关闭控制阀门14,使高速气流仅作用于药液腔6,如果患者仅需要使用粉剂药物进行治疗,打开控制阀门14使第一通气管7和第二通气管13内同时有高速气流通过,药液腔6内可以根据需要放入纯净水或生理盐水替代药液;药物雾化后通过吸入部16作用于患者病灶处。为了确保粉剂腔5内药物能够正常喷出作用于患处,所述粉剂腔5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粉剂出口12处设有压力阀门20,所述压力阀门20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3信号连接,通过压力阀门20和压力传感器的配合保证粉剂药物的喷出均匀。为了使药剂喷出更加均匀,所述粉剂出口12为S型管道,保证粉剂药物喷出时在S型管道内减速整流,药剂作用效果更好,促进患者恢复。为了便于患者使用,所述吸入部16为与口腔相适应的弧形药剂喷头,所述弧形药剂喷头上设有喷孔17,适用于成人或是扁桃体炎等咽喉部病患使用,用药直接,作用效果更佳。为了便于患者使用,所述吸入部16为面罩,所述面罩上设有呼出口18和固定带19,适用于婴幼儿、儿童或是鼻腔、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针对性更强、固定带19为弹性材料,能够随意调节长短、便于固定。实施例1:本技术所述的是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包括主体1、输药软管2和控制器3,所述主体1内设有储药瓶4,所述储药瓶4包括粉剂腔5和药液腔6,粉剂腔5位于药液腔6上方。所述储药瓶4上设有第一通气管7,所述第一通气管7位于储药瓶4底部中心处且向上延伸至药液腔6,所述第一通气管7的上端设有出气口且下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药液腔6内设有第一进药口8和引液管9,第一进药口8位于药液腔6上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包括主体(1)、输药软管(2)和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设有储药瓶(4),所述储药瓶(4)包括粉剂腔(5)和药液腔(6),所述储药瓶(4)上设有第一通气管(7),所述第一通气管(7)位于储药瓶(4)底部中心处且向上延伸至药液腔(6),所述第一通气管(7)的上端设有出气口且下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药液腔(6)内设有第一进药口(8)和引液管(9),所述引液管(9)套设在第一通气管(7)外侧,所述引液管(9)与第一通气管(7)和药液腔(6)底部均设有间隙,所述储药瓶(4)内设有隔片(10),所述隔片(10)位于出气口上方,所述粉剂腔(5)上设有第二进药口(11)和粉剂出口(12),所述粉剂出口(12)位于出气口上方,所述粉剂腔(5)连接有第二通气管(13),所述第二通气管(13)上设有控制阀门(14),所述主体(1)内设有高速气流喷嘴(15),所述第一通气管(7)和第二通气管(13)均与高速气流喷嘴(15)连通,所述高速气流喷嘴(15)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3)信号连接,所述储药瓶(4)上方与输药软管(2)连接,所述输药软管(2)远离储药瓶(4)的一端设有吸入部(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包括主体(1)、输药软管(2)和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设有储药瓶(4),所述储药瓶(4)包括粉剂腔(5)和药液腔(6),所述储药瓶(4)上设有第一通气管(7),所述第一通气管(7)位于储药瓶(4)底部中心处且向上延伸至药液腔(6),所述第一通气管(7)的上端设有出气口且下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药液腔(6)内设有第一进药口(8)和引液管(9),所述引液管(9)套设在第一通气管(7)外侧,所述引液管(9)与第一通气管(7)和药液腔(6)底部均设有间隙,所述储药瓶(4)内设有隔片(10),所述隔片(10)位于出气口上方,所述粉剂腔(5)上设有第二进药口(11)和粉剂出口(12),所述粉剂出口(12)位于出气口上方,所述粉剂腔(5)连接有第二通气管(13),所述第二通气管(13)上设有控制阀门(14),所述主体(1)内设有高速气流喷嘴(15),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梁利英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