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8244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包括车架、避震器、两个悬臂支架以及两个驱动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转轴和两个支臂,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跨接在所述两个支臂之间,每一所述支臂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所述避震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驱动轮组件,所述悬臂支架连接在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转轴之间,且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避震器连接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支臂之间。该避震机构能够有效过滤路面的冲击,其避震缓冲效果较佳,有利于提升电动轮椅使用者的舒适性。

Shock proof mechanism of electric wheelchai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hock proof mechanism for electric wheelchair, comprising a frame, shock absorbers, two cantilever bracket and two drive wheel assembly, the frame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two supporting arm, the rotating shaft is rotatably connected across the two arm end position of each the support arm is provided with the damper, the cantilever bracket and the driving wheel assembly, the cantilever bracke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component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between the cantilever bracket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he shock absorber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cantilever bracket and the support arm. The shock absorber can effectively filter the impact of the road surface, and has better shock absorption and buffering effect, and is favorable for improving the comfort of the electric wheelchair u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避震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
技术介绍
对于神经肌肉病变者、功能性退化的老人、肢体障碍及慢性病患等缺乏独立行动能力者而言,电动轮椅是其在日常生活中用以代步的辅助用具。为了使得电动轮椅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更加平稳,使使用者能够获得更加舒适的感觉,一般在电动轮椅的后轮位置都安装有避震机构或减震机构。目前,电动轮椅上的后轮大多都是非独立悬挂的,且通常其是在后轮和车架之间通过悬臂支架和避震弹簧的连接来形成避震机构,然而,其悬臂支架的左、右侧悬臂支部之间一般都通过中间连接杆焊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悬臂支架成为整体式框架结构,这种结构会使得两个后轮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导致避震缓冲效果不佳,进而使得使用者的舒适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该避震机构能够有效过滤路面的冲击,其避震缓冲效果较佳,有利于提升电动轮椅使用者的舒适性。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包括车架、避震器、两个悬臂支架以及两个驱动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转轴和两个支臂,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跨接在所述两个支臂之间,每一所述支臂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所述避震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驱动轮组件,所述悬臂支架连接在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转轴之间,且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避震器连接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支臂之间。可选的,所述悬臂支架包括套筒部、连接板部以及安装板部,所述连接板部设置于所述套筒部和所述安装板部之间,且所述套筒部可转动地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安装板部安装在所述驱动轮组件上。可选的,所述连接板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套筒部相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安装板部相接,且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可选的,所述套筒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可选的,所述套筒部的内壁和所述转轴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弹性环形垫,所述弹性环形垫设有凸起,所述套筒部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位。可选的,所述转轴上设有两个定位凸部,所述套筒部设置于所述两个定位凸部之间。可选的,所述套筒部包括两个半筒体,将该两个半筒体分别记为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所述第一半筒体与所述连接板部相接,所述第二半筒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半筒体上。可选的,所述避震器为避震弹簧,所述支臂上连接有连接梁,所述避震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梁和所述安装板部。可选的,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轮胎部件、驱动电机和固定支座,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轮胎部件相连接,所述固定支座安装在所述电机上,所述安装板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支座上。可选的,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套环部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套环部上,所述套环部套接于所述电机外,所述安装板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包括车架、避震器、两个悬臂支架以及两个驱动轮组件,且所述车架的每一支臂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所述避震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驱动轮组件,由此表明,车架两侧的两个悬臂支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在车架的每一侧通过将悬臂支架连接在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转轴之间,且使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则其能够让车架每一侧的驱动轮组件的轮胎部件单独地旋转摆动,而不会对另一侧的悬臂支架及驱动轮组件发生影响,再加上避震器的配合,能够产生更加优越的减震缓冲效果,有效地过滤路面冲击,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舒适感。另外,在车架每一侧的悬臂支架能够克服驱动轮组件的轮胎部件对车架所产生的扭转力,使得避震机构的安装以及车架的结构坚固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轮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悬臂支架与固定支座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11、支臂,111、连接梁,12、转轴,121、定位凸部,2、悬臂支架,21、套筒部,211、第一半筒体,212、第二半筒体,22、连接板部,23、安装板部,24、弹性环形垫,3、避震器,4、驱动轮组件,41、轮胎部件,42、驱动电机,43、固定支座,431、套环部,432、支撑座,100、避震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包括车架1、避震器3、两个悬臂支架2以及两个驱动轮组件4,车架1包括转轴12和两个支臂11,转轴12可转动地跨接在两个支臂11之间,每一支臂11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上述避震器3、上述悬臂支架2和上述驱动轮组件4,悬臂支架2连接在驱动轮组件4和转轴12之间,且悬臂支架2与转轴12之间为可转动连接,避震器3连接在悬臂支架2和支臂11之间。基于以上结构,则位于车架1两侧的两个悬臂支架2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车架1每一侧的驱动轮组件4的轮胎部件41在受地面作用时能够单独地旋转摆动,而不会对车架1另一侧的悬臂支架2及驱动轮组件4发生影响,再加上避震器3的配合,能够产生更加优越的减震缓冲效果,有效地过滤路面冲击,给使用者带来更佳的舒适感。另外,在车架1每一侧的独立式悬臂支架2能够克服驱动轮组件4的轮胎部件41对车架1所产生的扭转力,使得避震机构100的安装以及车架1坚固可靠。其中,本实施例的悬臂支架2包括套筒部21、连接板部22以及安装板部23,连接板部22设置于套筒部21和安装板部23之间,且套筒部21可转动地套接在转轴12上,安装板部23安装在驱动轮组件4上,由此能够实现车架1每一侧的独立式悬臂支架2连接在转轴12和相应的驱动轮组件4之间,以及实现悬臂支架2与转轴12之间的连接为可转动连接,进而使得驱动轮组件4的轮胎部件41在受路面作用时,能够单独地旋转摆动,以更有效地过滤路面冲击。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连接板部22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套筒部21相接,第二端部与安装板部23相接,且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第二端部的宽度,套筒部21的长度则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由此能够使连接板部22的板面形成类似于梯形或三角形的形状,进而使得车架1每一侧的悬臂支架2能够更好地克服驱动轮组件4的轮胎部件41对于车架1所产生的扭转力,则避震机构100的安装以及所述车架1的结构更加坚固可靠,而且通过合理设置套筒部21的长度,可以很容易达到所需要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2上设有两个定位凸部121,套筒部21设置于所述两个定位凸部121之间,由此能够对套筒部21进行限位,避免套筒部21发生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克服上述扭转力,具体的,该两个定位凸部121为定位凸环。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套筒部21包括两个半筒体,将该两个半筒体分别记为第一半筒体211和第二半筒体212,第一半筒体211与连接板部22相接,第二半筒体212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半筒体211上,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避震器、两个悬臂支架以及两个驱动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转轴和两个支臂,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跨接在所述两个支臂之间,每一所述支臂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所述避震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驱动轮组件,所述悬臂支架连接在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转轴之间,且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避震器连接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支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避震器、两个悬臂支架以及两个驱动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转轴和两个支臂,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跨接在所述两个支臂之间,每一所述支臂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所述避震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驱动轮组件,所述悬臂支架连接在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转轴之间,且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避震器连接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支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支架包括套筒部、连接板部以及安装板部,所述连接板部设置于所述套筒部和所述安装板部之间,且所述套筒部可转动地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安装板部安装在所述驱动轮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套筒部相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安装板部相接,且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的内壁和所述转轴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