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斜孔加工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8129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8:30
斜孔加工用夹具,用于方便对零件的夹持固定及斜孔的加工。夹持平台与底座上下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两对支耳,在夹持平台上固定有四个位于正方形四个顶点上的夹持座,夹持座为圆筒形结构,在夹持座的内腔中滑动安装有升降杆,在夹持座与升降杆之间设有顶升弹簧,在升降杆的上部固定有压紧块,使用时将待加工零件放置在压紧块与夹持平台之间,在夹持平台上设有驱动升降杆向下移动压紧零件的升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方便有效的实现对零件的夹持固定。

Fixture for inclined hole machining

A jig for cutting holes, used for clamping, fixing, and cutting holes in parts. The clamping platform and the base ar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bas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two pairs of lugs, in holding four square is located in the four vertices of the clamping seat is fixed on the platform holder is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the clamping seat in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sliding rod in the clamping seat, and a lift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ifting spring, the lifting rod is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pressing block, when the workpiece placed on the pressing block and the clamping platform between the clamp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 rod lifting mechanism moves downwards pressing parts.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clamping and fixing of the parts conveniently and eff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孔加工用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斜孔加工用夹具。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中,孔的加工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孔的样式有很多,如螺纹孔、台阶孔、倾斜孔、盲孔等等,在对零件进行机加工时,首先需要对零件进行夹持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孔加工用夹具,用于方便对零件的夹持固定及斜孔的加工。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斜孔加工用夹具,其特征是,它主要包括底座、夹持平台、夹持座、升降杆、夹紧块和升降单元,所述夹持平台与底座上下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两对支耳,在夹持平台上固定有四个位于正方形四个顶点上的夹持座,夹持座为圆筒形结构,在夹持座的内腔中滑动安装有升降杆,在夹持座与升降杆之间设有顶升弹簧,在升降杆的上部固定有压紧块,使用时将待加工零件放置在压紧块与夹持平台之间,在夹持平台上设有驱动升降杆向下移动压紧零件的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主要包括滑动安装在夹持平台上的一对上下设置的拉杆,且两拉杆呈“X”形交叉布置,在每一拉杆上固定有一对驱动块,在升降杆的底部固定有支架,在支架的底部固定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上表面和驱动块的下表面均为倾斜面并相互接触。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凸轮铰接连接,所述凸轮置于夹持平台的外部并与夹持平台的外壁接触。进一步地,在所述夹持平台上设有两个第一支座和两个第二支座,且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配合作用,拉杆滑动安装在成对设置的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之间。进一步地,在拉杆与第二支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凸轮的圆形外壁与夹持平台的外壁紧密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斜孔加工用夹具,可以方便的实现对零件夹持固定,操作时仅需按压把手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图5为两个压紧机构的三维布置图;图6为压紧机构的三维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7中的A-A剖视图;图中:1底座,2支耳,3夹持平台,31耳板,4夹持座,41凸盘,42升降杆,43压紧螺母,44压紧块,45支架,46楔形块,47倾斜面,48锁紧螺栓,49顶升弹簧,5拉杆,51凸轮,511凹槽,512把手,52铰接杆,53第一支座,54第二支座,55复位弹簧,56驱动块,57连接头,6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底座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部件,底座可以为金属板。在底座的底部设有两对支耳2,通过支耳实现底座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当底座与其它部件活动连接时,可以将底座的左侧与其它部件铰接连接,在底座的右侧与其它部件之间设置油缸,驱动底座的摆动。在底座的上方设有夹持平台3,如图3、图4所示,夹持平台为八面体形的中空结构,且夹持平台的底部敞口,在夹持平台的下部设有一对耳板31,在耳板与倾斜板之间设置螺栓实现倾斜板与夹持平台之间的固定连接。在夹持平台上设有四个圆孔,四个圆孔分别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在每一圆孔中分别固定有一个夹持座4,夹持座为圆筒形结构,在夹持座的底部设有圆环形的凸盘41,在凸盘上设有螺纹孔,凸盘与夹持平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5至图8所示,在夹持座的内腔中设有升降杆42,升降杆可相对夹持座上下移动,在升降杆的上部配合安装有压紧螺母43,在压紧螺母的下方设有压紧块44,压紧块的安装端套置在升降杆上,并在压紧块与升降杆之间设置锁紧螺栓48,这样压紧块可以随升降杆上下移动。在夹持座与升降杆之间设有顶升弹簧49,在顶升弹簧的作用下压紧块置于最高点。压紧块的作用端沿升降杆的径向向外延伸,在升降杆的底部固定有支架45,在支架的底部固定有楔形块46,楔形块的上表面为倾斜面47。在夹持平台的内侧设有两个呈“X”形设置的拉杆5,且两个拉杆一上一下设置,在夹持平台的其中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支座53,在与前述侧壁相对的夹持平台的其它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支座54,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分别为两个,且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成对设置,拉杆设置在成对布置的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之间,且拉杆可相对第一、第二支座滑动,滑动方向沿拉杆的长度方向。每一拉杆的一端通过铰接杆52与凸轮51铰接连接,拉杆与凸轮的铰接点在圆形的凸轮上相对圆心偏心设置,在凸轮的圆形外壁上设有容拉杆摆动的凹槽511。在凸轮的外壁上设有把手512,压动把手时,可以驱使拉杆相对夹持平台移动。在拉杆与第二支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5,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凸轮的外壁与第一支座的端面保持接触。在拉杆上固定有一对左右设置的驱动块56,驱动块的下表面为倾斜面,驱动块的下表面与楔形块的上表面接触配合。为方便拉杆与凸轮的连接,在拉杆的一端设有膨大的连接头57,连接头通过铰接杆与凸轮铰接。压紧块、升降杆、夹持座、凸轮、第一支座、第二支座、拉杆、楔形块、支架和驱动块构成了压紧机构,凸轮、拉杆、楔形块、驱动块和支架构成了升降单元。使用前,凸轮上的最低点与第一支座接触。使用时,将零件6放置在夹持平台上,然后压动把手,使得凸轮旋转,此时凸轮与拉杆的铰接点距离第一支座越来越远,拉杆相对夹持平台移动,驱动块随着拉杆移动并挤压楔形块使得楔形块向下移动,此时升降杆下移,并带动夹紧块下移,进而实现对零件的夹持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斜孔加工用夹具

【技术保护点】
斜孔加工用夹具,其特征是,它主要包括底座、夹持平台、夹持座、升降杆、夹紧块和升降机构,所述夹持平台与底座上下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两对支耳,在夹持平台上固定有四个位于正方形四个顶点上的夹持座,夹持座为圆筒形结构,在夹持座的内腔中滑动安装有升降杆,在夹持座与升降杆之间设有顶升弹簧,在升降杆的上部固定有压紧块,使用时将待加工零件放置在压紧块与夹持平台之间,在夹持平台上设有驱动升降杆向下移动压紧零件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主要包括滑动安装在夹持平台上的一对上下设置的拉杆,且两拉杆呈“X”形交叉布置,在每一拉杆上固定有一对驱动块,在升降杆的底部固定有支架,在支架的底部固定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上表面和驱动块的下表面均为倾斜面并相互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斜孔加工用夹具,其特征是,它主要包括底座、夹持平台、夹持座、升降杆、夹紧块和升降机构,所述夹持平台与底座上下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两对支耳,在夹持平台上固定有四个位于正方形四个顶点上的夹持座,夹持座为圆筒形结构,在夹持座的内腔中滑动安装有升降杆,在夹持座与升降杆之间设有顶升弹簧,在升降杆的上部固定有压紧块,使用时将待加工零件放置在压紧块与夹持平台之间,在夹持平台上设有驱动升降杆向下移动压紧零件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主要包括滑动安装在夹持平台上的一对上下设置的拉杆,且两拉杆呈“X”形交叉布置,在每一拉杆上固定有一对驱动块,在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阳王守仁郭培全付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