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直线电机次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745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直线电机次级,包括至少一个次级单元,次级单元包括永磁体和安装板,永磁体安装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底部内凹以用于与外部机台表面之间形成气隙;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安装板相对两端的冷却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板与外部机台之间形成气隙,并在安装板的两侧开设冷却通道,往冷却通道内通入流动的冷却剂,气隙造成热量在安装板中传递时难以穿过底部气隙排出,而运动至安装板两侧的位置并被冷却通道带走而排出安装板外,实现了安装板的降温,防止永磁体退磁,避免了外部电机推力的大幅下降,降低机台制动失效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直线电机次级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线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直线电机次级。
技术介绍
目前,直线电机具有高响应性和长期稳定性的特点而在加工中心、成型放电加工机和龙门系统等工业机械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直线电机可以看成旋转电机沿径向剖开并展开成直线,旋转电机的定子成为直线电机的动子(亦称为初级),旋转电机的转子成为直线电机的定子(亦称为次级),次级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在安装板的永磁体,安装板安装在机台上。直线电机运行时存在热损失,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留在初级一部分留在次级。由于初级本身体积较大,容易集成冷却通道进行冷却,因而初级的散热得到了较好的保证。但是,现有的直线电机存在以下缺陷:安装板则难以集成水道进行冷却,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1.从力学角度而言,安装板所受永磁体的应力较大,要求安装板稳固牢靠,而去除安装板材料的加工会造成安装板强度降低;2.从电磁角度来说,永磁体正下方的安装板起到导磁作用,去除安装板材料的加工会导致该处磁导率下降,使得磁场强度下降,最终影响电机性能。3.从热损耗角度来看,电机运行时,热损耗存遍布安装板各处,普通的冷却手段只能冷却到局部,仍然存在安装板热量被机台吸收的情况,依旧会引发机台热变形。以上三点,导致永磁直线电机次级的冷却困难,而热量不被带走,则温度将继续上升次级温度过高会导致永磁体退磁,一旦出现永磁体退磁将使电机推力大幅下降,存在机台制动失效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体直线电机次级,其能实现安装板的降温,以降低外部机台制动失效的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永磁直线电机次级,包括至少一个次级单元,所述次级单元包括永磁体和安装板,所述永磁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底部内凹以用于与外部机台表面之间形成气隙;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相对两端的冷却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次级单元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次级单元沿直线依次排列,任意两相邻的冷却通道通过连接组件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连接接头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组件的两连接头分别以可拆卸地方式安装在两相邻冷却通道的两相邻开口处;各所述连接接头均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所述连接组件的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对应密封插装于该连接组件的两所述连接接头上,且所述连接组件的所述连接管连通该连接组件的两所述连接接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通道的两开口处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接头开设有与所述内螺纹螺接配合的外螺纹。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插装于所述连接接头的部位与所述连接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凸出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形成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接头靠近所述连接管的端面相抵碰。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通过黏胶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存胶槽,所述黏胶填充在所述存胶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永磁直线电机次级还包括裹覆所述永磁体外表面的灌封胶层。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永磁体卡装在所述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呈燕尾状。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板与外部机台之间形成气隙,并在安装板的两侧开设冷却通道,往冷却通道内通入流动的冷却剂,气隙造成热量在安装板中传递时难以穿过底部气隙排出,而运动至安装板两侧的位置,并被两侧的冷却通道带走而排出安装板外,实现了安装板的降温,防止永磁体退磁,避免了外部电机推力的大幅下降,降低机台制动失效的安全隐患;再者,减少安装板传递至外部机台的热量,确保机台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永磁体直线电机次级的结构示意图(去除灌封胶层);图2为本专利技术永磁体直线电机次级的透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板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板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板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永磁体直线电机次级的整体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组件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组件的爆炸图。图中:10、次级单元;11、永磁体;12、安装板;121、冷却通道;122、存胶槽;123、卡槽;20、气隙;30、连接组件;31、连接接头;311、外螺纹;32、连接管;321、限位凸台;3211、限位面;33、密封圈;40、灌封胶层;50、外部机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一种永磁直线电机次级,包括至少一个次级单元10,次级单元10包括永磁体11和安装板12,永磁体11安装在安装板12上;安装板12底部内凹以用于与外部机台50表面之间形成气隙20;安装板12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安装板12相对两端的冷却通道121。使用时,往冷却通道121内通入流动的冷却剂,当本永磁直线电机次级产生热量时,热量传递至安装板12,由于空气是不良导热体,其导热率降低且安装板12底部与外部机台50之间形成气隙20,造成热量在安装板12中传递时难以穿过底部气隙20排出,大部分热量随安装板12的几何形状运动,并运动至安装板12两侧的位置,而被冷却通道121内的冷却剂带走,实现安装板12的降温。通过将冷却通道121开设在安装板12的两侧,对安装板12的厚度影响较小,且对磁路基本无影响,保障本永磁直线电机次级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底部与外部机台50之间形成气隙20,实现大部分热量集中移动至安装板12的两侧,而使得开设在两侧的冷却通道121可带走安装板12的热量,进而对安装板12进行降温,防止永磁体11退磁,避免了外部电机推力的大幅下降,降低外部机台50制动失效的安全隐患;再者,减少安装板12传递至外部机台50的热量,确保外部机台50的加工精度。上述实施例中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通入冷却剂,方式一:将位于同一侧的冷却通道121的其中一开口(如图所示的A1)作为进水口,另一开口(如图1的A2)作为回水口,进而通入冷却剂,该方式一的冷却压降较小,适用于次级单元10较多的本永磁直线电机次级;方式二:将其中一冷却通道121的其中一开口(如图所示的A1)作为进水口),其中一冷却通道121的另一开口(如图1的A2)与另一冷却通道121的其中一开口(如图1所示的B1)直接通过连接管32连接,并将另一冷却通道121的另一开口(如图1所示的B2)作为回水口的方式,进而通入冷却剂;该方式二的冷却压降较大,但进出水口集中于一侧,合适小型机台和次级单元10较少的本永磁直线电机次级使用。再者,次级单元10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次级单元10沿直线依次排列,任意两相邻的冷却通道121通过连接组件30连通,通过增加次级单元10数量,提升外部永磁直线电机行程。同时,上述实施例中的永磁体11可采用多段式设计,即永磁体11包括多段永磁体单元,每一永磁体单元的长度可设计比较短,即将同一磁极分成多段式,利用磁极分段降低损耗的方法,可有效减小电机运行时永磁体11内部涡流,进一步从源头抑制永磁体11发热。同时由于永磁体11体积减小,其制造的难度也会随之减小,进一步压缩了成本。如图7-8所示,优选的,连接组件30包括两连接接头31和连接管32,连接组件30的两连接头分别以可拆卸地方式安装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永磁直线电机次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直线电机次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次级单元,所述次级单元包括永磁体和安装板,所述永磁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底部内凹以用于与外部机台表面之间形成气隙;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相对两端的冷却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直线电机次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次级单元,所述次级单元包括永磁体和安装板,所述永磁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底部内凹以用于与外部机台表面之间形成气隙;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相对两端的冷却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线电机次级,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单元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次级单元沿直线依次排列,任意两相邻的冷却通道通过连接组件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直线电机次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连接接头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组件的两连接头分别以可拆卸地方式安装在两相邻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相邻开口处;各所述连接接头均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所述连接组件的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对应密封插装于该连接组件的两所述连接接头上,且所述连接组件的所述连接管连通该连接组件的两所述连接接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直线电机次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的两开口处均开设有内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秀清侯宗毅钟添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