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6933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包括供水单元、换热单元、排汽单元、排污单元和循环水处理单元。供水单元包括供水管上设置的供水泵、供水控制阀,紧急供水控制阀、紧急降温喷枪。换热单元包括进水集箱、热交换区,热交换区设温度传感器。排汽单元设置在换热单元上方,排污单元设置在换热单元下方。循环水处理单元主体为水箱,水箱内部采用可升降挡板分割为两部分,分别为调节池和供水池,调节池接进水管、加药管和排污管,并设盐度传感器;供水池接排污管和供水管,并设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该系统还包括可编程控制装置。本系统具备可靠性、安全性、可控性和节能性。

Water jacket system for feeding chute of inci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jacket system for a feeding chute of an incinerator, comprising a water supply unit, a heat exchange unit, a steam discharging unit, a sewage discharging unit and a circulating water treatment unit. The water supply unit comprises a water supply pump, a water supply control valve, an emergency water supply control valve and an emergency cooling spray gun arranged on the water supply pipe. The heat exchange unit comprises a water inlet header and a heat exchange zone, wherein the heat exchange zone is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sensor. The steam exhausting unit is arranged above the heat exchange unit, and the sewage discharging unit is arranged below the heat exchange unit. The main circulating water treatment unit for water tank, water tank adopts a lifting baffl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respectively, the pond and the water supply tank, regulating pond, dosing pipe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and drain pipe, and a water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 salinity sensor; the sewage pipe and a water supply pipe, and a temperature sensor and liquid level sensor. The system also includes programmable control devices. The system has reliability, safety, controllability and energy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
本技术涉及固体废物处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生活垃圾和工业危险废物焚烧炉配套的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和工业危险废物是固废领域常见的焚烧处置对象,生活垃圾多采用炉排炉焚烧处置,危险废物多采用回转窑焚烧处置,两种炉型的进料系统一般设置进料溜槽,垃圾从料斗中落至进料溜槽后进入焚烧炉内焚烧。溜槽内要求形成相对密封工况,因进料溜槽与高温炉体连接,槽体易发生高温变形,影响溜槽的密封效果,料斗外的空气进入炉内影响焚烧的工况,同时炉内的火焰窜出引燃溜槽和料斗内的垃圾,发生垃圾燃烧的危险,因此溜槽的降温冷却尤为必要。目前,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至少存在以下问题:①水冷系统简单,冷却效果不佳;②冷却后废水直排,资源浪费;③冷却管道因高温及腐蚀易发生裂管;④溜槽内物料着火后缺少应急反应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适用于生活垃圾和工业危险废物焚烧炉,能有效冷却进料溜槽,循环利用冷却水,保证焚烧炉安全稳定运行。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该系统包括:供水单元、换热单元、排汽单元、排污单元和循环水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热交换装置;所述换热单元上方设置排汽单元,所述排汽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换热单元下方设置排污单元,所述排污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循环水处理单元与所述供水单元连接;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排汽单元和排污单元分别与所述循环水处理单元连接。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其有益效果为:该系统可根据溜槽的温度调节冷却水流速,保持溜槽温度在安全的范围内;在换热带上方设蒸汽收集集箱,防止直接外排烫伤巡检人员;换热后冷却水回收至循环水箱,高效利用水资源;系统中设检测水温、水质传感器,保证系统水质良好,减少和避免换热管道的腐蚀和爆裂;溜槽设有应急灭火水喷头,一旦在料斗上方的视频监控中发现物料有着火现象能及时扑灭。该系统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可控性好和节能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该系统包括:供水单元、换热单元、排汽单元、排污单元和循环水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热交换装置;所述换热单元上方设置排汽单元,所述排汽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换热单元下方设置排污单元,所述排污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循环水处理单元与所述供水单元连接;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排汽单元和排污单元分别与所述循环水处理单元连接。上述水冷夹套系统中,循环水处理单元包括:水箱,其内设有升降挡板,将该水箱内分隔为调节池和供水池;所述调节池连接有进水管、加药管和第一排污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控制阀,所述加药管上设有加药控制阀,所述第一排污管上设有排污控制阀;所述调节池内设有盐度传感器;所述供水池连接第二排污管和所述供水单元的供水管,所述第二排污管上设有电动开关阀;所述供水池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上述水冷夹套系统中,换热单元的两组热交换装置中,第一组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进水集箱和与该第一进水集箱连接的第一热交换区,所述第一热交换区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组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二进水集箱和与该第二进水集箱连接的第二热交换区,所述第二热交换区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上述水冷夹套系统中,第一热交换区和第二热交换区均采用钢制管道热交换器或钢制管带热交换器。上述水冷夹套系统中,供水单元包括:供水管,该供水管上设有供水泵,所述供水管分别与第一供水支管、第二供水支管和紧急降温供水支管;所述第一供水支管与换热单元的第一组热交换装置的第一进水集箱连接,该第一供水支管上设有第一供水控制阀;所述第二供水支管与换热单元的第二组热交换装置的第二进水集箱连接,该第二供水支管上设有第二供水控制阀;所述紧急降温供水支管与分别与第一、第二紧急降温喷枪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紧急降温喷枪分别设在所述换热单元上方,处于焚烧炉进料溜槽入口连接处,所述紧急降温供水支管上设有紧急供水控制阀。上述水冷夹套系统中,排汽单元包括:排汽集箱,分别与换热单元的第一组热交换装置的第一热交换区用管道连接,以及与换热单元的第二组热交换装置的第二热交换区用管道连接;总排汽管段连接在所述排汽集箱与循环水处理单元的调节池之间。上述水冷夹套系统中,排污单元包括:第一排污管段,连接在第一组热交换装置的第一热交换区底部与循环水处理单元的调节池之间;第二排污管段,连接在第二组热交换装置的第二热交换区底部与循环水处理单元的调节池之间。上述水冷夹套系统还包括:可编程控制装置,分别与水泵、各传感器和控制阀连接,根据各传感器控制水泵和对应的控制阀。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该系统包括供水单元、换热单元、排汽单元、排污单元和循环水处理单元;其中,供水单元包括:供水管A,其上设置供水泵1,第一、第二供水控制阀5、8,紧急供水控制阀2,第一、第二紧急降温喷枪3、4。所述的换热单元包括:第一、第二进水集箱6、9,第一、第二热交换区7、10,第一、第二热交换区7、10可为钢制管道、钢制管带或其他可达热交换的结构形式,热交换区设第一、第二温度传感器17、18。所述的排汽单元设置在换热单元上方,包括:从换热区7、10去往蒸汽集箱的连接管B1、B2,排汽集箱15和总排汽管段B。所述的排污单元设置在换热单元下方,包括:第一、第二排污管段C、D。所述的循环水处理单元主体为水箱11,水箱11结构为混凝土或钢制,水箱11内部采用可升降挡板12分割为两部分,分别为调节池111和供水池112,调节池111接进水管E、加药管F和第一排污管G,进水管E上对应设进水控制阀13,加药管F上设加药控制阀14和第一排污管G上设排污控制阀15;调节池111内设盐度传感器19;供水池112连接第二排污管H和供水管A,第二排污管H上设电动开关阀16,供水管A上设供水泵1,第一、第二供水控制阀5、8,紧急供水控制阀2,第一、第二紧急降温喷枪3、4;供水池112内设温度传感器20和液位传感器21。该系统还包括可编程控制装置,与各电气部件连接,根据传感器控制。本技术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的实施过程如下:焚烧炉启动初,水箱中设一定的初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供水单元、换热单元、排汽单元、排污单元和循环水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热交换装置;所述换热单元上方设置排汽单元,所述排汽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换热单元下方设置排污单元,所述排污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循环水处理单元与所述供水单元连接;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排汽单元和排污单元分别与所述循环水处理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供水单元、换热单元、排汽单元、排污单元和循环水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热交换装置;所述换热单元上方设置排汽单元,所述排汽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换热单元下方设置排污单元,所述排污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循环水处理单元与所述供水单元连接;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所述排汽单元和排污单元分别与所述循环水处理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处理单元包括:水箱,其内设有升降挡板,将该水箱内分隔为调节池和供水池;所述调节池连接有进水管、加药管和第一排污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控制阀,所述加药管上设有加药控制阀,所述第一排污管上设有排污控制阀;所述调节池内设有盐度传感器;所述供水池连接第二排污管和所述供水单元的供水管,所述第二排污管上设有电动开关阀;所述供水池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的两组热交换装置中,第一组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进水集箱和与该第一进水集箱连接的第一热交换区,所述第一热交换区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组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二进水集箱和与该第二进水集箱连接的第二热交换区,所述第二热交换区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焚烧炉进料溜槽水冷夹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区和第二热交换区均采用钢制管道热交换器或钢制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江燕
申请(专利权)人: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