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梁嘉专利>正文

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874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所述公接头通过两个铰接在母接头上的旋转扣合件与母接头固定连接;该两个旋转扣合件呈中心对称状;所述公接头为空心导管,该公接头依次是由公连接管、第一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凸起和第一软管连接部一体连接而成的;在第一环形凸起与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能够与旋转扣合件相配合的卡接部;采用了两个呈中心对称结构设计的旋转扣合件,避免了现有自锁器或者锁紧扣件在正向还是反向上的调整所耗费安装时间,在降低成本、提高安装/拆卸效率同时,又保证旋转扣合件的性能;同时在将该旋转扣合件应用到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中保证该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Connector for an intelligent motor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or for intelligent vehicles, including a female connector and a male connector, a rotary buckle the male connector through the two hinged on the female connector on assembl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emale connector; the two rotating fastener centrosymmetric shape; the male joint is a hollow duct, the male connector in turn is a male connecting pipe, the first annular projection, second annular projections and the first one hose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ng part can rotate; and the fastener is matched with the card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annular convex annular bulge; by two a center of rotation buckle structure design part, avoid the self-locking device or locking fastener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djustment cost in the installation time, reduce the cos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stallation / removal at the same time, and ensu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otating fastener;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The rotating fastener is applied to the connector of an intelligent motor vehicle to ensure the tightness and stability of the connector of the intelligent mot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机动车管路/管道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是一种用来输送气体、液体等流体的装置,通常连接器是由管子、管子连接件、阀门等连接而成;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连接器的布置及安装,通常采用导管接头的方式来完成,现有接头的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焊接及卡压等,在实际的操作安装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接头制造,安装不方便、装卸困难、安装速度慢、锁紧扣件保持力不够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快速连接器应运而生。在目前现有的连接器中,把锁紧扣件全部没入母接头这类快速连接器,有相当一部分锁紧扣件对公接头产生的保持力不足以确保管路的可靠连接。同时多次拆装后,锁紧扣件容易失去原有保持力,所以会使连接断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快速连接器技术存在锁紧扣件产生的保持力不够,提供一种带有对称结构设计的旋转扣合件,且具有安装/拆卸高效、保持力足够强劲、性能优良以及具有智能化功能的应用于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所述公接头通过两个铰接在母接头上的旋转扣合件与母接头固定连接;该两个旋转扣合件呈中心对称状;所述公接头为空心导管,该公接头依次是由公连接管、第一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凸起和第一软管连接部一体连接而成的;在第一环形凸起与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能够与旋转扣合件相配合的卡接部;在公连接管的外壁面上套设有能够与母接头保持密封状态的密封装置;所述母接头是由卡接头部、母接头中部和第二软管连接部一体连接而成的;母接头内设有用于嵌置公接头上公连接管的空心导管,该空心导管依次贯穿通过卡接头部、母接头中部和第二软管连接部;在卡接头部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卡接槽口,每个卡接槽口是由呈1/6~1/8圆弧状的外槽口和呈1/3~1/4圆弧状的内槽口组成的;在外槽口设有能够与旋转扣合件上的外弧形台阶面相配合的内弧形台阶面。作为优选,在内槽口的一端设有与旋转扣合件上的旋转连接部相互铰接配合的连接孔,其另一端设有与旋转扣合件上的卡扣连接部相扣合连接配合的卡扣轴件和内台阶面。作为优选,每个旋转扣合件是由主扣合部和副扣合部一体连接而成的,其中副扣合部设置在主扣合部的侧边上;主扣合部呈1/3~1/4圆弧状,副扣合部呈1/6~1/8圆弧状;在主扣合部的一端设有能够与母接头的铰接的旋转连接部,其另一端设有卡扣连接部;在主扣合部内侧上设有呈1/6~1/8圆弧状的扇环凸块,且副扣合部的两端面延伸面与扇环凸块的两端面延伸面分别位于同一平面上。作为优选,扇环凸块的内侧面是用于包边裹住公接头中卡接部外壁面的内弧形面;副扣合部的外侧面是用于能够与母接头中外槽口的内弧形台阶面相配合的外弧形台阶面;卡扣连接部包括能够与母接头中卡扣轴件相配合的扣槽沟、圆弧形凸头部以及能够与母接头中内槽口的内台阶面相配合的外台阶面。作为优选,在将旋转扣合件由外向内扣合进入母接头的卡接槽口时,主扣合部上的旋转连接部能够绕着旋转连轴进行自由旋转,同时在将其另一端的卡扣连接部中圆弧形凸头部嵌置进入卡扣轴件与内台阶面之间的间隙,卡扣连接部中扣槽沟包边裹住卡扣轴件;同时扇环凸块的内弧形面将已嵌置进入母接头内的公接头上卡接部外壁面包裹住。作为优选,两个旋转扣合件的外侧面均呈光滑圆弧状,其曲率半径与母接头中卡接头部外侧面曲率半径相等。该结构的设计,在将两个旋转扣合件在扣合进入各自卡接槽口内后,两个旋转扣合件的外侧面与母接头中卡接头部外侧面形成完整地光滑圆弧状结构。作为优选,在将两个旋转扣合件在扣合进入各自卡接槽口内后,两个旋转扣合件上卡扣连接部分别与各自卡接槽口的内台阶面之间设有便于徒手或者工具操控的间隙。作为优选,在两个旋转扣合件的旋转连接部上分别设有圆弧形滑块部,旋转连轴设置在圆弧形滑块部内。该结构的设计,使得两个旋转扣合件能够在各自对应地卡接槽口内进行自由光滑地旋转运动。作为优选,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安全环、外O型橡胶密封圈、内挡圈、内O型橡胶密封圈;所述安全环、外O型橡胶密封圈、内挡圈、内O型橡胶密封圈依次从外到内紧密地夹设在公连接管的外壁面与母接头的内壁面之间;从而保证了该连接器的密封性。作为优选,第二环形凸起的外径大于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径。作为优选,在母接头中部的内壁面下端侧设置有射频识别标签、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中连接器中采用了两个呈中心对称结构设计的旋转扣合件,避免了现有自锁器或者锁紧扣件在正向还是反向上的调整所耗费安装时间,即在降低成本、提高安装/拆卸效率的同时,又保证了本技术中的旋转扣合件的性能;同时在将该旋转扣合件应用到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中保证该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本技术中采用了RFID射频识别标签和相关传感器,其作用有:RFID射频识别标签能够用于检测有无液体泄漏;由于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与密封圈(即外O型橡胶密封圈、内挡圈或内O型橡胶密封圈)的最底面的间接一般一毫米不到,并由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离最近点的温度变化;同时压力传感器由于发生泄漏肯定有中部液体积累现象,必然导致压力变大。另外RFID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和工作空气的颗粒浓度及接头工作时间。RFID射频识别标签还可以记录工作时间、标记产品型号(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LED显示屏中显示合格通过与否)RFID射频识别标签还能够实现产品追溯,因为射频识别标签能记录使用情况,方便后期研究和使用情况追踪,为后续改进提供材料。使用RFID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实现了产品智能化,可以在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管道的流体温度、流速情况、周围环境温度,也可用于引擎盖各处温度采集用或输送管道各段温度和流速采集,最终能让车主、维修人员、设计人员、试验人员通过手机下载APP直接知道接头处液体温度、有无泄漏、液体流速、周边工作环境监测等等。预防事故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的爆炸图。图2、图3为本技术中母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旋转扣合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图6分别为本技术在横向、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图8为本技术中整体封装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8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具体地:如图1、图5和图6所示,该连接器包括母接头1和公接头3,所述公接头3通过两个铰接在母接头1上的旋转扣合件2与母接头1固定连接;该两个旋转扣合件2呈中心对称状;所述公接头3为空心导管,该公接头3依次是由公连接管31、第一环形凸起32、第二环形凸起34和第一软管连接部35一体连接而成的;在第一环形凸起32与第二环形凸起34之间形成能够与旋转扣合件2相配合的卡接部33;在公连接管31的外壁面上套设有能够与母接头1保持密封状态的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安全环134、外O型橡胶密封圈133、内挡圈132、内O型橡胶密封圈131;所述安全环134、外O型橡胶密封圈133、内挡圈132、内O型橡胶密封圈131依次从外到内紧密地夹设在公连接管31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包括母接头(1)和公接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3)通过两个铰接在母接头(1)上的旋转扣合件(2)与母接头(1)固定连接;该两个旋转扣合件(2)呈中心对称状;所述公接头(3)为空心导管,该公接头(3)依次是由公连接管(31)、第一环形凸起(32)、第二环形凸起(34)和第一软管连接部(35)一体连接而成的;在第一环形凸起(32)与第二环形凸起(34)之间形成能够与旋转扣合件(2)相配合的卡接部(33);在公连接管(31)的外壁面上套设有能够与母接头(1)保持密封状态的密封装置;所述母接头(1)是由卡接头部(11)、母接头中部(13)和第二软管连接部(14)一体连接而成的;母接头(1)内设有用于嵌置公接头(3)上公连接管(31)的空心导管,该空心导管依次贯穿通过卡接头部(11)、母接头中部(13)和第二软管连接部(14);在卡接头部(11)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卡接槽口(12),每个卡接槽口(12)是由呈1/6~1/8圆弧状的外槽口(129)和呈1/3~1/4圆弧状的内槽口(123)组成的;在外槽口(129)设有能够与旋转扣合件(2)上的外弧形台阶面(20)相配合的内弧形台阶面(127);在内槽口(123)的一端设有与旋转扣合件(2)上的旋转连接部(28)相互铰接配合的连接孔,其另一端设有与旋转扣合件(2)上的卡扣连接部(23)相扣合连接配合的卡扣轴件(126)和内台阶面(128)。...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包括母接头(1)和公接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3)通过两个铰接在母接头(1)上的旋转扣合件(2)与母接头(1)固定连接;该两个旋转扣合件(2)呈中心对称状;所述公接头(3)为空心导管,该公接头(3)依次是由公连接管(31)、第一环形凸起(32)、第二环形凸起(34)和第一软管连接部(35)一体连接而成的;在第一环形凸起(32)与第二环形凸起(34)之间形成能够与旋转扣合件(2)相配合的卡接部(33);在公连接管(31)的外壁面上套设有能够与母接头(1)保持密封状态的密封装置;所述母接头(1)是由卡接头部(11)、母接头中部(13)和第二软管连接部(14)一体连接而成的;母接头(1)内设有用于嵌置公接头(3)上公连接管(31)的空心导管,该空心导管依次贯穿通过卡接头部(11)、母接头中部(13)和第二软管连接部(14);在卡接头部(11)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卡接槽口(12),每个卡接槽口(12)是由呈1/6~1/8圆弧状的外槽口(129)和呈1/3~1/4圆弧状的内槽口(123)组成的;在外槽口(129)设有能够与旋转扣合件(2)上的外弧形台阶面(20)相配合的内弧形台阶面(127);在内槽口(123)的一端设有与旋转扣合件(2)上的旋转连接部(28)相互铰接配合的连接孔,其另一端设有与旋转扣合件(2)上的卡扣连接部(23)相扣合连接配合的卡扣轴件(126)和内台阶面(128)。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旋转扣合件(2)是由主扣合部(21)和副扣合部(22)一体连接而成的,其中副扣合部(22)设置在主扣合部(21)的侧边上;主扣合部(21)呈1/3~1/4圆弧状,副扣合部(22)呈1/6~1/8圆弧状;在主扣合部(21)的一端设有能够与母接头(1)的铰接的旋转连接部(28),其另一端设有卡扣连接部(23)。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智能化机动车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主扣合部(21)内侧上设有呈1/6~1/8圆弧状的扇环凸块(26),且副扣合部(22)的两端面延伸面与扇环凸块(26)的两端面延伸面分别位于同一平面上;扇环凸块(26)的内侧面是用于包边裹住公接头(3)中卡接部(33)外壁面的内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梁嘉
申请(专利权)人:胡梁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