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的防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69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隔墙建筑防潮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墙体的防潮结构,包括防潮基座和墙体,所述防潮基座的上部设有U型槽,所述防潮基座的下部设有空腔结构,所述防潮基座固定于混凝土地面,所述墙体安装在所述U型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牢固、防潮效果好更可靠且能延长墙体寿命,维护更简便。

Damp proof structure for wa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ll building moistureproof structure field, discloses a wall waterproof structure, including moisture base and wall, the upper part of the moisture-proof base is provided with U slot,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dampproof cavity structure, the moisture-proof base is fixed on the concrete floor, the wall is installed in the U in the slo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firmness, moisture proof effect, reliability,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all, and convenient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的防潮结构
本技术涉及隔墙建筑防潮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的防潮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的可靠性,加工工艺的精密化,产品微型化,产品的高纯度等要求的越来越高,随之而来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为了保证生产车间的洁净度,对墙体施工工艺提出了要求,保证墙体气密性、不产尘、防潮及牢固性能均需严格控制。彩钢板自身导热系数大,由于环境温湿度的变化,造成彩钢板变形,因而在彩刚板接口部位容易有潮气渗入。目前的无尘车间的墙体的防潮结构多采用的是一种普通槽铝直接固定彩钢板墙体,使用时间长了,墙体结构形变,防水密封胶脱落,墙体与混凝土地板就容易产生缝隙,墙体根部容易受潮。导致的墙面涂层发霉脱落,墙体极易生锈,这会产生以下后果:1.影响车间洁净度要求。2.钢板的支撑性受损,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往的防潮结构对墙角处的保护作用差,墙角处易受到潮气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墙体的防潮结构,包括防潮基座和墙体,所述防潮基座的上部设有U型槽,所述防潮基座的下部设有空腔结构,所述防潮基座固定于混凝土地面,所述墙体安装在所述U型槽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潮基座包括第一防水槽、第二防水槽和第三防水槽,所述第一防水槽固定于混凝土地面,第一防水槽的槽口向上,第一防水槽的背面与混凝土地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防水槽以槽口向下的状态固设于第一防水槽的槽口并形成所述空腔结构;所述第三防水槽以槽口向上的状态固设于第二防水槽的背面并形成所述U型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潮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将所述第一防水槽固定于混凝土地面。进一步地,所述防潮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将所述第一防水槽、第二防水槽和第三防水槽一同固定于混凝土地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空腔结构填充有水泥砂浆。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潮结构还包括圆弧隔板,所述圆弧隔板的上端与墙体密封连接,所述圆弧隔板的下端与混凝土地面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槽的边缘与混凝土地面之间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槽与所述第三防水槽的接触边缘处密封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潮基座为铝金属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槽由若干个第一防水槽单元拼接组成,所述第二防水槽由若干个第二防水槽单元拼接组成,所述第三防水槽由若干个第三防水槽单元拼接组成,所述圆弧隔板由若干个圆弧隔板单元拼接组成。本技术的一种墙体的防潮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通过上述防潮基座的设计,抬高了墙体根部,并且墙体根部位于U型槽内部,能有效保持墙体根部不受潮气影响,涂层不易发霉脱落,保证车间洁净度。由此,本技术是一种防潮效果可靠且能延长墙体寿命的墙体的防潮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墙体的防潮结构的示意图;其中,1、防潮基座;11、第一防水槽;12、第二防水槽;13、第三防水槽;14、第一紧固件;15、第二紧固件;16、圆弧隔板;2、墙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墙体的防潮结构,包括防潮基座1和墙体2,所述防潮基座的上部设有U型槽,所述防潮基座的下部设有空腔结构,所述防潮基座固定于混凝土地面,所述墙体安装在所述U型槽内。由此,所述防潮基座1将墙体垫高的同时利用U型槽对墙体根部形成一层保护,使墙体根部免受潮气破坏,具有很好的防潮性能,并且可稳定固定于与混凝土地面,由此墙面涂层不易发霉脱落,没有粉尘产生。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防潮基座1包括第一防水槽11、第二防水槽12和第三防水槽13,所述第一防水槽11固定于混凝土地面,第一防水槽11的槽口向上,第一防水槽11的背面与混凝土地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防水槽12以槽口向下的状态固设于第一防水槽11的槽口并形成所述空腔结构;所述第三防水槽13以槽口向上的状态固设于第二防水槽12的背面并形成所述U型槽。由此,这样的防潮基座便于施工安装与拆卸,并且有利于后续修补。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防潮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14,所述第一紧固件14将所述第一防水槽11固定于混凝土地面。进一步地,所述防潮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15,所述第二紧固件15将所述第一防水槽11、第二防水槽12和第三防水槽13一同固定于混凝土地面。这样通过二次加固可以提高墙体2的牢固性,对于重量重的墙体2会有更好的稳固性与安全性。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空腔结构填充有水泥砂浆。这样,水泥砂浆凝固后能够增强第一防水槽11与第二防水槽12的结合紧密性,并进一步增加防潮基座1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防潮结构的承重性能。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防潮结构还包括圆弧隔板16,所述圆弧隔板16的上端与墙体2密封连接,所述圆弧隔板16的下端与混凝土地面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槽11的边缘与混凝土地面之间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槽12与所述第三防水槽13的接触边缘处密封连接。这样可以防止潮气进入墙体根部,以达到防潮效果,保护墙角和防潮结构免受潮气破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密封连接方式优选地采用防水密封胶,这样可以在达到密封效果的同时使密封连接处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进一步保护防潮基座1和墙体2免受机械性损伤。墙体2的两侧各设有一块圆弧隔板16,这样可以对墙体2的两面均提供保护。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防潮基座1为铝金属材料。铝金属材料质地较轻,并且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具有很好防腐蚀性能,而且槽铝是比较常见的建筑材料,来源广泛,因此以铝作为防潮基座1的材料会对施工提供很大便利。本实施例中,较佳的,第一防水槽11的高度与第二防水槽12的高度一致,第一防水槽11、第二防水槽12与第三防水槽13的长度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这样设置的第一防水槽11与第二防水槽12可以更好的合围,铺设更加平稳。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第一防水槽11由若干个第一防水槽单元拼接组成,所述第二防水槽12由若干个第二防水槽单元拼接组成,所述第三防水槽13由若干个第三防水槽单元拼接组成,所述圆弧隔板16由若干个圆弧隔板单元拼接组成。这样设置的防潮结构如果有所破损可以仅对破坏的防潮结构进行修补,而无需拆除正面墙体和整个系统,并且便于拆除,从而减少维护的人工与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所述第一紧固件14和第二紧固件15均优选为钢钉。所述墙体2优选为彩钢板墙体。第三防水槽13的高度约为2.5cm。第一防水槽11的高度与第二防水槽12的高度约为1cm。本技术的墙体的防潮结构可分节铺设,每节的铺设过程如下:将第一防水槽11的槽口向上放置于混凝土地面上,第一防水槽11的两边与混凝土地面之间注入防水密封胶,第一紧固件14钉入第一防水槽11的槽口内与混凝土地面固定,然后向第一防水槽11的槽口内注入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未干时,将第二防水槽12的槽口向下错开盖住第一防水槽11的槽口。将第三防水槽13的槽口向上并置于第二防水槽12的背面,向第三防水槽13与第二防水槽12的接触边缘处注入防水密封胶,将第二紧固件15钉入第三防水槽13的槽口内,穿过第二防水槽12、水泥砂浆与第一防水槽11,打入混凝土地面内,进行二次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墙体的防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潮基座和墙体,所述防潮基座的上部设有U型槽,所述防潮基座的下部设有空腔结构,所述防潮基座固定于混凝土地面,所述墙体安装在所述U型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潮基座和墙体,所述防潮基座的上部设有U型槽,所述防潮基座的下部设有空腔结构,所述防潮基座固定于混凝土地面,所述墙体安装在所述U型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基座包括第一防水槽、第二防水槽和第三防水槽,所述第一防水槽固定于混凝土地面,第一防水槽的槽口向上,第一防水槽的背面与混凝土地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防水槽以槽口向下的状态固设于第一防水槽的槽口并形成所述空腔结构;所述第三防水槽以槽口向上的状态固设于第二防水槽的背面并形成所述U型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将所述第一防水槽固定于混凝土地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将所述第一防水槽、第二防水槽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惠城杨惠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汇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