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U型板桩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66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1:11
一种用于U型板桩的模具;包括复数个模具组;每个所述模具组均包括一个U型的下模;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两侧的,且可以打开、闭合两个上模,所述两个上模闭合后与所述下模之间形成了一个与所述板桩形状匹配的内腔;所述下模宽度方向的两端上,一端设有U型凹槽,另一端设有倒U型凸起;所述两个上模中,其中之一对应于所述U型凹槽设有与之匹配的倒U型凸起;另一个对应于所述倒U型凸起设有与之匹配的U型凹槽;所述每个模具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钢筋锁紧装置;这复数个模具组沿长度方向拼接设置。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的长度进行单条U型板桩生产,模具的周转大大提高,同时投资费用大大降低。

Mold for U type sheet pile

A mold for U type sheet pile; di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groups; each of the mould group comprises a lower die U; symmetrically arranged in the lower mold on both sides, and can be opened and closed two upper die, a cavity with the sheet shape matching between the the two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is closed; the two ends of the lower die width on th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U type groove,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inverted U type; the two upper die, one of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U typ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inverted U type matching; another corresponds to the inverted U type protruded type U groove matched; the two ends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each mold group are equipped with steel locking device; the plurality of die set stitching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se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actual length of a single U sheet pile production, mold turnover greatly improved, while the cost of investment great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U型板桩的模具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涉及一种用于U型板桩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由于社会各种功能性的需要,地下室边坡、地铁、隧道等土建工程的施工均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临时性的或永久性的挡土止水结构,基于造价考虑,放坡开挖为最经济节省的方案。通常,由于高层建筑间隔距离小,基坑的开挖有时无法做到才去放坡开挖的办法,为了基坑的稳定和周围建筑的安全,需要对基坑进行挡土支护。另外,在河道整治、高等级公路建设、桥梁、铁路公路立交及涵洞的建设中,也需要建设挡土支护结构。U型板桩由于其优越的力学性能和施工简单使其水利工程得到极大的应用推广。U型板桩的生产目前生产的效率比较低,传统采用长线固定模具生产,两端固定式进行张拉。模具的周转得不到充分利用。一条模具的长度基本在50米以上,模具较长,占用空间较大。张拉设备及模具需要固定,同时构件在模具中需要养护时间较长,不利于模具的周转。采用长线法生产,长模具一条可生产多条U型板桩。模具较长,只能固定位置进行生产。对于需求不大的企业投资过大,且不利于员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U型板桩的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U型板桩的模具;包括复数个模具组;每个所述模具组均包括一个U型的下模;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两侧的,且可以打开、闭合两个上模,所述两个上模闭合后与所述下模之间形成了一个与所述板桩形状匹配的内腔;所述下模宽度方向的两端上,一端设有U型凹槽,另一端设有倒U型凸起;所述两个上模中,其中之一对应于所述U型凹槽设有与之匹配的倒U型凸起;另一个对应于所述倒U型凸起设有与之匹配的U型凹槽;所述每个模具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钢筋锁紧装置;这复数个模具组沿长度方向拼接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模具组的长度为8米至10米。2、上述方案中,所述两个上模分别通过两个旋转轴对称铰接在所述下模的两侧。这样铰接的方式更便于打开或闭合两个上模,上模闭合后,与下模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的容腔,该容腔与U型板桩的形状相匹配。3、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模具组还包括底座,所述下模固定在所述底座上。4、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模具组沿所述下模宽度方向上还均布设有竖直加强筋。5、上述方案中,所述钢筋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挡板及张拉板;所述张拉板和所述挡板上均设有供钢筋穿过的通孔;所述张拉板和所述挡板之间经可调节的螺杆固定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中,采用相对较短的模具,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的长度进行单条U型板桩生产,或将多个模具拼接起来生产较长U型板桩;模具自身带有两端钢筋锁紧装置,可随模具进行张拉,模具的周转大大提高,同时投资费用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模具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模具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和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U型板桩的模具;包括复数个模具组;每个所述模具组均包括一个U型的下模1;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1两侧的,且可以打开、闭合两个上模2,所述两个上模2闭合后与所述下模1之间形成了一个与所述板桩形状匹配的内腔3;所述下模1宽度方向的两端上,一端设有U型凹槽11,另一端设有倒U型凸起12;所述两个上模2中,其中之一对应于所述U型凹槽11设有与之匹配的倒U型凸起21;另一个对应于所述倒U型凸起12设有与之匹配的U型凹槽22;所述每个模具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钢筋锁紧装置;这复数个模具组可沿长度方向拼接设置,拼接表面平整、支撑牢靠。每个所述模具组的长度为8米至10米。所述两个上模2分别通过两个旋转轴4对称铰接在所述下模1的两侧。这样铰接的方式更便于打开或闭合两个上模2,上模2闭合后,与下模1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的容腔,该容腔与U型板桩的形状相匹配。每个所述模具组还包括底座5,所述下模1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每个所述模具组沿所述下模宽度方向上还均布设有竖直加强筋6。所述钢筋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挡板7及张拉板8;所述张拉板8和所述挡板7上均设有供钢筋13穿过的通孔9;所述张拉板8和所述挡板7之间经可调节的螺杆10固定连接。该钢筋锁紧装置将钢筋13固定在上模2和下模1之间形成的容腔内。本方案采用相对较短的模具,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的长度进行单条U型板桩生产,或将多个模具拼接起来生产较长U型板桩;模具自身带有两端钢筋锁紧装置,可随模具进行张拉,模具的周转大大提高,同时投资费用大大降低。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U型板桩的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U型板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复数个模具组;每个所述模具组均包括一个U型的下模;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两侧的,且可以打开、闭合两个上模,所述两个上模闭合后与所述下模之间形成了一个与所述板桩形状匹配的内腔;所述下模宽度方向的两端上,一端设有U型凹槽,另一端设有倒U型凸起;所述两个上模中,其中之一对应于所述U型凹槽设有与之匹配的倒U型凸起;另一个对应于所述倒U型凸起设有与之匹配的U型凹槽;所述每个模具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钢筋锁紧装置;复数个模具组沿长度方向拼接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U型板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复数个模具组;每个所述模具组均包括一个U型的下模;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两侧的,且可以打开、闭合两个上模,所述两个上模闭合后与所述下模之间形成了一个与所述板桩形状匹配的内腔;所述下模宽度方向的两端上,一端设有U型凹槽,另一端设有倒U型凸起;所述两个上模中,其中之一对应于所述U型凹槽设有与之匹配的倒U型凸起;另一个对应于所述倒U型凸起设有与之匹配的U型凹槽;所述每个模具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钢筋锁紧装置;复数个模具组沿长度方向拼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型板桩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具组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军杨慧文范玉东韩磊
申请(专利权)人:汤始建华建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