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484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铰接有可相对壳体转动完成开启、关闭动作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并能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实现同步反向转动,在关闭状态下,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呈叠合状态;在打开状态下,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呈立式状态,且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围成可放置容器的腔室,该腔室的深度大于壳体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打开形成放置容器的腔室,加深杯托的深度,该腔室的深度大于壳体的高度,使得容器放置更加稳定,而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关闭状态下,杯托整体的高度即壳体的高度,节省空间。

Cup holder for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ar cup hold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herein the shell is hinged with the relative rotation of the housing to complete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of the first cover and second cover, the first cover plate and a second cover plate by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d can drive i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process to realize synchronous reverse rotation, in a closed state first,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cover plate is second superimposed state; in the open state, the first cover and second cover is in a vertical state, an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over cover can be placed around the chamber container, the chamber depth is greater than the height of the shell,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first cover and the second cover open form chamber container the deeper cup depth, the chamber depth is larger than the shell height, the container is more stable, and close the cover and cover in the first secon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height of the cup support is the height of the shell, the space is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汽车驾驶的舒适性,而且要求在汽车驾驶过程中的操作便利性和整体美观性,尤其是对汽车内饰的要求,不仅美观,还要使用方便,设计人性化。如今,杯托装置已经成了汽车内饰的标配,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杯托设计五花八门,可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杯托的设计从裸露在外,到可以翻转或者弹出,从影响汽车内饰整体美观,到可以隐藏设置提升美观度,杯托设计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而现如今,为了利用汽车内部有限的空间,杯托装置整体体积设计的越来越小巧,而杯托体积小了,使得杯托的深度就变浅了,在使用过程中,杯子、水瓶等容器放置就会不稳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容易倾倒,洒出液体,弄脏汽车内饰,用户使用效果不好,存在很大的容器倾倒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并且可以加深杯托深度保证容器稳定放置的用于汽车的杯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铰接有可相对壳体转动完成开启、关闭动作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并能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实现同步反向转动,在关闭状态下,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呈叠合状态;在打开状态下,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呈立式状态,且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围成可放置容器的腔室,该腔室的深度大于壳体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两侧设有在打开状态下用于与所述的腔室相配合以对容器形成侧方辅助夹持的侧板,该侧板下方连接有与壳体铰接的连接座,所述侧板与连接座的连接为转动连接,该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在第一扭簧的自然状态下,侧板与连接座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用于与传动组件相配合以使得侧板能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能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同时运动的齿轮,侧板的设置,可以在腔室的侧边形成支撑,保证容器放置更加稳定,不容易侧翻,第一扭簧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侧板在外力作用下被强行翻开而损伤连接座上的齿轮,避免齿轮在齿合转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断齿。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用于实现驱动第一盖板沿一方向转动的第一齿轮和用于实现驱动第二盖板沿另一相反方向转动的第二齿轮。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过渡齿轮和传动杆,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第三齿轮、过渡齿轮、第二齿轮依次啮合并同步传动,所述第四齿轮与传动杆配合并带动传动杆竖直滑动,所述传动杆的杆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座上的齿轮啮合的齿条并控制连接座翻转运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通过过渡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转动速度相同,从而控制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同步开启、同步关闭,而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同轴转动,第四齿轮带动传动杆竖直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齿轮上设有可牵引传动杆竖直变速运动的弧形轨迹槽,所述传动杆上设有滑嵌于弧形轨迹槽的导向柱,在打开过程中,传动组件带动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匀速同时到达立式状态,侧板先慢后快运动并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同时到达立式状态;在关闭过程中,传动组件带动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匀速同时到达叠合状态,侧板先快后慢运动并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同时到达叠合状态,弧形轨迹槽与导向柱的配合,使得传动杆变速移动,从而带动侧板变速转动,有效防止侧板在翻开或者翻合过程中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相冲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过渡齿轮半径相同,所述第四齿轮半径大于第三齿轮,所述弧形轨迹槽的一端靠近第四齿轮的转动轴心,另一端远离第四齿轮的转动轴心,当导向柱滑动到弧形轨迹槽靠近第四齿轮的转动轴心的一端时,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侧板呈立式状态;当导向柱滑动到弧形轨迹槽远离第四齿轮的转动轴心的一端时,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侧板呈叠合状态,且第一盖板叠合在第二盖板上,第二盖板叠合在侧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与第四齿轮啮合并用于防止传动组件运动速度过快的阻尼齿轮,保证传动组件可以匀速缓慢的运动,所述壳体与第一盖板的铰接处安装有可带动第一盖板转动的第二扭簧,在第二扭簧的自然状态下,第一盖板完全打开。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设有可安装传动组件的连接板,所述第一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过渡齿轮、第二齿轮安装在连接板的正面,该连接板的背面设有可限位传动杆做竖直运动的限位槽,该限位槽与第四齿轮的安装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腔室内侧设置有三个可限位放置在腔室内的容器的软性豆包,该豆包内装有压缩弹簧,三个豆包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可以稳稳地抱紧容器对其进行限位,而压缩弹簧的设置可以更合理的稳定容器,提供弹性缓冲。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可锁紧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的开关组件,该开关组件包括开关键、锁杆和基板,该锁杆滑动安装在基板上,所述开关键的下端与锁杆中间段通过斜面滑动配合,所述锁杆中间段垂直延伸有可锁住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的锁钩,所述开关键和锁杆上均设有可弹性复位的弹性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设计结构紧凑,通过采用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打开形成放置容器的腔室,加深杯托的深度,该腔室的深度大于壳体的高度,使得容器放置更加稳定,而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关闭状态下,杯托整体的高度即壳体的高度,节省空间,本专利技术利用有限的空间,通过杯托自身的翻转变形加深杯托的深度,使得容器能稳定放置,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在壳体的侧边设置侧板,可以更全面的限位容器,防止容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侧翻,保证容器稳定放置,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去除壳体后的仰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传动组件与侧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开关组件的分解图;如图所示,1-壳体,2-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腔室,5-传动组件,5-1-第一齿轮,5-2-第二齿轮,5-3-第三齿轮,5-4-第四齿轮,5-4-1-弧形轨迹槽,5-5-过渡齿轮,5-6-传动杆,5-6-1-齿条,5-6-2-导向柱,6-侧板,7-连接座,7-1-齿轮,8-阻尼齿轮,9-开关组件,9-1-开关键,9-2-锁杆,9-2-1-锁钩,9-3-基板,10-连接板,11-豆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8所示,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铰接有可相对壳体1转动完成开启、关闭动作的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所述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通过传动组件5驱动并能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实现同步反向转动,在关闭状态下,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呈叠合状态;在打开状态下,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呈立式状态,且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之间围成可放置容器的腔室4,该腔室4的深度大于壳体1的高度。所述壳体1两侧设有在打开状态下用于与所述的腔室4相配合以对容器形成侧方辅助夹持的侧板6,该侧板6下方连接有与壳体1铰接的连接座7,所述侧板6与连接座7的连接为转动连接,该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在第一扭簧的自然状态下,侧板6与连接座7处于同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铰接有可相对壳体(1)转动完成开启、关闭动作的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所述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通过传动组件(5)驱动并能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实现同步反向转动,在关闭状态下,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呈叠合状态;在打开状态下,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呈立式状态,且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之间围成可放置容器的腔室(4),该腔室(4)的深度大于壳体(1)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铰接有可相对壳体(1)转动完成开启、关闭动作的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所述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通过传动组件(5)驱动并能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实现同步反向转动,在关闭状态下,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呈叠合状态;在打开状态下,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呈立式状态,且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之间围成可放置容器的腔室(4),该腔室(4)的深度大于壳体(1)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设有在打开状态下用于与所述的腔室(4)相配合以对容器形成侧方辅助夹持的侧板(6),该侧板(6)下方连接有与壳体(1)铰接的连接座(7),所述侧板(6)与连接座(7)的连接为转动连接,该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在第一扭簧的自然状态下,侧板(6)与连接座(7)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连接座(7)上设有用于与传动组件(5)相配合以使得侧板(6)能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能与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同时运动的齿轮(7-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用于实现驱动第一盖板(2)沿一方向转动的第一齿轮(5-1)和用于实现驱动第二盖板(3)沿另一相反方向转动的第二齿轮(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还包括第三齿轮(5-3)、第四齿轮(5-4)、过渡齿轮(5-5)和传动杆(5-6),第三齿轮(5-3)与第四齿轮(5-4)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5-1)、第三齿轮(5-3)、过渡齿轮(5-5)、第二齿轮(5-2)依次啮合并同步传动,所述第四齿轮(5-4)与传动杆(5-6)配合并带动传动杆(5-6)竖直滑动,所述传动杆(5-6)的杆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座(7)上的齿轮(7-1)啮合的齿条(5-6-1)并控制连接座(7)翻转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5-4)上设有可牵引传动杆(5-6)竖直变速运动的弧形轨迹槽(5-4-1),所述传动杆(5-6)上设有滑嵌于弧形轨迹槽(5-4-1)的导向柱(5-6-2),在打开过程中,传动组件(5)带动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匀速同时到达立式状态,侧板(6)先慢后快运动并与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同时到达立式状态;在关闭过程中,传动组件(5)带动第一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光吴俊男曹晓鹏田建开卢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