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晓东专利>正文

便于使用的釜体外筒面抛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331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工生产制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釜体外筒面抛光设备,包括筒体支架和抛光机,所述筒体支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梁,横梁穿过待加工筒体,当横梁转动时,横梁与筒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筒体随之转动;所述抛光机位于筒体支架旁侧,抛光机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转动设置的砂轮,所述底座沿横梁轴线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砂轮与底座活动连接,使砂轮能够靠近或远离待加工筒体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筒体支架对筒体进行支撑,同时旋转筒体,而操作人员侧控制抛光机进行打磨操作,由于有底座对砂轮进行支撑,因此操作人员只需控制砂轮的进给量和进给速度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加工质量。

Apparatus for polishing in vitro barrel surface of easy to use kettl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chemical production manufacturing fiel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convenient kettle in vitro tube surface polishing device, comprising a cylinder bracket and a polishing machine, the cylinder bracket comprises a crossbeam arranged horizontally, beams pass through machining the cylinder, when the beam rotates, the friction force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eam and the cylinder to make the cylinder rotate; the polishing machine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cylinder bracket, polishing machine comprises a grinding wheel base and the base is rotationally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sliding beam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grinding wheel set,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grinding wheel surface can be processed toward or away from the cylinder. The invention uses the cylinder bracket for supporting the cylinder, and the rotating cylinder, and the operator side grinding operation control of polishing machine, because the base of wheel support, so the operator only needs to control the grinding wheel feed and spee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e the process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使用的釜体外筒面抛光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生产制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釜体外筒面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釜体是化工生产领域必不可少的设备,既可以作为储存容器也何以作为反应容器,釜体在加工过程中,内外筒壁均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然而,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和产能需求的提升,釜体的体积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其加工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筒体表面的加工质量,必须采用人工打磨,然而,由于筒体体积太大,很难对筒体的姿态进行控制,给人工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人工操作的便于使用的釜体外筒面抛光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釜体外筒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支架和抛光机,所述筒体支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转动设置并由电机驱动,横梁穿过待加工筒体,筒体靠自身重力搭在横梁上,当横梁转动时,横梁与筒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筒体随之转动;所述抛光机位于筒体支架旁侧,抛光机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转动设置的砂轮,所述底座沿横梁轴线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砂轮与底座活动连接,使砂轮能够靠近或远离待加工筒体的表面;所述筒体支架还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电机安装在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基座上还设有转轴和减速器,所述转轴通过链轮机构与减速器的输出抽构成传动配合,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与所述电机的主轴相连,所述转轴上设有三爪卡盘,所述横梁的一端与三爪卡盘相连,横梁的另一端搭在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基座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托辊,两托辊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横梁搭在两托辊之间的辊面上;所述抛光机的底座上铰接有一摆杆且该摆杆的铰接轴与所述横梁平行,所述砂轮以及用于驱动砂轮的电机安装在摆杆上;所述摆杆上还设有护板,所述护板位于砂轮远离筒体的一侧;所述摆杆上端还设有一手柄;所述抛光机的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摆杆摆动角度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一个U型铰支座,U型铰支座的开口朝向筒体所在的一侧,摆杆下端铰接在该U型铰支座的槽内,当摆杆向远离筒体的一侧摆动时,U型铰支座能够将摆杆的重心限制在底座的支撑区域内。优选的,所述砂轮的轴线方向与筒体的轴线方向平行;优选的,所述底座下方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轴线方向与横梁的轴线方向垂直;优选的,所述底座下方设有滑块,所述筒体支架旁侧的底面上设有平行于横梁的滑轨,所述滑块与滑轨构成滑动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筒体支架对筒体进行支撑,同时旋转筒体,而操作人员侧控制抛光机进行打磨操作,由于有底座对砂轮进行支撑,因此操作人员只需控制砂轮的进给量和进给速度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中的抛光机处于退刀状态,图3中的抛光机处于进刀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抛光机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一种便于使用的釜体外筒面抛光设备,包括筒体支架和抛光机,所述筒体支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梁23,所述横梁23转动设置并由电机27驱动,横梁23穿过待加工筒体20,筒体20靠自身重力搭在横梁23上,当横梁23转动时,横梁23与筒体20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筒体20随之转动;所述抛光机位于筒体支架旁侧,抛光机包括底座10以及底座10上转动设置的砂轮12,所述底座10沿横梁23轴线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砂轮12与底座10活动连接,使砂轮12能够靠近或远离待加工筒体20的表面。本专利技术利用筒体支架对筒体20进行支撑,同时旋转筒体20,而操作人员侧控制抛光机进行打磨操作,由于有底座10对砂轮12进行支撑,因此操作人员只需控制砂轮12的进给量和进给速度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加工质量。优选的,所述筒体支架还包括第一基座21和第二基座22,所述电机安27装在第一基座21上,所述第一基座21上还设有转轴24和减速器28,所述转轴24通过链轮机构26与减速器28的输出抽构成传动配合,所述减速器28的输入轴与所述电机27的主轴相连,所述转轴24上设有三爪卡盘25,所述横梁23的一端与三爪卡盘25相连,横梁23的另一端搭在第二基座22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基座22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托辊29,两托辊29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横梁23搭在两托辊29之间的辊面上。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抛光机的底座10上铰接有一摆杆11且该摆杆11的铰接轴与所述横梁23平行,所述砂轮12以及用于驱动砂轮12的电机17安装在摆杆11上。本专利技术通过摆杆11的摆动来实现砂轮12与筒体20的靠近或远离动作。进一步的,所述摆杆11上还设有护板13,所述护板13位于砂轮12远离筒体20的一侧。护板13能够防止废屑向操作人员所在侧飞溅,为操作人员提供保护。进一步的,所述摆杆11上端还设有一手柄14,以便于操作人员握持。进一步的,所述抛光机的底座10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摆杆11摆动角度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一个U型铰支座15,U型铰支座15的开口朝向筒体20所在的一侧,摆杆11下端铰接在该U型铰支座15的槽内,当摆杆11向远离筒体20的一侧摆动时,U型铰支座15能够将摆杆11的重心限制在底座10的支撑区域内。操作人员暂时离开时,限位部能够使摆杆保持直立姿态,不会向后倾倒,便于抛光机的摆放。优选的,所述砂轮12的轴线方向与筒体20的轴线方向平行,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横向抛光,实际生产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砂轮姿态,进行纵向抛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底座10下方设有滚轮16,所述滚轮16的轴线方向与横梁23的轴线方向垂直。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在底座10下方设置滑块,筒体20支架旁侧的底面上设置平行于横梁23的滑轨,所述滑块与滑轨构成滑动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于使用的釜体外筒面抛光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使用的釜体外筒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支架和抛光机,所述筒体支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转动设置并由电机驱动,横梁穿过待加工筒体,筒体靠自身重力搭在横梁上,当横梁转动时,横梁与筒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筒体随之转动;所述抛光机位于筒体支架旁侧,抛光机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转动设置的砂轮,所述底座沿横梁轴线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砂轮与底座活动连接,使砂轮能够靠近或远离待加工筒体的表面;所述筒体支架还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电机安装在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基座上还设有转轴和减速器,所述转轴通过链轮机构与减速器的输出抽构成传动配合,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与所述电机的主轴相连,所述转轴上设有三爪卡盘,所述横梁的一端与三爪卡盘相连,横梁的另一端搭在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基座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托辊,两托辊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横梁搭在两托辊之间的辊面上;所述抛光机的底座上铰接有一摆杆且该摆杆的铰接轴与所述横梁平行,所述砂轮以及用于驱动砂轮的电机安装在摆杆上;所述摆杆上还设有护板,所述护板位于砂轮远离筒体的一侧;所述摆杆上端还设有一手柄;所述抛光机的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摆杆摆动角度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一个U型铰支座,U型铰支座的开口朝向筒体所在的一侧,摆杆下端铰接在该U型铰支座的槽内,当摆杆向远离筒体的一侧摆动时,U型铰支座能够将摆杆的重心限制在底座的支撑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釜体外筒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支架和抛光机,所述筒体支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转动设置并由电机驱动,横梁穿过待加工筒体,筒体靠自身重力搭在横梁上,当横梁转动时,横梁与筒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筒体随之转动;所述抛光机位于筒体支架旁侧,抛光机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转动设置的砂轮,所述底座沿横梁轴线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砂轮与底座活动连接,使砂轮能够靠近或远离待加工筒体的表面;所述筒体支架还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电机安装在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基座上还设有转轴和减速器,所述转轴通过链轮机构与减速器的输出抽构成传动配合,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与所述电机的主轴相连,所述转轴上设有三爪卡盘,所述横梁的一端与三爪卡盘相连,横梁的另一端搭在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基座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托辊,两托辊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横梁搭在两托辊之间的辊面上;所述抛光机的底座上铰接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任晓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