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树脂用改性剂和使用它的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590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在使用聚酯树脂的熔融成型、特别是在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异型挤出成型、直接吹塑成型、压延加工成型中能够改良成型性,且在维持透明性的同时改良机械物理性质的改性剂,以及提供使用该改性剂的聚酯成形品。涉及一种聚酯树脂用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非结晶聚酯树脂(Ⅰ)和每分子含有2个以上的缩水甘油基和/或异氰酸基,重均分子量为200以上、50万以下的反应性化合物(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适用于改性聚酯树脂的改性剂。详细地,提供改良了在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异型挤出成型、T模挤出成型、直接吹塑成型、压延加工成型中的成型性,并且在维持透明性的同时改良了机械物理性质的聚酯树脂成形品。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例如影响环境的问题,有使用其他材料替代氯乙烯类树脂的动向。在众多替代材料中,聚酯树脂在其物理性状、环境适应性、粘着性、价格等方面是有影响力的材料。聚酯树脂中,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乳酸等的结晶聚酯树脂可以注射成型为耐热部件、挤出成型为膜材、片材、吹塑成型为饮料瓶、熔融纺丝为纤维等。另一方面,非结晶聚酯树脂与PET为代表的结晶聚酯树脂相比,透明性、光泽、抗冲击性、抑制应力白效果优异,并且容易成型加工,可以挤出成型为单层、多层片材、层压膜、收缩薄膜,注射成型为杂货、文具、化妆品的容器,异型挤出成型为价签栏、IC管等。但是,这些聚酯树脂在热熔融成型时,发生热分解和水解,分子量降低。特别地,聚酯树脂在没有充分干燥的情况下,由于其分子量显著降低,存在产品的机械物理性质大幅降低的问题。另外,直接吹塑成型的情况下,由于分子量的降低,使得垂拉现象变得显著,厚度不均匀、毛边变大,因此合格品率下降。同时,由于型坯形成状态不稳定,连续生产稳定性也降低。并且,由于成形品的抗冲击性等的机械物理性质降低,因此向瓶容器内充填内容物时的瓶的强度不够,瓶落下时破裂,内容物流出。近年来,PET瓶大量使用在矿泉水等的各种清凉饮料领域。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PET瓶的废弃问题受到关注,PET瓶废弃处理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在专心研究重复利用使用过的PET瓶。为使PET瓶重复利用,将使用过的PET瓶经回收、粉碎、洗净工序得到再生PET片,有将其作为原料成型产品的情况和经熔融挤出一次造粒,再由这种颗粒经熔融成型而成型产品的情况。由于这种再生PET片因积累热而分子量降低,经洗净工序含有大量的水分,且是片状,因此成型机的螺杆咬入不好等,导致难以成型,只用再生PET片,只能得到质量不稳定、脆的产品。并且,PET通常由于容易水解,在未干燥状态下成型时促进水解,熔融时发生分子量降低,抗冲击性等的机械物理性质大幅降低。因此,很多情况是使用再生PET片的成形品,没有满足对于通常的塑料产品所必要的性能。以往,作为抗冲击性改良的研究,公知向聚酯混合抗冲击性改性剂的熔融成型方法。日本公告专利昭59-28223号公报中,公开了对聚酯有效的抗冲击性改性剂。该公报中使用了将具有与聚酯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接枝或共聚合的橡胶状的聚合物。作为特别有效的抗冲击性改性剂,是以烯烃类或苯乙烯类的嵌段聚合物为基础的聚合物。并且,日本公开专利平11-269360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向聚酯树脂混合由聚四氟乙烯和有机聚合物组成的含有聚四氟乙烯的混合粉末,而改良成型时的垂拉。日本公开专利2001-2903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向聚酯树脂混合由橡胶类成分组成的多层构造颗粒,提高由再生PET片制造的聚酯树脂成形品的抗冲击性。日本公开专利2001-114995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向聚酯树脂混合聚丙烯、不饱和羧酸改性的乙烯类或苯乙烯类聚合物,而改良抗冲击性。日本公开专利2002-146167号公报、2002-249649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向聚酯树脂混合增粘剂(橡胶类树脂)和高分子剂(乙烯类或苯乙烯类合成橡胶),而改良抗冲击性。如上述抗冲击性改性剂和聚酯树脂的混炼中,经重复挤出,分子量进一步降低,因此添加少量的抗冲击性改性剂,抗冲击性的改良不充分。并且,由于添加不同种的聚合物,两者的折射率不同,妨碍了聚酯树脂本身具有的透明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提高抗冲击性而不得不牺牲透明性。日本公开专利2000-355657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向热塑性树脂、特别是聚酯树脂混合由乙烯聚合物构成的聚合物,在保持了透明性的同时,提高了流动性。但是,这种情况尽管适用于聚酯树脂,能够维持透明性,但是仍有很难抑制分子量降低、不能提高抗冲击性的问题。在吹塑挤出用途中,作为反应性的熔融强度提高剂,提出了重均分子量为100万~400万的具有反应性的熔融强度增强剂(日本专利第3237913号公报)。但是,这种熔融强度增强剂由于必须向聚酯树脂中分散分子量极高的乙烯类芳香族改性剂,有必要彻底地调整其混合量和加工条件。例如,为达到目标熔融强度,加工条件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偏移这种条件时,熔融强度变动很大。并且,可能是由于熔融强度增强剂和聚酯树脂间的相容性差,这种成形物在施工时,稍微折弯,就有产生空隙、该部分白化的问题。如上所述,对于聚酯树脂,正在寻找在抑制由分子量降低引起的物理性质降低、特别是提高抗冲击性的同时,能够维持透明性的改性剂,但尚未提出这种改性剂。附图说明图1是异型挤出成形品的断面图。图2是直接吹塑瓶的尺寸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聚酯树脂的熔融成型、特别是在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异型挤出成型、直接吹塑成型、压延加工成型中能够改良成型性,且在维持透明性的同时改良了的机械物理性质的改性剂,以及提供使用该改性剂的聚酯成形品。本专利技术人为达到上述目标经专心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预先混炼非结晶聚酯(I)和每分子含有两个以上缩水甘油基和/或异氰酸基,重均分子量为200以上、50万以下的反应性化合物(II),使之一部分反应得到改性剂,接着将其混入非结晶聚酯树脂(III)和/或结晶聚酯树脂(IV)而成型,能够完全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为下述的聚酯树脂用改性剂及使用它的聚酯成形品的制造方法。第1专利技术是聚酯树脂用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非结晶聚酯树脂(I)和每分子含有两个以上缩水甘油基和/或异氰酸基,重均分子量为200以上、50万以下的反应性化合物(II)。第2专利技术是含有非结晶聚酯树脂(I)和每分子含有两个以上缩水甘油基和/或异氰酸基,重均分子量为200以上、50万以下的反应性化合物(II)以及非结晶聚酯树脂(III)的聚酯树脂组合物。第3专利技术是含有非结晶聚酯树脂(I)和每分子含有2个以上缩水甘油基和/或异氰酸基,重均分子量为200以上、50万以下的反应性化合物(II)以及结晶聚酯树脂(IV)的聚酯树脂组合物。第4专利技术是将含有非结晶聚酯树脂(I)和每分子含有两个以上的缩水甘油基和/或异氰酸基,重均分子量为200以上、50万以下的反应性化合物(II)的改性剂混入非结晶聚酯(III)和/或结晶聚酯树脂(IV),并熔融成型的成形品的制造方法。专利技术效果通过向聚酯树脂混合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剂,能够改良熔融成型、特别是注射成型、挤出成型、T模挤出成型、异型挤出成型、直接吹塑成型、压延成型中的成型性,能够得到具有透明性、机械物理性质优异的聚酯树脂成形品。本专利技术的聚酯树脂用改性剂是包含非结晶聚酯(I)和每分子含有两个以上的缩水甘油基和/或异氰酸基,重均分子量为200以上、50万以下的反应性化合物(II)的物质,混合这种改性剂和非结晶聚酯树脂(III)和/或结晶聚酯树脂(IV),通过上述成型,能够赋予成形品优异的特性。即,本配方在比较成型前和成型后的分子量时,由于成型后树脂的分子量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酯树脂用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非结晶聚酯树脂(Ⅰ)和每分子含有两个以上的缩水甘油基和/或异氰酸基,重均分子量为200以上、50万以下的反应性化合物(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志贺健治西田光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