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572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的改良;(2)混养管理:在养殖池种植水草,待水草生长30~40天后,再往池内注入高度为1.0~1.5m的活水,在养殖池底部设有入水管,在入水管对面的中部设有出水管,在入水管和出水管各安装一台喷水式增氧设备,每天进行喷水式增氧6~8h,然后在池内放养0.8~1.2万尾鱼苗,每天按照鱼体重3~5%的用量使用草鱼饲料喂养草鱼12个月;(3)病鱼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养殖方法能够高效降低降低细菌性肠炎病的发生率,提高细菌性肠炎病的治愈率的同时,还能显著减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该技术对于草鱼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An anti bacterial enteritis disease grass carp breed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bacterial enteritis disease grass carp breed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soil improvement; (2) polyculture Management: planting plants in aquaculture ponds, for plants growing 30 to 40 days, and then injected into the pool to the height of the living water of 1 ~ 1.5m, in the pond at the bottom of a water inlet pipe, a water outlet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let pipe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a water outlet pipe, in the installation of a water jet aeration equipment, water oxygenation of 6 ~ 8h and 0.8 ~ 12 thousand day, stocking fry in the pool every day,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3 to 5% of the amount of fish to feed the 12 grass carp grass carp a month; (3) the management of fish disease. Breeding method adopted by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bacterial enteritis and reduce disease,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bacterial enteritis disease at the same tim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this technique has signific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 car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的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草鱼是主要的淡水池塘养殖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肉味鲜美等优点,草鱼为食草动物,是很多养殖户喜欢养殖的优良品种,但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不高,对草鱼危害较大的,最常见的应当是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导致草鱼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细菌性肠炎病为草鱼老三病之一,每年都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细菌性肠炎病的表现症状为:病鱼离群独游鱼体发黑,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肠管,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或只在持段有少量食物,肠内粘液较多。严重时肠道因淤血呈紫红色,肠壁弹性较差,肠内有大量淡黄色粘液,肛门红肿。将病鱼的头部提起,即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目前的对于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主要方法为采用化学物质撒入水中,采取消灭水中细菌的方式防治草鱼细菌性肠炎病,也因此造成化学物质用量过多,容易草鱼体内化学物质残留过多,进而影响食用人群的身体健康,而且由于现有土壤的化工污水和生活废水乱排放现象的发生,许多土壤被重金属污染,而一旦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养殖鱼类,不仅容易降低鱼类的抗病能力,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将重金属转移到消费者的身体内,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研究一种防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养殖方法,提高草鱼的抗病能力且不影响食用人群身体健康的养殖技术具有广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养殖方法,该技术先通过在养殖池内种植蜈蚣草的技术手段,对养殖池的土壤进行改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然后通过在养殖池内种植水草和草鱼进行混养的技术手段,使养殖池内形成微生物循环系统;并在养殖池内设有位于养殖池底部的入水管、在养殖池安装喷水式增氧设备,加快养殖池内水的流动,减少养殖池内的温度差;最后通过对病鱼的管理,提高对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治疗。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养殖方法能够高效降低降低细菌性肠炎病的发生率,提高细菌性肠炎病的治愈率的同时,还能显著减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该技术对于草鱼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的改良:深挖泥土,形成深度为1.5~1.8m,长度为65~80m,宽度为35~50m的养殖池,然后将养殖池底部土块打碎,用水浸泡土壤15~20天,再在土壤上按照40×60cm的规格种植蜈蚣草2~3年,除去蜈蚣草后,曝晒养殖池15~20天;(2)混养管理:在养殖池底注入高度为20cm的池水,然后按照35×45cm的规格种植水草,待水草生长30~40天后,再往池内注入高度为1.0~1.5m的活水,保持水的流动速率为800~1000cm3/min,在养殖池底部设有入水管,在入水管对面的中部设有出水管,在入水管和出水管各安装一台喷水式增氧设备,每天进行喷水式增氧6~8h,然后在池内放养0.8~1.2万尾鱼苗,每天按照鱼体重3~5%的用量使用草鱼饲料喂养草鱼12个月;(3)病鱼管理:当在养殖池边发现反应迟钝、离群独游于水面、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腹部膨大和肛门红肿的草鱼,立即捞出草鱼,用生物消毒剂浸泡病鱼10~15min后,冲洗干净,然后放到已经添加了抗病剂的隔离池进行隔离养殖,待病鱼病愈2~3天后才能回到养殖池继续养殖。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3)所述的草鱼饲料由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30~51份荠菜叶、25~40份红薯叶和1~3份废菌包混合后,密封发酵24~36h,取出后混入30~60份花生饼、20~40份玉米粉、10~15份骨粉和2份大蒜粉,放入高压脉冲装置中,在电场强度为35~70kv/cm、脉冲数为200~300的条件下进行高压脉冲处理20~30min,再混入0.3~0.5份双歧杆菌种液和1份地衣芽孢杆菌种液,搅拌均匀后模压成型,得到草鱼饲料。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废菌包为香菇废菌包、平菇废菌包、黑木耳废菌包和金针菇废菌包中的任意一种。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2)所述的水草为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细叶铁皇冠、迷你椒草和小水榕的任意一种。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3)所述的生物消毒剂由按重量比为20~33:350~600:3~8:1000的溶葡萄球菌酶、ε-聚赖氨酸、醋酸溶液和去离子水混合,pH值为4.5~5.2。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醋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部分原料的功能介绍如下:蜈蚣草,是一种肾蕨科植物,蜈蚣草中的砷含量可达1%—2%,而且多集中于地上部分,可改良土质土壤,在本专利技术中,蜈蚣草用作吸附养殖池内的重金属,改良养殖池的土壤。荠菜叶和红薯叶,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制备草鱼饲料的原料。废菌包,有机质及残留的菌丝体,仍含有大量的C、N等营养元素,在本专利技术中不仅为草鱼饲料提供营养物质,还利用菌包中残存的微生物,促进红薯叶和荠菜叶的发酵。花生饼、玉米粉和骨粉,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制备草鱼饲料的原料,为草鱼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大蒜粉,在本专利技术中为制备草鱼的原料,用于提高草鱼的抗病力。双歧杆菌种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在本专利技术中为制备草鱼饲料的原料,用于提高草鱼的肠胃消化能力。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细叶铁皇冠、迷你椒草和小水榕,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草鱼的青饲料。溶葡萄球菌酶、ε-聚赖氨酸和醋酸溶液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制备生物消毒剂的原料。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空间养殖技术,采用草鱼与水草混合养殖,利用水草有效地将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吸收,改善养殖池的生态系统,促进有机物循环,净化水质,强化草鱼的免疫系统,提高草鱼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本专利技术通过种植水草,不但为草鱼提供了适度的青饲料,还能有效的吸收水中的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促进水中微生物的发展,而水中微生物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展鱼的采食范围,促进鱼的生长,进而提高鱼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另一方面,生态系统的形成可以降低养殖池内温度的变化率,进而减少了由于温度变化巨大而引起的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发生率。本专利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使草鱼、水草和水中的微生物相互促进、相互作用,这几者组成鱼-草-水中微生物的生态系统能均衡发展,其产生的抗病效果比草鱼单独养殖的效果要好。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养殖池内安装喷水式增氧设备和在养殖池底部安装入水管的技术手段,不仅能够加强养殖池内水体的对流,促进微生物循环,大幅降低养殖池内的温度差,还能通过喷水过程中的喷水面积,增加阳光的照射面积,进而减少养殖池水的温度差,进一步减少由于巨大的温度差而产生的细菌性肠炎病的发生,避免了现行采用的微孔曝气增氧设备只增氧不加快水体循环的缺点。于此同时,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在养殖池底部安装入水管的技术手段,迫使水体从下往上流动,再结合喷水式增氧剂的强外力推动,进一步提高了水体的流动速率,大幅降低了养殖池内的温度差。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草鱼饲料能够更容易被草鱼的肠胃吸收,降低肠胃负担,进而减少由于草鱼肠胃负担过重而造成的细菌性肠炎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先通过废菌包中的微生物,促进原料发酵降解,使原料中的大分子降解成肠胃容易消化的小分子;然后通过高压脉冲处理,使各个原料中细胞结构被破坏,使细胞内包覆的营养物质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的改良:深挖泥土,形成深度为1.5~1.8m,长度为65~80m,宽度为35~50m的养殖池,然后将养殖池底部土块打碎,用水浸泡土壤15~20天,再在土壤上按照40×60cm的规格种植蜈蚣草2~3年,除去蜈蚣草后,曝晒养殖池15~20天;(2)混养管理:在养殖池底注入高度为20cm的池水,然后按照35×45cm的规格种植水草,待水草生长30~40天后,再往池内注入高度为1.0~1.5m的活水,保持水的流动速率为800~100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的改良:深挖泥土,形成深度为1.5~1.8m,长度为65~80m,宽度为35~50m的养殖池,然后将养殖池底部土块打碎,用水浸泡土壤15~20天,再在土壤上按照40×60cm的规格种植蜈蚣草2~3年,除去蜈蚣草后,曝晒养殖池15~20天;(2)混养管理:在养殖池底注入高度为20cm的池水,然后按照35×45cm的规格种植水草,待水草生长30~40天后,再往池内注入高度为1.0~1.5m的活水,保持水的流动速率为800~1000cm3/min,在养殖池底部设有入水管,在入水管对面的中部设有出水管,在入水管和出水管各安装一台喷水式增氧设备,每天进行喷水式增氧6~8h,然后在池内放养0.8~1.2万尾鱼苗,每天按照鱼体重3~5%的用量使用草鱼饲料喂养草鱼12个月;(3)病鱼管理:当在养殖池边发现反应迟钝、离群独游于水面、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腹部膨大和肛门红肿的草鱼,立即捞出草鱼,用生物消毒剂浸泡病鱼10~15min后,冲洗干净,然后放到已经添加了抗病剂的隔离池进行隔离养殖,待病鱼病愈2~3天后才能回到养殖池继续养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海兰
申请(专利权)人:靖西市秀美边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