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水质信息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5475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水质信息监控系统,包括云服务器、多个位于不同地理区域的水质监控节点和多个移动监控终端;每个水质监控节点均通过以太网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云服务器通过移动网络分别与每个移动监控终端连接;所述水质监控节点包括水质传感器组、模数转换模块、MCU模块、定位模块和以太网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每个水质监控节点均设置有定位模块,各个节点的水质监控信息和定位信息同时上传到云服务器,方便于后台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定位信息对各个节点的数据进行区别监控;且水环境治理人员能够通过移动监控终端实时查看水质监控信息,了解水环境治理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水质信息监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水质信息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地提高,水环境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水质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饮水安全。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水环境质量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影响着社会健康水平;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社会和大众对水环境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意识到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水环境保护的基础在于水质信息的监测,传统的水质信息监测方式为由人工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分析,得到相应的水质信息,但这种监测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过高;且在人工不易达到的区域容易出现监测死点,天气恶劣也会对水样的采集造成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监测方式不具备实时性,人工来取水回到试验室进行耗费一定的时间,实验室分析得到的水质信息与水样处的实时水质信息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差,造成水质信息监测不准确。于是,一些部门和地区已经开始逐步开展了水环境的自动监测工作,也取到的很好的效果;但现有的自动监测方式仅仅是通过传感器采集水质信息,传回监控中心进行监控。由于不同地理区域(如工业污水区、生活用水区、江河湖泊区)的水质信息往往需要具有不同的要求,故现有的自动监测设备大多数针对于一类水源地进行监控,如监控工业污水区时采用一套设备,监控江河湖泊时采用另一套设备,监控生活用水时又采用其他监控设备;不便于对水质信息的综合管控。同时,现有的监控方式中,信息都是集中到监控中心,在工作人员进行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往往需要与监控中心的人员进行通讯,才能对治理后水质信息情况进行了解,不能直接查看水质信息,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水质信息监控系统,在每个水质监控节点均设置有定位模块,能够将各个节点的水质监控信息和定位信息同时上传到云服务器,方便于后台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定位信息对各个节点的数据进行区别监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水质信息监控系统,包括云服务器、多个位于不同地理区域的水质监控节点和多个移动监控终端;每个水质监控节点均通过以太网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云服务器通过移动网络分别与每个移动监控终端连接;所述水质监控节点包括水质传感器组、模数转换模块、MCU模块、定位模块和以太网模块;所述水质传感器组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模数转换模块和定位模块的输出端均与MCU模块连接,MCU模块的输出端与以太网模块连接,所述以太网模块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水质传感器组包括至少一个氨氮传感器、至少一个盐度传感器、至少一个溶解氧传感器、至少一个浊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水中油传感器;所述氨氮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和水中油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水质传感器组还包括至少一个蓝藻传感器和至少一个余氯传感器,所述蓝藻传感器和余氯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模块包括多路A/D采集器。所述多路A/D采集器的路数与水质传感器组中传感器的个数相等,且多路A/D采集器的每一路均对应于水质传感器组中的一个传感器。所述水质信息监控系统还包括后台管理中心,所述后台管理中心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的后台管理中心包括中央处理器和显示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云服务器和显示器连接。所述的后台管理中心还包括预警模块,所述预警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移动监控终端包括手机或iPad。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每个水质监控节点均设置有定位模块,能够将各个节点的水质监控信息和定位信息同时上传到云服务器,方便于后台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定位信息对各个节点的数据进行区别监控;由于水质信息监控系统设置有通过无线网络与云服务器连接的移动监控终端,水环境治理人员能够通过移动监控终端实时查看水质监控信息,了解水环境治理情况,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水质监控节点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水质信息监控系统,包括云服务器、多个位于不同地理区域的水质监控节点和多个移动监控终端;每个水质监控节点均通过以太网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云服务器通过移动网络分别与每个移动监控终端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水质监控节点包括水质传感器组、模数转换模块、MCU模块、定位模块和以太网模块;所述水质传感器组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模数转换模块和定位模块的输出端均与MCU模块连接,MCU模块的输出端与以太网模块连接,所述以太网模块与云服务器连接。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云服务器具有与水质监控节点配合的以太网通讯模块,以及与移动监控终端配合的移动通讯模块,以实现与水质监控节点、移动监控终端之间的信息传输。本申请中,水质传感器组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能够将水质传感器组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与定位信息一起传输给云服务器,而数字信号的传输更加稳定,减小信号传输带来的误差。所述水质传感器组包括至少一个氨氮传感器、至少一个盐度传感器、至少一个溶解氧传感器、至少一个浊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水中油传感器;所述氨氮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和水中油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水质传感器组还包括至少一个蓝藻传感器和至少一个余氯传感器,所述蓝藻传感器和余氯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基于上述多个传感器,能够更加全面的采集水质信息,给工作人员进行水质监控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所述的模数转换模块包括多路A/D采集器。所述多路A/D采集器的路数与水质传感器组中传感器的个数相等,且多路A/D采集器的每一路均对应于水质传感器组中的一个传感器。所述水质信息监控系统还包括后台管理中心,所述后台管理中心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的后台管理中心包括中央处理器和显示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云服务器和显示器连接,中央处理器将云服务器接收到的水质信息通过显示器呈现给后台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所述的后台管理中心还包括预警模块,所述预警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预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中央处理器在各个监控节点中采集到的水质信息超过预设阈值范围时,控制声光报警器报警,提醒后台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注意。所述的移动监控终端包括手机或iPad。在不同地理区域,如工业污水区、生活用水区、江河湖泊区等,由于水用途的不同,其水质信息标准也不相同,现有的水质监控系统中,在对不同地理区域的水质进行分别监控的过程中,各区域的监控时独立的;这就使得不便于对水质信息的综合管控;而本申请中,包括多个位于不同地理区域的水质监控节点,各个节点均与云服务器连接,能够将不同地理区域的水质信息监控整合到同一个监控系统中,便于对水质信息的综合管控,并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在每个水质监控节点均设置有定位模块,能够将各个节点的水质监控信息和定位信息同时上传到云服务器,方便于后台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定位信息对各个节点的数据进行区别监控,例如工作人员根据定位信息,对工业污水区用一套监控标准,对生活用水区和江河湖泊区又采用不同的监控标准;整个系统在整合各个区域水质监控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水质信息监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水质信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服务器、多个位于不同地理区域的水质监控节点和多个移动监控终端;每个水质监控节点均通过以太网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云服务器通过移动网络分别与每个移动监控终端连接;所述水质监控节点包括水质传感器组、模数转换模块、MCU模块、定位模块和以太网模块;所述水质传感器组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模数转换模块和定位模块的输出端均与MCU模块连接,MCU模块的输出端与以太网模块连接,所述以太网模块与云服务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水质信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服务器、多个位于不同地理区域的水质监控节点和多个移动监控终端;每个水质监控节点均通过以太网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云服务器通过移动网络分别与每个移动监控终端连接;所述水质监控节点包括水质传感器组、模数转换模块、MCU模块、定位模块和以太网模块;所述水质传感器组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模数转换模块和定位模块的输出端均与MCU模块连接,MCU模块的输出端与以太网模块连接,所述以太网模块与云服务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水质信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传感器组包括至少一个氨氮传感器、至少一个盐度传感器、至少一个溶解氧传感器、至少一个浊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水中油传感器;所述氨氮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和水中油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水质信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传感器组还包括至少一个蓝藻传感器和至少一个余氯传感器,所述蓝藻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森罗秦雷宇李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艾欧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