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353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上设置有数据库,所述服务器通过交换机连接有医生管理端和患者查询端,医生管理端包括患者信息模块,所述患者查询端包括检查项目模块、放疗安排模块以及账户信息模块;所述账户信息模块包括用户二维码、用户付费二维码、以及用户账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缺少系统的管理平台,和患者的沟通方式陈旧,信息化和电子化不足的问题,使得患者或者医生通过智能手机和4G网络及二维码来管理放疗过程,方便信息的查询和管理,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云服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
技术介绍
肿瘤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通常需要进行放射性的治疗过程,该过程一般持续时间较长,过程复杂,现有的放疗过程普遍认为的管理和监控,使得现有的放疗科管理方式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实用性较差,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缺少系统的管理平台,和患者的沟通方式陈旧,信息化和电子化不足,医生无法为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最优治疗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的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上设置有数据库,所述服务器通过交换机连接有医生管理端和患者查询端,医生管理端包括患者信息模块,所述患者查询端包括检查项目模块、放疗安排模块以及账户信息模块;所述账户信息模块包括用户二维码、用户付费二维码、以及用户账单。进一步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中所述用户二维码为根据患者的放疗号生成唯一的身份二维码,患者在每次放疗前出示自己的二维码,由放疗医生进行扫描,每扫描一次患者的账户二维码,患者放疗安排模块中的放疗次数就增加一。进一步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中所述用户付费二维码为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绑定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宝或微信,生成相应的付款二维码,当需要付款时,出示自己的付款二维码,由医院的人员扫描扣费。进一步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中所述患者信息模块与放疗信息管理系统、HIS以及PACS系统连接,患者信息模块包括患者的检查报告、用药情况以及治疗次数。进一步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中所述检查报告包括放疗科检查报告、核医学检查报告、放射科检查报告、检验科检查报告、以及病理科检查报告。进一步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中所述患者查询端还包括主管医生信息查询模块。进一步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中所述患者查询端还包括注意事项查询模块,所述注意事项查询模块包括检查前需要做的准备以及注意事项、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和放疗前后的注意事项。进一步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中所述注意事项查询模块还包括定时向患者推送放疗科普小知识。进一步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中所述检查项目模块包括已做检查项目报告、未做检查提醒;放疗安排模块包括放疗时间安排和放疗次数。进一步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中所述医生管理端和患者查询端之间设置有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及交流的沟通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服务器通过交换机连接医生管理端和患者查询端,可以提取医院所有的检查报告,包括诊断报告、检验科报告、放射医学影像和核医学报告等,方便医生和患者查看,另外,采用二维码使得云放疗管理平台的灵活性得到非常大的提升,用户无需下载专门的软件,直接扫描云放疗管理平台的二维码即可登录,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访问云放疗管理平台,查看检查及诊疗信息,通过付款二维码来支付,更加方便、快捷,通过账户二维码的方式记录病人的放疗次数,更加方便、准确,不容易出差错,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缺少系统的管理平台,和患者的沟通方式陈旧,信息化和电子化不足的问题,使得患者或者医生通过智能手机和4G网络及二维码来管理放疗过程,方便信息的查询和管理,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医生管理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患者查询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1,所述服务器1上设置有数据库,所述服务器1通过交换机2连接有医生管理端3和患者查询端4,医生管理端3包括患者信息模块31,如图3所示,所述患者查询端4包括检查项目模块41、放疗安排模块42、账户信息模块43、主管医生信息查询模块44。所述账户信息模块43包括用户二维码、用户付费二维码、以及用户账单。具体地,所述检查项目模块41包括已做检查项目报告、未做检查提醒;放疗安排模块42包括放疗时间安排和放疗次数。所述用户二维码为根据患者的放疗号生成唯一的身份二维码,患者在每次放疗前出示自己的二维码,由放疗医生进行扫描,每扫描一次患者的账户二维码,患者放疗安排模块42和患者信息模块31中的放疗次数就增加一。所述用户付费二维码为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绑定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宝或微信,生成相应的付款二维码,当需要付款时,出示自己的付款二维码,由医院的人员扫描扣费。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患者信息模块31与放疗信息管理系统、HIS以及PACS系统连接,患者信息模块31包括患者的检查报告、用药情况以及治疗次数。所述检查报告包括放疗科检查报告、核医学检查报告、放射科检查报告、检验科检查报告、以及病理科检查报告。所述检查报告包括放疗科检查报告、核医学检查报告、放射科检查报告、检验科检查报告、以及病理科检查报告。优选地,所述患者查询端4还包注意事项查询模块45,所述注意事项查询模块45包括检查前需要做的准备以及注意事项、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和放疗前后的注意事项。进一步的,为了缓解病人的困惑和焦虑,减轻心理负担,所述注意事项查询模块45还包括定时向患者推送放疗科普小知识。本专利技术中数据库包括存储的患者信息、主治医生、放疗时间安排和放疗次数、放疗报告等。为了医生能过及时通知病人,患者可以咨询主管医生,医生管理端3和患者查询端4之间设置有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及交流的沟通模块5。本专利技术原理以及使用过程:扫描云放疗的二维码会出现两个登录窗口,一个是医生登录窗口,另一个是患者登录窗口。医生用工号登录后会显示所有管理病人的基本信息列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病人的基本信息下包括个人的检查报告、用药情况、治疗次数等。患者用放疗号登录后会显示主管医生的基本信息、检查项目、放疗安排、注意事项和账户信息。检查项目下包括患者已做检查的检查报告和未作的检查项目。放疗安排下包括放疗时间和已放疗次数/总次数。账户信息下包括付款二维码、账单明细和账户二维码。其中付款可以绑定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生成特定的二维码用来缴费。账户二维码是根据患者的放疗号生成与之相应的二维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解决了现有的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缺少系统的管理平台,和患者的沟通方式陈旧,信息化和电子化不足的问题。(2)可以提取医院所有的检查报告,包括诊断报告、检验科报告、放射医学影像和核医学报告等,方便医生和患者查看。(3)采用二维码使得云放疗管理平台的灵活性得到非常大的提升,用户无需下载专门的软件,直接扫描云放疗管理平台的二维码即可登录。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访问云放疗管理平台,查看检查及诊疗信息。(4)通过付款二维码来支付,更加方便、快捷。(5)通过账户二维码的方式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1),所述服务器(1)上设置有数据库,所述服务器(1)通过交换机(2)连接有医生管理端(3)和患者查询端(4),医生管理端(3)包括患者信息模块(31),所述患者查询端(4)包括检查项目模块(41)、放疗安排模块(42)以及账户信息模块(43);所述账户信息模块(43)包括用户二维码、用户付费二维码、以及用户账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1),所述服务器(1)上设置有数据库,所述服务器(1)通过交换机(2)连接有医生管理端(3)和患者查询端(4),医生管理端(3)包括患者信息模块(31),所述患者查询端(4)包括检查项目模块(41)、放疗安排模块(42)以及账户信息模块(43);所述账户信息模块(43)包括用户二维码、用户付费二维码、以及用户账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二维码为根据患者的放疗号生成唯一的身份二维码,患者在每次放疗前出示自己的二维码,由放疗医生进行扫描,每扫描一次患者的账户二维码,患者放疗安排模块(42)中的放疗次数就增加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付费二维码为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绑定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宝或微信,生成相应的付款二维码,当需要付款时,出示自己的付款二维码,由医院的人员扫描扣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云放疗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信息模块(31)与放疗信息管理系统、HIS以及PACS系统连接,患者信息模块(31)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新臣李金凯胡晓伟成红艳程敏琼曹远东葛小林秦嗪杨焱张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