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样针冲洗装置和分析仪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5106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样针冲洗装置和分析仪,包括冲洗器,在所述冲洗器中沿竖向设置冲洗腔,所述冲洗腔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冲洗腔的顶端设有进针口,冲洗腔的下方设有吐液口,所述吐液口与冲洗腔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从而在冲洗腔底端与吐液口之间形成口径从顶部向底部连续递增的吐液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吐液口与冲洗腔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根据科恩达效应,清洗液到达吐液通道后会主动沿着圆弧面向外运动,从而冲走附着在吐液通道内壁的挂血,实现了吐液通道内壁的充分清洗,防止了挂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血细胞采样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样针冲洗装置和分析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样针冲洗装置和分析仪。
技术介绍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采样针从采血管中吸取血样后,采样针外壁上会沾有血液。为了避免对下一次的采样及检测造成污染,需要对采样针进行清洗。目前市面上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均采用冲洗装置来完成采样针的清洗,其原理基本相同,就是在冲洗装置上设置清洗液的入口和出口,入口向冲洗装置内通入清洗液,然后在出口引入负压将清洗液吸走,清洗液在冲洗装置内部运动过程中完成了对采样针的清洗。但是,现有装置在使用时,采样针取样完毕上升复位的过程中,会有部分血液附着到冲洗装置的底部,可形象地称其为“挂血”,由于其位置很难被内部的清洗液覆盖到,因此会存在较大的携带污染风险。目前避免挂血的措施可分为两种,然而这两种措施均各有缺陷:1.在冲洗装置中心通孔底部进行普通倒角处理,如专利US5603342所示。但是当采样针表面附着较大滴血液时,仍会有挂血风险;2.用叶片对冲洗装置底部进行擦拭,清除底部的挂血,如专利CN20143195Y所示。但是叶片本身在多次擦拭后会出现杂质的附着,与冲洗装置接触后难免带来新的携带污染,干扰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挂血的采样针冲洗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样针冲洗装置,包括冲洗器,在所述冲洗器中沿竖向设置冲洗腔,所述冲洗腔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冲洗腔的顶端设有进针口,冲洗腔的下方设有吐液口,所述吐液口与冲洗腔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从而在冲洗腔底端与吐液口之间形成口径从顶部向底部连续递增的吐液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连接吐液口与冲洗腔的过渡圆弧的曲率沿顶部向底部递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腔内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具有竖向的进针通道,采样针通过进针口进入进针通道后与密封件密封连接,密封件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冲洗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件与冲洗腔的腔壁密封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密封件位于两个腔体的交界位置,所述第二腔体为延伸至吐液通道的圆柱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位于冲洗器的同侧且位于同一竖向切面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液口位于出液口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器包括冲洗主体和上盖,冲洗腔沿竖向贯通冲洗主体从而在冲洗主体顶部形成密封件取出口,上盖盖合在密封件取出口,进针口设置在上盖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上盖对密封圈施加竖向的压力使得密封圈沿朝向圆心的方向变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小于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形成肩部结构,密封圈被夹持在肩部结构与上盖之间。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采样针冲洗装置的分析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吐液口与冲洗腔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根据科恩达效应,清洗液到达吐液通道后会主动沿着圆弧面向外运动,从而冲走附着在吐液通道内壁的挂血,实现了吐液通道内壁的充分清洗,防止了挂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冲洗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冲洗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冲洗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4(a)-(c)是各种吐液通道出液状态示意图;图5是过渡圆弧曲率处处相等的吐液通道出液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的采样针冲洗装置,包括一冲洗器100,该冲洗器100中部沿竖向设置有冲洗腔,冲洗腔具有进液口1和出液口2,冲洗腔的顶端设有进针口3,在冲洗腔的下方设有吐液口4,吐液口4与冲洗腔的底端通过一段吐液通道40相连。上述结构与已公开的技术具有类似的结构并且其原理也大致一样,洗采样针时,清洗液从进液口1进入冲洗腔,然后被出液口2处施加的负压抽走;当采样针分血完毕后,冲洗装置移动到计数池上方,从进液口1处打入清洗液,但是此时出液口2不施加负压,清洗液从吐液通道40和吐液口4向下流出冲洗装置。目前,吐液口与吐液通道一般采用如图4a和图4b所示的结构。参考图4a,吐液通道41为直筒状,清洗液只会由上至下竖向流出,对于冲洗器100底端面并不能形成清洗作用,因此无法避免挂血现象。参考图4b,吐液通道42设计成斜边倒角结构,清洗液从上至下流出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发散,即能够冲洗到倒角的部分位置,然而倒角其余的大部分位置依然会存在挂血现象。为了避免挂血现象,实施例中的吐液口4与冲洗腔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也即在冲洗腔底端与吐液口4之间形成口径从顶部向底部连续递增的吐液通道40,这个吐液通道40可以看作是由冲洗腔至吐液口4的一个圆弧倒角结构。根据科恩达效应并参考图4c和图5,清洗液由上至下流动时,会一直附着在呈圆弧状外扩的吐液通道位置向外运动,并冲洗吐液通道43、44内壁的部分或者大部分或者全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挂血。如图4c所示的吐液通道43,实际是由连接吐液口与冲洗腔的过渡圆弧所围成,该所述的过渡圆弧其曲率沿吐液通道43顶部向底部递增,其类似于椭圆的1/4轮廓。清洗液首先会流经曲率较小的位置,之后顺着吐液通道43内壁往下往外流动,并且由于曲率是渐变以及渐变的幅度较小,清洗液能够稳定附着在吐液通道43的内壁,而不会中途脱离下落。这种过渡圆弧的结构能够清洗吐液通道内壁的全部或者大部分。而图5所示中,过渡圆弧所形成的圆弧倒角为圆形倒角,其曲率处处相等。这种圆形倒角结构所形成的科恩达效应略弱,清洗液只能流经圆形倒角的小部分内壁即因为重力的作用而自然下落,因此,其对于吐液口44内壁的冲洗效果并没有图4c中所示的结构强。US5603342与CN10402035A中,为了防止漏液,在冲洗装置的中心设计多段同轴心的但不同孔径的通孔,采样针进入冲洗装置需要与最小的一个通孔匹配,然而此时采样针与通孔也并不能很好的实现密封的性能。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冲洗装置还包括位于进液口1和出液口2上方的密封件5。该密封件5内部具有竖向的进针通道51,采样针200由上至下通过进针口3插入进针通道51后能够与密封件5密封连接。由此,密封件5能够密封连接采样针200,进液口1、出液口2的进、出液均无法从采样针200外壁泄漏出去。另外,由于密封件5具有的密封作用,进针口3可以做得很大,而无需匹配于采样针的规格,使得进针口3的设计更自由。US5603342与CN10402035A中所公开的技术也存在采样针兼容性不高的问题,即因为通孔必须与采样针匹配,一套冲洗装置仅能对应一种规格的采样针,无法完成对不同尺寸采样针的冲洗。由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密封件5与冲洗腔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针对不同尺寸采样针的采样冲洗,用户将不同尺寸、型号、形状的密封件安装在冲洗腔的同一位置,这些不同的密封件具有孔径不同的进针通道,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采样针并将其密封。密封件可拆装的安装方式将在以后描述。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密封件5的外壁密封连接在冲洗腔的腔壁上。这样密封件5与采样针200之间、密封件5与冲洗腔腔壁之间均密封连接,进针口3与进液口1、出液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采样针冲洗装置和分析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样针冲洗装置,包括冲洗器,在所述冲洗器中沿竖向设置冲洗腔,所述冲洗腔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冲洗腔的顶端设有进针口,冲洗腔的下方设有吐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吐液口与冲洗腔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从而在冲洗腔底端与吐液口之间形成口径从顶部向底部连续递增的吐液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样针冲洗装置,包括冲洗器,在所述冲洗器中沿竖向设置冲洗腔,所述冲洗腔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冲洗腔的顶端设有进针口,冲洗腔的下方设有吐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吐液口与冲洗腔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从而在冲洗腔底端与吐液口之间形成口径从顶部向底部连续递增的吐液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针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吐液口与冲洗腔的过渡圆弧的曲率沿顶部向底部递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针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腔内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具有竖向的进针通道,采样针通过进针口进入进针通道后与密封件密封连接,密封件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针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冲洗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样针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与冲洗腔的腔壁密封连接。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小磊白新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