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模块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453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模块吊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龙门架,每个龙门架包括两侧的立柱和与立柱上方固定连接的横梁,相邻的龙门架立柱之间通过横杆活动套接,横杆两端分别设有C型套框,C型套框与立柱之间通过若干螺栓活动拆装。横梁两端固定设有至少两个吊钩,吊钩上吊有专用吊具,专用吊具为爬梯状钢框结构,专用吊具上方分别固定设有与吊钩匹配的吊环,专用吊具下方固定设有若干挂钩,挂钩内设有吊绳。每个立柱底部均设有脚轮。横梁为工字型钢,横梁两侧通过C型轮轴与吊钩固定连接,C型轮轴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设有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吊装大吨位的模块,就位时可以缓慢平移,能够准确掌握安装位置,吊装过程中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模块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三维模块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模块建筑是一种组装化技术,它用事先预制好的模块构件组装成各种房屋,施工简便、组装灵活。模块构件在工厂中预制,便于组织工业化生产、提高工效、减少材料消耗、受季节影响小。模块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使用面积大、建筑自重轻、施工简便、组装灵活、用工用料省等特点,还具有房屋可搬迁的功能,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并将推广。工业化的生产使模块化建筑相比传统的房屋建筑具有更精良的工艺:高品质控制、切割精准、节省材料、有效利用木材,并且那些废弃物会被利用作为工厂的燃料等等。不仅如此,相比传统的房屋建设,原材料的大批量采购、挑选劳动力低廉的地区建厂,这些手段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品质,人们当然会选择它。在模块化建筑的安装过程中,三维模块吊装的传统做法一般是采用汽车吊或塔式起重机,但这两种吊装方式的起重量有限,吊起来又不稳定,就位时不方便操作且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吊装大吨位模块,就位时可缓慢平移,能准确掌握安装位置,安全可靠的三维模块吊装装置。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三维模块吊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龙门架,每个所述龙门架包括两侧的立柱和与立柱上方固定连接的横梁,相邻的所述龙门架立柱之间通过横杆活动套接,所述横杆两端分别设有C型套框,所述C型套框与立柱之间通过若干螺栓活动拆装;所述横梁两端固定设有至少两个吊钩,所述吊钩上吊有专用吊具,所述专用吊具为爬梯状钢框结构,所述专用吊具上方分别固定设有与吊钩匹配的吊环,所述专用吊具下方固定设有若干挂钩,所述挂钩内设有吊绳;每个所述立柱底部均设有脚轮,所述脚轮上设有脚踩刹车。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为工字型钢,所述横梁两侧通过C型轮轴与吊钩固定连接,所述C型轮轴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设有滑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C型轮轴的开口宽度小于横梁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脚轮为活动脚轮,所述活动脚轮上设有相匹配的便携式滑道。进一步的,所述脚轮为定向脚轮。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的三维模块吊装装置,通过龙门架上的吊钩吊着专用吊具,该爬梯状钢框结构的专用吊具可根据三维模块的大小在其下方设置挂钩和相应的吊绳。相邻的龙门架立柱之间通过两端带有C型套框的横杆活动拆装,可自由分配龙门架的数量,并在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龙门架时起到加强稳固的作用。横梁为工字型钢,横梁两侧通过C型轮轴与吊钩固定连接,C型轮轴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设有滑轮,这样的设计,可使滑轮带动吊钩在横梁上自由移动,根据吊环的位置分配吊钩的位置,使其不局限于只在横梁的两端。脚轮为活动脚轮,活动脚轮上设有相匹配的便携式滑道,使可360度旋转的活动脚轮在移动时只在便携式滑道内移动,而在运输时拆下便携式滑道即可将龙门架往任意方向移走。本技术可以吊装大吨位的模块,就位时可以缓慢平移,能够准确掌握安装位置,吊装过程中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横梁与吊钩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横杆与立柱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横梁与专用吊具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龙门架,2、立柱,3、横梁,4、横杆,5、C型套框,6、吊钩,7、专用吊具,8、吊环,9、挂钩,10、吊绳,11、脚轮,12、C型轮轴,13、滑轮,14、三维模块,15、便携式滑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如图1-4所示,一种三维模块吊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龙门架1,每个龙门架1包括两侧的立柱2和与立柱2上方固定连接的横梁3,相邻的龙门架1立柱2之间通过横杆4活动套接,横杆4两端分别设有C型套框5,C型套框5与立柱2之间通过若干螺栓活动拆装。横梁3两端固定设有至少两个吊钩6,吊钩6上吊有专用吊具7,专用吊具7为爬梯状钢框结构,专用吊具7上方分别固定设有与吊钩6匹配的吊环8,专用吊具7下方固定设有若干挂钩9,挂钩9内设有吊绳10。每个立柱2底部均设有脚轮11,脚轮11上设有脚踩刹车。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横梁3为工字型钢,横梁3两侧通过C型轮轴12与吊钩6固定连接,C型轮轴12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设有滑轮13。C型轮轴12的开口宽度小于横梁3的宽度。脚轮11为活动脚轮,活动脚轮上设有相匹配的便携式滑道15。脚轮11为定向脚轮。本技术设计的三维模块吊装装置,设计原理是通过龙门架1上的吊钩6吊着专用吊具7,该爬梯状钢框结构的专用吊具7可根据三维模块14的大小在其下方设置挂钩9和相应的吊绳10。相邻的龙门架1立柱2之间通过两端带有C型套框5的横杆4活动拆装,可自由分配龙门架1的数量,并在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龙门架1时起到加强稳固的作用。横梁3为工字型钢,横梁3两侧通过C型轮轴12与吊钩6固定连接,C型轮轴12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设有滑轮13,这样的设计,可使滑轮13带动吊钩6在横梁3上自由移动,根据吊环8的位置分配吊钩6的位置,使其不局限于只在横梁3的两端。脚轮11为活动脚轮,活动脚轮上设有相匹配的便携式滑道15,使可360度旋转的活动脚轮在移动时只在便携式滑道15内移动,而在运输时拆下便携式滑道15即可将龙门架1往任意方向移走。使用时,首先将龙门架1通过脚轮11移动至需要吊装的三维模块14上方,并通过脚踩刹车将龙门架1定位,然后根据三维模块14的大小更换专用吊具7后,将吊绳10绑在三维模块14上,可根据需要调节吊钩6的位置,确认三维模块14固定完成后,将脚踩刹车松开,移动龙门架1带动三维模块14移动至吊装位置卸下即可。本技术可以吊装大吨位的模块,就位时可以缓慢平移,能够准确掌握安装位置,吊装过程中安全可靠。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三维模块吊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模块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龙门架,每个所述龙门架包括两侧的立柱和与立柱上方固定连接的横梁,相邻的所述龙门架立柱之间通过横杆活动套接,所述横杆两端分别设有C型套框,所述C型套框与立柱之间通过若干螺栓活动拆装;所述横梁两端固定设有至少两个吊钩,所述吊钩上吊有专用吊具,所述专用吊具为爬梯状钢框结构,所述专用吊具上方分别固定设有与吊钩匹配的吊环,所述专用吊具下方固定设有若干挂钩,所述挂钩内设有吊绳;每个所述立柱底部均设有脚轮,所述脚轮上设有脚踩刹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模块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龙门架,每个所述龙门架包括两侧的立柱和与立柱上方固定连接的横梁,相邻的所述龙门架立柱之间通过横杆活动套接,所述横杆两端分别设有C型套框,所述C型套框与立柱之间通过若干螺栓活动拆装;所述横梁两端固定设有至少两个吊钩,所述吊钩上吊有专用吊具,所述专用吊具为爬梯状钢框结构,所述专用吊具上方分别固定设有与吊钩匹配的吊环,所述专用吊具下方固定设有若干挂钩,所述挂钩内设有吊绳;每个所述立柱底部均设有脚轮,所述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飞越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