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芽茶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358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黄芽茶的加工方法,通过将绿色芽茶在110℃~125℃,相对压力70kPa~90kPa条件下蒸黄5~10分钟,接着自然降温、松压闷黄10~30分钟,使茶叶快速变黄的同时,有效分解茶芽中呈现苦涩味的物质,打破黄芽茶不采夏秋茶的传统,延长黄芽茶的采摘时间,充分利用晚春茶、夏秋茶的茶树芽头,提高黄芽茶产量。利用上述加工方法制成的黄芽茶,水分含量为5%~7%,颜色金黄均匀,滋味甘醇,无苦涩味,香气、滋味、色泽均优于传统黄芽茶。

Huangya tea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Huangya tea, the green tea at 110 DEG ~125 DEG, the relative pressu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70kPa~90kPa for 5~10 minutes and then steamed yellow, natural cooling, pressure relief yellow 10~30 minutes, the fast yellow tea at the same time, effective decomposition of present bitter substances in tea, tea break Huangya do not adopt tea tradition, prolong Huangya tea picking time, make full use of tea buds in late spring tea, tea, tea production increased huangya. Made of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Huang Ya Cha, 5%~7% water content, golden color uniform, sweet taste, no bitter taste, aroma, taste and color are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Huangya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芽茶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
,特别是涉及一种黄芽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黄茶根据原料嫩度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由茶树芽头制成,著名的黄芽茶有君山银针和蒙顶黄芽。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外形芽头壮实笔直,茸毛批盖,色泽金黄光亮,俗称“金镶玉”;内质香气高纯,汤色杏黄明澈,滋味甘爽。冲泡时,芽头在玻璃杯中竖立,状似群笋出土,又如尖刀直竖,茶影汤色,交相辉映。部分茶芽,三起三落,杯中呈现,立体景观。蒙顶黄茶,形状扁直,芽匀整齐,鲜嫩显毫,黄绿明亮,汤黄而碧,甜香浓郁,味甘而醇,叶底嫩黄。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使用教材《制茶学》1979年版215~216页详细记载了传统君山银针的制法:分杀青、摊放、初烘、摊放、初包、复烘、摊放、复包、干燥、分级等十个过程,其中闷黄分为初包和复包。初包:摊凉后的芽坯每1.0kg~1.5kg用双层皮纸包成1包,装入箱中,放置48小时左右。复包:闷黄时间为24小时左右。217~218页详细记载了蒙顶黄茶的制法:一杀青、两包黄、一摊放、三复锅、一烘干。其中初包(初次闷黄)的叶温45℃~55℃,时间60~80分钟;复包(二次闷黄)的叶温35~50℃,时间50~60分钟。黄芽茶的采摘时间很短,其产量也就极少。上述教材也介绍了君山银针和蒙顶黄茶的原料要求:“全是芽头组成,一般在清明节前4天开采,最迟不超过清明后10天”。早于采摘时间或晚于采摘时间的君山银针和蒙顶黄茶,加工后有苦涩味,而常温常压闷黄技术难以分解茶芽中呈现苦涩味的物质。因此,改进黄茶闷黄方法,使其能够有效分解茶芽中呈现苦涩味的物质,成为黄茶生产领域急需攻破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黄芽茶的加工方法,使其能够有效分解茶芽中呈现苦涩味的物质,打破黄芽茶不采夏秋茶的传统,延长黄芽茶的采摘时间,充分利用晚春茶、夏秋茶的茶树芽头,提高黄芽茶产量。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加工方法制成的黄芽茶。一种黄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茶树芽头杀青、干燥,制成绿色芽茶;将所述绿色芽茶在110℃~125℃,相对压力70kPa~90kPa条件下蒸黄5~10分钟后,自然降温、松压闷黄10~30分钟,烘干得到所述黄芽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黄的相对压力为70kPa~80kPa。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青为干热杀青或湿热杀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为炒干或烘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绿色芽茶为干茶绿、汤色绿且叶底绿的芽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绿色芽茶中水分含量为5.5%~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茶树芽头包括一年四季采摘的茶树芽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茶树芽头为夏季或秋季采摘的茶树芽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黄芽茶中水分含量为5%~7%。上述黄芽茶的加工方法,通过将绿色芽茶在110℃~125℃,相对压力70kPa~90kPa条件下蒸黄5~10分钟,接着自然降温、松压闷黄10~30分钟,可以有效分解茶芽中呈现苦涩味的物质,打破黄芽茶不采夏秋茶的传统,延长黄芽茶的采摘时间,充分利用晚春茶、夏秋茶的茶树芽头,提高黄芽茶产量。利用上述加工方法制成的黄芽茶,水分含量为5%~7%,色泽金黄,无苦涩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一种黄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将茶树芽头杀青、干燥,制成绿色芽茶。其中,茶树芽头包括一年四季采摘的茶树芽头。优选的,茶树芽头为夏季或秋季采摘的茶树芽头。其中,杀青为干热杀青或湿热杀青。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10中的杀青采用锅炒手工杀青的方式,锅温120℃~150℃,每锅投芽量0.5kg,杀青时间3~4分钟。其中,干燥为炒干或烘干。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10中干燥的方法具体为:将杀青后的芽茶在90℃~100℃烘干50分钟后摊凉,继续在60℃~70℃烘干60分钟,制成绿色芽茶。上述绿色芽茶为干茶绿、汤色绿且叶底绿的芽茶。其中,绿色芽茶的含水量为7%~8%。S120、将上述绿色芽茶在110℃~125℃,相对压力为70kPa~90kPa条件下蒸黄5~10分钟后,自然降温、松压闷黄10~30分钟,烘干得到黄芽茶。优选的,蒸黄的相对压力为70kPa~80kPa。烘干后,黄芽茶中水分含量为5.0%~7.0%。上述黄芽茶的加工方法,通过将将所述绿色芽茶在110℃~125℃,相对压力70kPa~90kPa条件下蒸黄5~10分钟,接着自然降温、松压闷黄10~30分钟,使茶叶快速变黄的同时,有效分解茶芽中呈现苦涩味的物质,打破黄芽茶不采夏秋茶的传统,延长黄芽茶的采摘时间,充分利用晚春茶、夏秋茶的茶树芽头,提高黄芽茶产量。利用上述加工方法制成的黄芽茶,颜色金黄均匀,滋味甘醇,无苦涩味,香气、滋味、色泽均优于传统黄芽茶。以下为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茶树芽头为夏季采摘的茶树单芽)(1)将夏季采摘的茶树单芽采用锅炒手工杀青的方式,杀青3~4分钟,锅温120℃~150℃,每锅投芽量0.5kg。(2)将杀青后的茶树芽头在90℃~100℃烘干50分钟,摊凉30分钟后,继续在60℃~70℃烘干60分钟,制成水分含量为7%~8%的绿色芽茶。(3)将绿色芽茶在120℃,相对压力为80kPa条件下蒸黄5分钟,接着自然降温、松压闷黄20分钟,烘干得到水分含量为5%~6.5%的黄芽茶。实施例2(茶树芽头为夏季采摘的茶树单芽)(1)将夏季采摘的茶树单芽采用锅炒手工杀青的方式,杀青时间3~4分钟,锅温120℃~150℃,每锅投芽量0.5kg。(2)将杀青后的茶树芽头在90℃~100℃烘干50分钟,摊凉30分钟后,继续在60℃~70℃烘干60分钟,制成水分含量为7%~8%的绿色芽茶。(3)将绿色芽茶在110℃,相对压力为70kPa条件下蒸黄10分钟,接着自然降温、松压闷黄30分钟,烘干得到水分含量为5%~6.5%的黄芽茶。对比例1(按传统方法加工夏季采摘的茶树单芽)(1)将夏季采摘的君山银针茶树单芽采用锅炒手工杀青的方式,杀青3~4分钟,锅温130℃~100℃,先高后低,每锅投芽量500g左右。(2)将杀青后的茶树芽头,在50℃~60℃初烘至5~6成干时下烘,摊凉1小时左右。(3)将经过初烘摊凉后的茶树芽头用皮纸包好,放置约24小时使其变为金黄色。(4)将变为金黄色的茶树芽头在45℃~40℃复烘至9成干时下烘。(5)将经过复烘的茶树芽头用皮纸包裹,放置36小时左右,使茶芽继续黄变。(6)将继续黄变的茶树芽头在80℃~90℃烘干,得到水分含量为5%~6.5%的黄芽茶。对比例2(按传统方法加工清明节前采摘的茶树单芽)方法同对比例1,仅原料改为清明节前采摘的茶树单芽。聘请专业评茶师,对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对比例2制成的黄芽茶进行审评,结果见下表。表1君山银针黄茶不同加工方法感官品质对照表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和2制成的黄芽茶的品质明显优于对比例1制成的黄芽茶,接近对比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芽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茶树芽头杀青、干燥,制成绿色芽茶;将所述绿色芽茶在110℃~125℃,相对压力70kPa~90kPa条件下蒸黄5~10分钟后,自然降温、松压闷黄10~30分钟,烘干得到所述黄芽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茶树芽头杀青、干燥,制成绿色芽茶;将所述绿色芽茶在110℃~125℃,相对压力70kPa~90kPa条件下蒸黄5~10分钟后,自然降温、松压闷黄10~30分钟,烘干得到所述黄芽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黄的相对压力为70kPa~80kP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为干热杀青或湿热杀青。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炒干或烘干。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奇志袁小月王岳芹廖岳维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君山印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