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320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包括第一热传递装置和第二热传递装置,所述第一热传递装置设置在地下水水池中,第二热传递装置预埋在建筑墙体中,第一热传递装置和第二热传递装置结构相同,第二热传递装置包括固定箱、防护网和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卡接在固定箱的内部,固定箱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开口,开口处通过螺钉有固定有防护网,第一热传递装置中的循环管道和第二热传递装置中的循环管道之间连接有两根导管,一根导管上设有过滤装置,另一根导管上设有水泵,导管上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将地下水的热量传递到建筑墙体中,对建筑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能源的损耗。

Buried heat pipe energy-saving device for building exterior wa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ll embedded type heat pipe energy sav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heat transfer device and a second heat transfer device, the first heat transfer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 tank second, a heat transfer device embedded in the wall, the first heat transfer heat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second device have the same structure, second the heat transfer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box, protective net and circulating pipeline, pipeline internal circulation card connected to the fixed box, side wall fixing box i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the opening is fixed by screws with a protective net, there are two conduits connected between the circulating pipe heat transfer device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cycle pipeline heat transfer device the filter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catheter, another catheter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pump, conduit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the heat of the ground water into the building wall, playing the role of heat insulation for the building and reducing the loss of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考验,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使用能耗、采暖空调能耗等,是我国能源消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其中最主要的采暖和空调能耗占到20%。因此,建筑节能对于节约能源、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改善地球热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建筑大多通过对建筑墙体加装隔热板、保温板进行隔热,减少室内冷气或暖气的散失,但这种隔热效果不好,而且不能起到节能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包括第一热传递装置和第二热传递装置,所述第一热传递装置设置在地下水水池中,第二热传递装置预埋在建筑墙体中,第一热传递装置和第二热传递装置结构相同,第二热传递装置包括固定箱、防护网和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卡接在固定箱的内部,固定箱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开口,开口处通过螺钉有固定有防护网,第一热传递装置中的循环管道和第二热传递装置中的循环管道之间连接有两根导管,一根导管上设有过滤装置,另一根导管上设有水泵,导管上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阀门。优选的,所述第二热传递装置的内部设有两块导热硅胶,导热硅胶位于防护网与循环管道之间。优选的,建筑墙体中设有多个第二热传递装置,相邻第二热传递装置之间相互串联。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箱门和过滤网,过滤箱上设有开口,开口处铰接有箱门,过滤箱与箱门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过滤箱的内部设有卡块,过滤网卡接在过滤箱内。优选的,所述第一热传递装置通过支架固定在地下水水池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水泵、地下水水池、第一热传递装置、第二热传递装置和导管的设置,能够将地下水的热量传递到建筑墙体中,对建筑起到隔热的作用,同时利用水的温度对建筑进行加热和降温,减少能源的消耗,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将地下水的热量传递到建筑墙体中,对建筑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能源的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热传递装置、2地下水水池、3过滤装置、4导管、5第二热传递装置、51防护网、52导热硅胶、53循环管道、54固定箱、6进水管、7阀门、8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包括第一热传递装置1和第二热传递装置5,第一热传递装置1设置在地下水水池2中,第二热传递装置5预埋在建筑墙体中,第一热传递装置1和第二热传递装置5结构相同,第二热传递装置5包括固定箱54、防护网51和循环管道53,循环管道53卡接在固定箱54的内部,固定箱54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开口,开口处通过螺钉有固定有防护网51,第一热传递装置1中的循环管道53和第二热传递装置5中的循环管道53之间连接有两根导管4,一根导管4上设有过滤装置3,另一根导管4上设有水泵8,导管4上连接有进水管6,进水管6上设有阀门7,第二热传递装置5的内部设有两块导热硅胶52,导热硅胶52位于防护网51与循环管道53之间,建筑墙体中设有多个第二热传递装置5,相邻第二热传递装置5之间相互串联,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箱、箱门和过滤网,过滤箱上设有开口,开口处铰接有箱门,过滤箱与箱门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过滤箱的内部设有卡块,过滤网卡接在过滤箱内,第一热传递装置1通过支架固定在地下水水池2中。工作原理:根据建筑墙体的大小,在建筑墙体中设置多个第二热传递装置5,相邻第二热传递装置5之间相互串联,在建筑的一侧建造有地下水水池2,地下水水池2的水流流动设置,将第一热传递装置1通过支架固定在地下水水池2中,通过水泵8的作用,带动循环管道中的液体流动,第一热传递装置1中循环管道53中的水在地下水水池2的水流作用下加热或降温,在水泵8的带动下给墙体降温或加热,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同时利用水的隔热性,增强建筑墙体的隔热性,减少室内冷气或暖气的散失。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包括第一热传递装置(1)和第二热传递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传递装置(1)设置在地下水水池(2)中,第二热传递装置(5)预埋在建筑墙体中,第一热传递装置(1)和第二热传递装置(5)结构相同,第二热传递装置(5)包括固定箱(54)、防护网(51)和循环管道(53),循环管道(53)卡接在固定箱(54)的内部,固定箱(54)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开口,开口处通过螺钉有固定有防护网(51),第一热传递装置(1)中的循环管道(53)和第二热传递装置(5)中的循环管道(53)之间连接有两根导管(4),一根导管(4)上设有过滤装置(3),另一根导管(4)上设有水泵(8),导管(4)上连接有进水管(6),进水管(6)上设有阀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包括第一热传递装置(1)和第二热传递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传递装置(1)设置在地下水水池(2)中,第二热传递装置(5)预埋在建筑墙体中,第一热传递装置(1)和第二热传递装置(5)结构相同,第二热传递装置(5)包括固定箱(54)、防护网(51)和循环管道(53),循环管道(53)卡接在固定箱(54)的内部,固定箱(54)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开口,开口处通过螺钉有固定有防护网(51),第一热传递装置(1)中的循环管道(53)和第二热传递装置(5)中的循环管道(53)之间连接有两根导管(4),一根导管(4)上设有过滤装置(3),另一根导管(4)上设有水泵(8),导管(4)上连接有进水管(6),进水管(6)上设有阀门(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玲博王莉李晨靓刘备卢嘉欣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