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3038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器、信号处理模块、门禁报警模块、窗户报警模块和室内烟雾报警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连接门禁报警模块、窗户报警模块、室内温度报警模块、室内烟雾报警模块、室内湿度报警模块、室内煤气报警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分别连接无线发送模块和电源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将普通的家庭安防装置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后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做出判断后,送到无线发送模块将结果输出,监测效果好,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号处理系统,具体是一种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庭安防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一套可靠实用的家庭安防系统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需要。但现在的安防系统都具有很多局限性,例如,安防系统中的监测单元如何配置,如何安放,各种探测数据如何有效传递给户主、如何报警、如何反应等。物联网是指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态信息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实现更深入的物联化,它具有很好的优势,通过对室内物品的控制,可以实现监管、报警等多种功能,现在就迫切的需要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的安防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对家庭进行安全防护的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器、信号处理模块、门禁报警模块、窗户报警模块和室内烟雾报警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连接门禁报警模块、窗户报警模块、室内温度报警模块、室内烟雾报警模块、室内湿度报警模块、室内煤气报警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分别连接无线发送模块和电源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熔断器RF、二极管VD1、电感L1、芯片U1、电阻R1、三极管VT1和二极管VZ,所述熔断器FU一端连接交流AC一端,熔断器FU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1正极,二极管VD1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和电感L1,电感L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和芯片U1引脚D,芯片U1引脚FB分别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和二极管VD3负极,所述芯片U1引脚S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电阻R1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感L2和二极管VD2负极,电感L2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D2正极、电容C5、电阻R3、电阻R4、电阻R6和输出端V1,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1集电极、三极管VT1基极和三极管VT2基极,三极管VT2集电极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三极管VT2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5、电容C5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电容C6和交流AC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Z正极、二极管VZ正极、电阻R5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和输出端V2,二极管VZ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发射极,所述芯片U1型号为LNK30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雾报警模块采用对射式红外传感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室内煤气报警模块采用气敏传感器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门禁报警模块和窗户报警模块均采用震动传感器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将普通的家庭安防装置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后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做出判断后,送到无线发送模块将结果输出,监测效果好,非常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器、信号处理模块、门禁报警模块、窗户报警模块和室内烟雾报警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连接门禁报警模块、窗户报警模块、室内温度报警模块、室内烟雾报警模块、室内湿度报警模块、室内煤气报警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分别连接无线发送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熔断器RF、二极管VD1、电感L1、芯片U1、电阻R1、三极管VT1和二极管VZ,所述熔断器FU一端连接交流AC一端,熔断器FU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1正极,二极管VD1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和电感L1,电感L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和芯片U1引脚D,芯片U1引脚FB分别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和二极管VD3负极,所述芯片U1引脚S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电阻R1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感L2和二极管VD2负极,电感L2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D2正极、电容C5、电阻R3、电阻R4、电阻R6和输出端V1,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1集电极、三极管VT1基极和三极管VT2基极,三极管VT2集电极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三极管VT2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5、电容C5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电容C6和交流AC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VZ正极、二极管VZ正极、电阻R5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和输出端V2,二极管VZ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发射极,所述芯片U1型号为LNK304。所述烟雾报警模块采用对射式红外传感器。所述室内煤气报警模块采用气敏传感器控制。所述门禁报警模块和窗户报警模块均采用震动传感器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基础,将普通的家庭安防装置通过物联网连接,可以检测室内温度、湿度、烟雾(用于火灾监控)、煤气等状况,并将监测到的情况实时反馈给手机等便携设备,智能化程度高,监测效果好,非常适合推广使用。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源模块的电路图,LNK304属于LinkSwitch-TN系列产品,可替代电容降压式非隔离线性电源并省去电源变压器,与传统的“无源”(靠电容降压)解决方案相比,它采用了EcoSmart节能技术,不仅能达到比电容降压式线性稳压电源更高的效率;而且可提高功率因数。两路输出分别为V1:+7V,80mA;V2:-5V,50mA。在+7V端与-5V端之间还可获得+12V输出,其准确度为8%。其中,-5V输出可驱动白色家电的控制电路,+12V输出可给继电器供电,该电源特别适合需要负门极电压来驱动的双向晶闸管应用电路。此时以-5V输出作为参考时,双向晶闸管的门极可用0~-5V范围内的信号进行驱动。R1为偏置电阻,R2为反馈电阻,C4为反馈电容,VD3为反馈二极管。C3为BP端的旁路电容,输出电路由续流二极管VD2、储能电感L2和输出滤波电容C5组成,输出电压首先经过VD3,再经过R1、R2分压后获得反馈电压,送至LNK304的反馈端(FB),+12V电压由R1、R2来设定,L2的峰值电流是由LNK304的极限电流来限制的,在每个使能开关周期,LNK304内部的MOSFET导通,使通过L2和C5的电流线性地增大。一旦达到内部限流点,MOSFET就关断,L2上的电感电流通过VD2、C5和C6,来调整使能周期和关断周期的比值来实现稳压,一旦进入反馈端电流超过49uA,就会跳过一个周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器、信号处理模块、门禁报警模块、窗户报警模块和室内烟雾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连接门禁报警模块、窗户报警模块、室内温度报警模块、室内烟雾报警模块、室内湿度报警模块、室内煤气报警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分别连接无线发送模块和电源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器、信号处理模块、门禁报警模块、窗户报警模块和室内烟雾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连接门禁报警模块、窗户报警模块、室内温度报警模块、室内烟雾报警模块、室内湿度报警模块、室内煤气报警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分别连接无线发送模块和电源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信息通讯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熔断器RF、二极管VD1、电感L1、芯片U1、电阻R1、三极管VT1和二极管VZ,所述熔断器FU一端连接交流AC一端,熔断器FU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1正极,二极管VD1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和电感L1,电感L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和芯片U1引脚D,芯片U1引脚FB分别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和二极管VD3负极,所述芯片U1引脚S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电阻R1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感L2和二极管VD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慧杜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讯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