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散装固体的包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91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散装固体的包装容器。该容器包括具有容器壁的容器主体,容器壁在容器的高度方向上从容器底部延伸至容器开口。容器壁和容器底部界定了容器中的内部空间,并且附接至容器壁的内表面的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第一密封膜在内部空间中的第一内隔室上方形成顶部。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第二密封膜应用在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第一密封膜和容器开口的边缘之间且附接至容器壁的内表面。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第一密封膜在内部空间中形成第二内隔室的底部,且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第二密封膜在第二内隔室的上方形成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散装固体的包装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散装固体的包装容器,该容器包括具有容器壁的容器主体,容器壁在容器的高度方向上从容器底部延伸至容器开口,容器壁和容器底部形成了容器中的第一内隔室的壁,且第一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密封膜附接至容器壁的内表面并在第一内隔室的上方形成顶部。
技术介绍
消费品、尤其是散装固体通常包装在使用相当硬的包装容器中,该包装容器在制造商端和零售端的运输和储存期间保护散装固体,并且该包装容器在消费者端的储存和分配期间保护散装固体。在散装包装容器领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确定从容器初始打开直到包装产品全部被消耗,包装货物的质量保持在高水平。在US2,317,651中,已经提出了提供一种用于包装谷物、早餐食品、咖啡、茶或烟草的矩形包装纸箱,其具有由托盘状封闭构件隔开的多个内隔室,该托盘状封闭构件热密封至包装容器的内壁或者粘接附接至包装容器的内壁。封闭构件被布置成为未使用量的包装货物提供改进的保护。为了获取隔室中的内容物,刺穿或去除直接覆盖隔室的封闭构件,之后可以从露出的隔室取出包装的内容物。US2,317,651中的容器在底端和顶端处通过折叠和固定封闭片而关闭,该封闭片形成为容器侧壁的延伸部。尽管将容器的内部划分成多个隔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包装货物的保质期,但是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因此,仍然需要一种用于散装固体形式的消费品的可靠且卫生的包装容器,该容器在运输、储存和分配期间为散装固体提供改进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如本文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这样的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在持久的时间段内为包装的散装固体提供保护。如本文所述,提供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装固体的包装容器。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阐述了另外的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散装固体的包装容器包括具有容器壁的容器主体,容器壁在容器的高度方向上从容器底部延伸至容器开口,容器壁具有壁部和拐角部。容器壁和容器底部界定了容器中的内部空间,并且附接至容器壁的内表面的第一密封膜在内部空间中的第一内隔室的上方形成顶部。第二密封膜应用在第一密封膜和容器开口的边缘之间且附接至容器壁的内表面。第一密封膜在内部空间中形成第二内隔室的底部,而第二密封膜在第二内隔室的上方形成顶部。第一密封膜和第二密封膜是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密封膜,拐角部是弯曲的拐角部,边沿应用至容器开口的边缘、且沿容器开口的边缘固定至容器主体,并且可打开的且可关闭的盖布置成与边沿接合,以在包装容器上形成封闭。第一内隔室和第二内隔室的至少一者被布置成容纳粉状散装固体。因此,至少一个密封膜在包装容器的内隔室中容纳的粉状散装固体上方形成保护层。如本文公开的包装容器的高度方向是以其底部置于水平面上的方式站立时,包装容器的竖直方向。包装容器的横向方向与高度方向垂直,且当包装容器以其底部置于水平面上的方式站立时,包装容器的横向方向与水平方向对应。容器中的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密封膜可以布置成与包装容器的高度方向垂直,并在包装容器的内隔室之间形成水平分隔部。可替选地想到的是,以与水平方向成一角度来布置至少一个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密封膜,由此密封膜在包装容器内部形成倾斜分隔部。如本文公开的散装固体可以是粉状消费品,包括食品或可消耗的产品以及家用化学品,食品或可消耗的产品例如婴儿配方食品、茶、咖啡、可可粉、糖、面粉、烟草等等,家用化学品诸如洗涤粉和洗碗机粉末。适于包装在如本文公开的包装容器中的粉状产品是可流动的,这意味着可从包装容器倒出或者舀出所期望的产品量。如本文所使用的粉状材料是指以颗粒、细粒、碎块、植物碎片等形式的任何材料。“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密封膜”是指可由用户干净地去除的膜,以通过破坏密封膜和容器壁的内表面之间的接合、或者通过沿着预先形成的撕开标示破坏密封膜本身来提供通往包装单元的内隔室的通路。可剥离的密封膜可以通过破坏容器壁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并从壁上“剥离”密封膜而从包装容器完全去除。可撕开的密封膜是设置有撕开标示的密封膜,其促进密封膜沿撕开标示的受控撕开。通过提供撕开标示(诸如穿过膜材料的厚度的部分刻痕),可以确定没有密封膜的撕裂碎片掉入显露于密封膜下方的隔室的内容物中。优选地,撕裂标示靠近容器壁的内表面而布置,使得可以在不留下残余膜边缘、或者仅仅留下突出到容器的内部空间中并限制获取所显露的隔室中的内容物的窄的残余膜边缘的情况下,撕掉密封膜。因此,残余膜边缘优选小于10mm宽,更优选小于5mm宽,最优选小于2mm宽。在如本文公开的包装容器中,可以优选的是,每个密封膜均包括抓握构件。抓握构件可以是与密封膜一体形成的抓握片,或者可以是永久地附接至密封膜的单独的部件(诸如抓握片、抓握环或类似物)。在密封膜上设置抓握构件可以使用户通过抓握构件简单地拉动密封膜,从而更容易地移除密封膜。抓握构件对于类似可剥离的密封膜和可撕开的密封膜是有用的,并且当希望方便地移除定位于包装容器内的深处的密封膜(利用打开工具可能难以够到密封膜)时尤其有用。由于抓握构件消除了用户的手或打开工具与包装货物接触而污染包装货物的风险,因而进一步改善了包装隔室的卫生开启。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第一密封膜可以是气密的或者可透气的。气密性膜可由适于向密封膜所界定的隔室提供气密式密封的任意材料制成,诸如铝箔、硅涂覆纸、塑料膜、或它们的层压制品制成。铝箔和聚乙烯膜的层压制品可以是尤其有用的,且可以具有50μm至150μm的组合厚度。当储存在包装容器内的散装固体对于空气和/或湿气敏感、并且期望尽量避免散装固体与周围空气接触时,气密性膜是特别有利的。类似地,可剥离或可撕开的密封膜与容器内壁之间的接合可以是气密式的或透气的。优选地,气密性膜通过气密式密封接合至包装容器的内壁。容器内壁与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密封膜之间的接合可以由本领域公知的任何合适的方式(诸如粘接或熔接)形成。容器壁的弯曲的拐角部允许不在拐角部处进行密封膜的任何预成型或预折叠的情况下将密封膜推到容器内且适配至容器壁的内表面。当希望在密封膜和容器壁之间产生紧密密封时,因为与具有折叠的拐角部的密封膜相比,在密封膜和拐角部处的容器壁之间形成间隙的风险显著降低甚至被消除,所以这是有利的。与上述相类似,第二密封膜可以是气密的或者可透气的。第一密封膜和第二密封膜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内隔室的高度(即容器底部与第一密封膜之间的沿高度方向上的距离d1)可以根据第一内隔室的期望尺寸来选择。包装容器中的附加隔室的数量以及包装在隔室中的货物的类型也会影响距离d1的尺寸。作为示例,在仅具有两个密封的内隔室的包装容器中,容器底部和第一密封膜之间的沿高度方向上的距离d1可以是容器底部与容器开口之间的沿高度方向上的距离D(即容器主体的高度)的30%至70%。另外,第二内隔室的高度(即第一密封膜和第二密封膜之间的沿高度方向上的距离d2)可以根据第二内隔室的期望尺寸来选择。类似于距离d1,包装容器中的附加隔室的数量以及包装在隔室中的货物的类型也会影响距离d2的尺寸。期望的是,第二密封膜或任何最上方的密封膜可以布置成距容器开口一定距离处,使得在最上方的密封膜上方、在容器盖和最上方的密封膜之间形成了另外的隔室。在这种情况下,密封的内隔室的总高度d1+d2+…dn可以稍微小于容器主体的总高度D,并且可以是容器主体的高度D的大约75%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散装固体的包装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散装固体的包装容器(1,101),所述包装容器(1,101)包括:具有容器壁(3,103)的容器主体(2,102),所述容器壁(3,103)在所述容器(1,101)的高度方向上从容器底部(4,104)延伸至容器开口(5,105),所述容器壁(3,103)具有壁部和拐角部,所述容器壁(3,103)和所述容器底部(4,104)界定了所述容器(1,101)中的内部空间;第一密封膜(7,107),所述第一密封膜附接至所述容器壁(3,103)的内表面、且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第一内隔室(6,106)上方形成顶部;第二密封膜(7’,107’),所述第二密封膜应用在所述第一密封膜(7,107)和所述容器开口(5,105)的边缘之间、且附接至所述容器壁(3,103)的所述内表面,所述第一密封膜(7,107)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形成第二内隔室(6’,106’)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密封膜(7’,107’)在所述第二内隔室(6’,106’)的上方形成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膜(7,107)和所述第二密封膜(7’,107’)是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密封膜,所述拐角部是弯曲的拐角部;并且,边沿(108)应用到所述容器开口(5,105)的所述边缘,且沿所述容器开口(5,105)的所述边缘固定到所述容器主体(2,102),并且,可打开的且可关闭的盖(9,109,209)布置成与所述边沿(108)接合,以在所述包装容器(1,101)上形成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03 SE 1451309-71.一种用于散装固体的包装容器(1,101),所述包装容器(1,101)包括:具有容器壁(3,103)的容器主体(2,102),所述容器壁(3,103)在所述容器(1,101)的高度方向上从容器底部(4,104)延伸至容器开口(5,105),所述容器壁(3,103)具有壁部和拐角部,所述容器壁(3,103)和所述容器底部(4,104)界定了所述容器(1,101)中的内部空间;第一密封膜(7,107),所述第一密封膜附接至所述容器壁(3,103)的内表面、且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第一内隔室(6,106)上方形成顶部;第二密封膜(7’,107’),所述第二密封膜应用在所述第一密封膜(7,107)和所述容器开口(5,105)的边缘之间、且附接至所述容器壁(3,103)的所述内表面,所述第一密封膜(7,107)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形成第二内隔室(6’,106’)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密封膜(7’,107’)在所述第二内隔室(6’,106’)的上方形成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膜(7,107)和所述第二密封膜(7’,107’)是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密封膜,所述拐角部是弯曲的拐角部;并且,边沿(108)应用到所述容器开口(5,105)的所述边缘,且沿所述容器开口(5,105)的所述边缘固定到所述容器主体(2,102),并且,可打开的且可关闭的盖(9,109,209)布置成与所述边沿(108)接合,以在所述包装容器(1,101)上形成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1,101),其中,所述容器(1,101)包括将所述内部空间划分成三个或更多个内隔室、诸如3个至10个内隔室的三个或更多个密封膜,其中,除了所述第一内隔室外,这些内隔室也在所述容器(1,101)的所述高度方向上由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密封膜界定,并且其中,位于最靠近所述容器开口(5,105)的最上方的可剥离的或可撕开的密封膜在相应的位于最靠近所述容器开口(5,105)的最上方的内隔室的上方形成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容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亨里克·赫林西蒙·霍尔卡伊娃·松宁
申请(专利权)人:A和R卡顿隆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