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的吸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74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1:20
一种吸收结构包括纤维吸收材料的第一区域和纤维吸收材料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比所述第二区域更大的基重。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由垂直界面分开的多个区段。所述垂直界面中的每一个具有小于1cm的宽度。纤维吸收材料的桥接部横跨所述垂直界面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桥接的吸收结构
技术介绍
本公开的领域整体涉及桥接的吸收结构以及制造在吸收制品中使用的桥接的吸收结构的方法,吸收制品诸如训练裤、尿布、失禁产品、一次性内衣、医疗服装、女性护理制品、吸收泳装等。在形成纤维网(诸如铺设的纤维网)的一个通例中,纤维素的或其他合适的吸收材料的纤维片在常规的成纤器或其他合适的切碎或粉碎装置中纤维化以形成离散纤维。此外,超吸收材料的颗粒通常与纤维混合。纤维和超吸收颗粒然后被夹带在空气流中并引导到合适的多孔成形表面,纤维和超吸收颗粒沉积在该多孔成形表面上以形成连续的吸收纤维网或离散的吸收结构。在此类系统中使用的成形表面通常由线栅或屏栅构成,并且采用合适的气流动机构,诸如真空抽吸设备,以在成形表面上限定压差区并在其上施加压差。压差通常导致空气流过成形表面的筛网或格栅中的开口或穿孔。使用真空抽吸将空气夹带的纤维流吸入到成形表面上,并使气流通过成形表面已被用于高速商业操作。在形成过程中已经使用各种机构来产生所得纤维网的基重的梯度。例如,合适的成形表面已经被构造成具有用于在所形成的纤维网中形成期望的高基重的凹陷或凹坑区域。在凹坑区域大而深的情况下,难以将所需量的纤维材料引入凹坑区域中。在其他装置中,阻挡部件已经被定位在成形表面下方,以便部分地阻挡通过成形表面的气流,并且因此阻止气流成网纤维沉积在阻塞部分之上。一些装置穿过纤维网的厚度在纤维网中形成空隙,这可以沿着纤维网产生基重的梯度。然而,纤维网中所形成的空隙不含任何纤维材料,并且穿透纤维网的整个深度。因此,空隙可能影响网的结构完整性,并且不允许额外的基重梯度。此外,用于沿着纤维网产生基重的梯度的已知方法不能通过纤维网的低基重区域提供基重的梯度。因此,期望提供用于形成具有基重梯度的铺设的纤维网的更可靠且更有效的方法和设备。还期望提供用于形成铺设的纤维网的易于组装且改进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方面,吸收结构包括纤维吸收材料的第一区域和纤维吸收材料的第二吸收区域。第一区域具有比第二区域更大的基重。第二区域包括由垂直界面分开的多个区段。垂直界面中的每一个具有小于1cm的宽度。纤维吸收材料的桥接部横跨垂直界面延伸。在另一方面,吸收结构包括纤维吸收材料层,该层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是基本上连续的并具有大于第二区域的基重,第二区域包括由垂直界面分开的多个区段,纤维吸收材料桥接部横跨垂直界面延伸。在又一方面,吸收组件包括底座,底座具有外覆层、身体侧衬里和设置在外覆层与身体侧衬里之间的吸收结构。吸收结构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具有比第二区域更大的基重。第二区域包括第一多个区段和分开所述区段的第一多个垂直界面。垂直界面中的每一个具有小于1cm的宽度。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形成吸收网的形成组件的一个合适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形成组件的侧视图,其中去除了部分以显露内部零件。图3是用于与图1和图2的形成组件一起使用的去胀线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4是使用图1和图2所示的形成组件制造的桥接的吸收网的图示。图5是图4的吸收网在图案化去胀之后的图示。图6是吸收结构的一系列x射线图,其展示通过吸收结构的基重的梯度。图7是通过吸收结构的基重分布图。图8-12是具有用于形成桥接的吸收网的分区的合适的掩模板的实施例。图13是具有用于形成桥接的吸收网的分区的掩模板的一个合适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4是示出了吸收芯垫的基重相对于离吸收芯垫的端部的距离的图表。图15是包含桥接的吸收结构的一个合适实施例的吸收制品的俯视平面图,吸收制品以铺设的扁平构型示出。图16是图15的吸收制品的透视图,吸收制品以使用构型示出。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特别是图1和图2,用于形成纤维网的设备被示出并且总体上用参考标号20指示。设备20包括围绕滚筒26的圆周延伸的可移动的多孔成形表面24。成形滚筒26安装在由轴承30连接到支撑件32的轴28上。成形滚筒26包括操作地连接到滚筒驱动轴28并通过滚筒驱动轴旋转的圆形滚筒壁(未示出)。如图2所示,轴28通过合适的电机或线轴(未示出)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滚筒壁可以是主要的承载构件,并且滚筒壁可以绕滚筒驱动轴28大体径向地和周向地延伸。位于成形表面24的径向内侧的真空管道36在成形滚筒26的内部的弧上延伸。真空管道36与成形表面24流体连通,用于通过成形表面24吸入空气。真空管道36安装在与真空源42连接的真空供应导管40上并与之流体连通。真空源42可以是例如排气扇。真空管道36沿着真空供应导管40的外周向表面连接到真空供应导管40,并且沿真空供应导管40周向延伸。真空管道36从真空供应导管40朝向成形表面24径向向外突出,并且包括轴向间隔侧壁44和以角度间隔的端壁46。轴28延伸穿过滚筒壁并延伸到真空供应导管40中,在该真空供应导管中轴被接收在连接到真空供应导管40内的支撑件32的轴承30中。轴承30用真空供应导管40密封,从而使得空气不会被吸入其进入真空供应导管40的轴28周围。如代表性示出的,真空供应导管40可以包括界定真空供应导管40的大小和形状的导管端壁48和周壁50。真空供应导管4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横截面形状。在所示的构型中,真空供应导管40具有大体圆形的横截面形状。真空供应导管40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支撑结构操作地保持在适当位置。支撑结构还可以接合并连接到其他部件或构件(诸如支撑件32),这些部件或构件操作地支撑真空供应导管40结构中啮合滚筒驱动轴28的部分。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件32和整个真空供应导管40由高架安装件(未示出)支撑。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壁34围绕真空供应导管40大体径向和周向延伸。滚筒边缘52接合到壁34,并且被构造和布置成提供空气通过滚筒边缘52的厚度的基本上自由的移动。滚筒边缘52的形状大体为圆柱形,并且沿滚筒轴线53的方向延伸,并围绕滚筒轴线53周向延伸。如代表性示出的,滚筒边缘52可由壁34支撑并在壁之间延伸。滚筒边缘52具有面向真空管道36的向内表面55。参考图1和图2,成形表面24可以沿着成形滚筒26的外圆柱形表面设置,并且可以沿着成形滚筒的轴向和周向尺寸延伸。周向尺寸通常处于机器方向54上,并且轴向尺寸通常处于横跨机器方向56上。成形表面24的结构可以由组件组成,并且可以包括操作地连接并接合到成形滚筒26的多孔构件5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插入件57的系统形成成形表面24和多孔构件58。成形表面24可以通过采用任何合适的附接机构来操作地保持并安装在滚筒边缘52上。如代表性示出的,可以采用螺母和螺栓的系统来将插入件57固定到可操作的一组安装环上,并且安装环可以操作地安装在滚筒边缘52上并固定到滚筒边缘。用于生产气流成网纤维网的合适的成形滚筒系统是本领域公知的。例如,参见PatrickLord1987年5月19日发布的题为APPARATUSANDMETHODFORFORMINGALAIDFIBROUSWEB的美国专利号4,666,647;和K.Enloe于1988年8月2日发布的题为CONTROLLEDFORMATIONOFLIGHTANDHEAVYFLUFFZONES的美国专利号4,761,258,专利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与本文一致的方式并入本文。其他成形滚筒系统在J.T.Hahn等人于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桥接的吸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结构,包括:纤维吸收材料的第一区域;和纤维吸收材料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比所述第二区域更大的基重,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由垂直界面分开的多个区段,所述垂直界面中的每一个具有小于1cm的宽度,纤维吸收材料的桥接部横跨所述垂直界面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3 US 62/1070181.一种吸收结构,包括:纤维吸收材料的第一区域;和纤维吸收材料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比所述第二区域更大的基重,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由垂直界面分开的多个区段,所述垂直界面中的每一个具有小于1cm的宽度,纤维吸收材料的桥接部横跨所述垂直界面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较高基重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较低基重的面积的比率为至少1.2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较高基重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较低基重的面积的比率为至少1.3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较高基重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较低基重的面积的比率为至少1.5∶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结构,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定位在所述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之间,所述第三区域具有比所述第一区域更低的基重,所述第三区域包括由垂直界面分开的多个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基本上连续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覆盖所述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约25%至约80%,并且所述第二区域覆盖所述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约20%至约7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覆盖所述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约34%至约70%,并且所述第二区域覆盖所述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约30%至约66%。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覆盖所述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约40%至约67%,并且所述第二区域覆盖所述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约33%至约6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结构,其中所述垂直界面限定弱线。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结构,其中所述多个区段中的至少两个区段具有不同的形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结构,其中所述多个区段中的至少两个区段为矩形的。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区段彼此接近且偏移。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J·狄格瑞夫M·B·文图里诺M·J·尼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