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290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背光源,包括框架、反射罩、直下式背光源、导光板和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包括基板、LED灯珠和透镜;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和凸缘,透镜本体的底面中部向上设有凹陷腔,凹陷腔的截面呈半椭圆形,透镜本体的顶面中部具有向下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底部为尖角;在透镜本体的底面设有凸起;在凸缘上设有沿着圆周均布的三个以上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包括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上定位柱连接在凸缘的底面上,下定位柱连接在上定位柱上,下定位柱的直径小于上定位柱的直径;透镜本体的底面到基板之间的间隙为0.5‑0.7mm。该结构能提高出光均匀性和出光效率。

A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and backlight sour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backlight,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reflector, direct type backlight, light guide plate and the diffusion plate; includes a substrate, LED lamp and lens direct type backlight source; the lens comprises a lens body and a flang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lens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middle part to sag the recessed cavity cavity, a semi oval section, middle top lens body has a downward concave part, the bottom part of the depressed part is sharp; at the bottom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lens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more than three column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uniformly in the flange, the positioning column including the positioning column and under the positioning column and the positioning column is connected to the flange on the bottom surface, positioning column is connected to the positioning column and the positioning column diameter small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lens on the positioning column; the bottom of the body into the gap between the substrates is 0.5 0.7mm . The structure can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light emiss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light extr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背光源
本技术涉及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背光源。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主要有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直接向前导出,对于背光模组来说,要求有合适的亮度和均匀的出光,背光模组内的背光源一般由多个灯条组成,在灯条上设有多个LED灯珠和透镜,因此,容易在相邻的LED灯珠之间形成暗区,造成出光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让出光更加的均匀,提高出光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背光源。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反射罩、直下式背光源、导光板和扩散板;框架内具有容置腔,反射罩设在容置腔内,在反射罩上设有直下式背光源,在容置腔内位于直下式背光源的前方设有导光板,在导光板上设有扩散板;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包括基板、设在基板上的LED灯珠和设在LED灯珠前方的透镜;所述的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和自透镜本体下端边缘向外延伸的凸缘,透镜本体的底面中部向上设有凹陷腔,凹陷腔的截面呈半椭圆形,其中半椭圆形的长径沿着出光方向布置,半椭圆形的长径为6-6.8mm,半椭圆形的短径为3.5-3.9mm,透镜本体的顶面中部具有向下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底部为尖角;在透镜本体的底面设有呈陈列式排列的四个以上的凸起,凸起具有顶面和自顶面向下汇聚到一点的四个三角面组成,顶面为方形;在凸缘上设有沿着圆周均布的三个以上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包括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上定位柱连接在凸缘的底面上,下定位柱连接在上定位柱上,下定位柱的直径小于上定位柱的直径;透镜本体的底面到基板之间的间隙为0.5-0.7mm。上述结构,由于透镜本体的底面到基板之间的距离为0.5-.07mm,相对距离减小,这样,让透镜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相对增大,在相同出光角度的基础上,在导光板上的光斑更大,这样,在相邻的LED灯珠之间不容易出现暗区,让出光更加的均匀。由于设置了凸起、采用本技术的凹陷腔和凹陷部,这样,LED灯珠的光通过反射和折射能更多的射出,光不容易从侧面射出,从而提高了出光效率。由于设置了上下定位柱,下定位柱插入到基板内,实现径向定位,上定位柱能进行轴向限位,方便安装透镜。在本技术中,LED灯珠对着凹陷腔。进一步的,所述的基板包括FR4中间层、设在FR4中间层底面的铜层和设在FR4中间层顶面的电路层。对于FR4中间层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导热能力,但热量不容易散失,由于设置了铜层,因此,LED灯珠产生的热量经FR4中间层导入到铜层,通过铜层快速散热。进一步的,在FR4中间层的底面设有容置腔,铜层设在容置腔内。实现对铜层的定位,而且铜层的固定牢固。进一步的,透镜本体底面直径为14-15mm,透镜本体的高度为4.3-4.5mm;凹陷腔的顶部到尖角的高度为3.1-3.3mm;凸起顶面的边长为0.8-0.9mm,凸起的高度为0.2-0.3mm,相邻凸起的尖角之间的距离为0.9-1.1mm。进一步的,上定位柱为下小上打的锥台形,下定位柱为下小上打的锥台形。在安装透镜时,随着下定位柱的向下运动,下定位柱与基板上的孔的接触越紧密,实现精确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C-C剖视图。图3为直下式背光源的示意图。图4为基板的示意图。图5为LED灯珠的示意图。图6为透镜的立体图。图7为透镜俯视图。图8为透镜的仰视图。图9为图8中A-A剖视图。图10为图8中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框架1、反射罩2、直下式背光源3、导光板4和扩散板5。框架1内具有容置腔11,反射罩2设在容置腔11内,在反射罩2上设有直下式背光源3,在容置腔11内位于直下式背光源的前方设有导光板4,在导光板上设有扩散板5。如图3所示,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3包括基板31、设在基板31上的LED灯珠32和设在LED灯珠32前方的透镜33。如图4所示,所述的基板31包括FR4中间层311、设在FR4中间层311底面的铜层312和设在FR4中间层顶面的电路层313。在FR4中间层311的底面设有容置腔,铜层312设在容置腔内。实现对铜层的定位,而且铜层的固定牢固。对于FR4中间层311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导热能力,但热量不容易散失,由于设置了铜层,因此,LED灯珠产生的热量经FR4中间层导入到铜层,通过铜层快速散热。如图5所示,所述的LED灯珠32包括支架321、设在支架321内的芯片322和封装在芯片上的荧光胶323。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的透镜33包括透镜本体331和自透镜本体下端边缘向外延伸的凸缘332。透镜本体331底面直径D为14-15mm,透镜本体的高度H为4.3-4.5mm。透镜本体331的底面中部向上设有凹陷腔333,凹陷腔333的截面呈半椭圆形,其中半椭圆形的长径沿着出光方向布置,半椭圆形的长径为6-6.8mm,半椭圆形的短径为3.5-3.9mm。透镜本体的顶面中部具有向下的凹陷部334,凹陷部的底部为尖角3341;凹陷腔333的顶部到尖角3341的高度h为3.1-3.3mm。在透镜本体331的底部设有环形槽30。在透镜本体的底面和凸缘的底面上设有凸点300。的环形槽30内设有呈陈列式排列的四个以上的凸起335,凸起具有顶面和自顶面向下汇聚到一点的四个三角面3351组成,顶面为方形;凸起顶面的边长L为0.8-0.9mm,凸起的高度h1为0.2-0.3mm,相邻凸起的尖角之间的距离a为0.9-1.1mm。在凸缘332上设有沿着圆周均布的三个以上的定位柱336,所述的定位柱336包括上定位柱3361和下定位柱3362,上定位柱连接在凸缘的底面上,下定位柱连接在上定位柱上,下定位柱的直径小于上定位柱的直径;上定位柱为下小上打的锥台形,下定位柱为下小上打的锥台形,上定位柱3361的锥度为1°,下定位柱3362的锥度为2°。在安装透镜时,随着下定位柱的向下运动,下定位柱与基板上的孔的接触越紧密,实现精确定位。透镜本体的底面到基板之间的间隙为0.5-0.7mm。上述结构,由于透镜本体的底面到基板之间的距离为0.5-.07mm,相对距离减小,这样,让透镜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相对增大,在相同出光角度的基础上,在导光板上的光斑更大,这样,在相邻的LED灯珠之间不容易出现暗区,让出光更加的均匀。由于设置了凸起、采用本技术的凹陷腔和凹陷部,这样,LED灯珠的光通过反射和折射能更多的射出,光不容易从侧面射出,从而提高了出光效率。由于设置了上下定位柱,下定位柱插入到基板内,实现径向定位,上定位柱能进行轴向限位,方便安装透镜。在本技术中,LED灯珠对着凹陷腔。实施例2。如图3所示,直下式背光源包括基板31、设在基板31上的LED灯珠32和设在LED灯珠32前方的透镜33。如图4所示,所述的基板31包括FR4中间层311、设在FR4中间层311底面的铜层312和设在FR4中间层顶面的电路层313。在FR4中间层311的底面设有容置腔,铜层312设在容置腔内。实现对铜层的定位,而且铜层的固定牢固。对于FR4中间层311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导热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背光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反射罩、直下式背光源、导光板和扩散板;框架内具有容置腔,反射罩设在容置腔内,在反射罩上设有直下式背光源,在容置腔内位于直下式背光源的前方设有导光板,在导光板上设有扩散板;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包括基板、设在基板上的LED灯珠和设在LED灯珠前方的透镜;所述的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和自透镜本体下端边缘向外延伸的凸缘,透镜本体的底面中部向上设有凹陷腔,其特征在于:凹陷腔的截面呈半椭圆形,其中半椭圆形的长径沿着出光方向布置,半椭圆形的长径为6‑6.8mm,半椭圆形的短径为3.5‑3.9mm,透镜本体的顶面中部具有向下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底部为尖角;在透镜本体的底面设有呈陈列式排列的四个以上的凸起,凸起具有顶面和自顶面向下汇聚到一点的四个三角面组成,顶面为方形;在凸缘上设有沿着圆周均布的三个以上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包括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上定位柱连接在凸缘的底面上,下定位柱连接在上定位柱上,下定位柱的直径小于上定位柱的直径;透镜本体的底面到基板之间的间隙为0.5‑0.7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反射罩、直下式背光源、导光板和扩散板;框架内具有容置腔,反射罩设在容置腔内,在反射罩上设有直下式背光源,在容置腔内位于直下式背光源的前方设有导光板,在导光板上设有扩散板;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包括基板、设在基板上的LED灯珠和设在LED灯珠前方的透镜;所述的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和自透镜本体下端边缘向外延伸的凸缘,透镜本体的底面中部向上设有凹陷腔,其特征在于:凹陷腔的截面呈半椭圆形,其中半椭圆形的长径沿着出光方向布置,半椭圆形的长径为6-6.8mm,半椭圆形的短径为3.5-3.9mm,透镜本体的顶面中部具有向下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底部为尖角;在透镜本体的底面设有呈陈列式排列的四个以上的凸起,凸起具有顶面和自顶面向下汇聚到一点的四个三角面组成,顶面为方形;在凸缘上设有沿着圆周均布的三个以上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包括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上定位柱连接在凸缘的底面上,下定位柱连接在上定位柱上,下定位柱的直径小于上定位柱的直径;透镜本体的底面到基板之间的间隙为0.5-0.7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包括FR4中间层、设在FR4中间层底面的铜层和设在FR4中间层顶面的电路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FR4中间层的底面设有容置腔,铜层设在容置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透镜本体底面直径为14-15mm,透镜本体的高度为4.5-4.6mm;凹陷腔的顶部到尖角的高度为3.1-3.3mm;凸起顶面的边长为0.8-0.9mm,凸起的高度为0.2-0.3mm,相邻凸起的尖角之间的距离为0.9-1.1mm。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滔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闻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