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009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图像投影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提高显示图像分辨率的同时,用简单的构成减少图像生成部尘埃吸附的图像生成装置。图像显示装置构成为,具有:图像生成单元,其中设有用光源照射的光生成图像且能够移动的图像生成部;照明光学单元,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引导到所述图像生成部;以及,多片片部件,层叠放置在所述图像生成单元和所述照明光学单元之间的间隙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投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图像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图像投影装置通常构成为,例如根据输入图像数据让显示元件生成投影图像,在将生成的投影图像放大投影到屏幕等上。这类如专利文献1(JP特开2004-180011号公报)公开的图像显示装置利用像素偏移方式,使得光轴相对于显示元件的多个像素发射的光发生移动,来进行像素偏移,从而显示比显示元件原本具有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的图像。另外如专利文献2(JP特开2006-20377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构成,其中包含防止尘埃吸附到显示元件上的保护玻璃、以及在保护玻璃周围形成气流使得尘埃原理保护玻璃的可动部件,用以减少显示元件上的尘埃吸附,保证图像质量。而对于不仅与上述专利文献1相同,能够实行像素偏移以提高投影图像分辨率,而且还与专利文献2相同,具有振动的保护玻璃或可动部件,用以减少显示元件上的尘埃吸附这样的构成,既需要用于实行偏移的执行器,由需要使得保护玻璃或可动部见动作的执行器,因而会造成结构复杂,同时还会增加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生成装置,其目的在于在提高显示图像分辨率的同时,用简单的构成减少图像生成部尘埃吸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图像生成单元,其中设有用光源照射的光生成图像且能够移动的图像生成部;照明光学单元,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引导到所述图像生成部;以及,多片片部件,层叠放置在所述图像生成单元和所述照明光学单元之间的间隙中。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提高显示图像分辨率的同时,用简单的构成减少图像生成部尘埃吸附的图像生成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仪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仪的结构模块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引擎的立体图。图4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引擎的内部构成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生成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生成单元的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力生成部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固定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固定单元支承可动板的支承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顶板的底面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可动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可动板的上表面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DMD基板底面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可动单元的侧视图。图16和图17是一例设于照明光学单元和图像生成单元之间的多片防尘片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光学单元和图像生成单元之间构成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各幅附图中具有相同结构的部分采用相同标记,并且省略重复描述。〈图像投影装置的构成>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仪1的示意图。投影仪1是一例图像投影装置,具有射出窗3和外设接口(I/F)9,内部设有用来生成投影图像的光学引擎。投影仪1在收到例如通过外设接口9连接的个人计算机或数码相机发送的图像数据后,由光学引擎根据收到的图像数据生成投影图像,而后将图像P如图1所示,从射出窗3投影到屏幕S上。在以下的附图中,以X1X2方向为投影仪1的长度方向,Y1Y2方向为投影仪1的宽度方向,Z1Z2方向为投影仪1的高度方向。并且,在以下的描述中,以Z122方向上投影仪1的射出窗3一方为上侧,与射出窗相反一方为下侧。图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仪1的结构模块图。如图2所示,投影仪1具有电源4、主开关SW5、操作部7、外设接口9、系统控制部10、换气扇20、光学引擎15。电源4连接公共电源,将电压和频率转换到可供投影仪1内部电路使用,用以向系统控制部10、换气扇20、以及光学引擎15等供电。主开关SW5供用户进行投影仪1的ON/OFF操作。在电源4通过电源导线与公共电源连接的状态下,操作主开关SW5至ON,则电源4开始向投影仪1的各部供电,而操作主开关SW5至OFF,则电源4停止向投影仪1的各部供电。操作部7是用于接受用户各种操作的键钮,设于例如投影仪1的上表面。操作部7接受例如用户关于投影图像的大小、色彩、调焦等操作。操作部7受理的用户操作被送往系统控制部10。外设接口9具有连接例如个人计算机、数码相机等的连接端子,将从连接设备送来的图像数据输出到系统控制部10。系统控制部10具有图像控制部11和驱动控制部12。系统控制部10包含例如CPU、ROM、RAM等。通过如CPU与RAM协作执行保存在ROM中的程序,实现系统控制部10的各项功能。图像控制部11根据从外设接口9输入的图像数据,控制设于光学引擎15的图像生成单元50中的数字微镜器件DMD(DigitalMicromirrorDevice,以下简称为DMD)551,生成用来投影到屏幕S上的图像。驱动控制部12用于控制使得图像生成单元50中被设置为能够移动的可动单元55发生移动的驱动部,从而控制设于可动单元55上的DMD551的位置。换气扇20在系统控制部10的控制下转动,用来冷却光学引擎15的光源30。光学引擎15具有光源30、投影光学单元60、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照明光学单元40以及图像生成单元50,在系统控制部10的控制下将图像投影到屏幕S上。光源30采用例如水银高压灯、氙气灯、LED等,在系统控制部10的控制下,向照明光学单元40照射光。照明光学单元40具有例如彩色转轮、光道元件、中继透镜等元件,用来将光源30射出的光引导到设于图像生成单元50上的DMD551上。图像生成单元50具有受到固定支承的固定单元51以及能够在该固定单元51的支承下移动的可动单元55。可动单元55具有DMD551,可动单元55相对于固定单元51的位置受到系统控制部10的驱动控制部12的控制。DMD551是一例图像生成部,受到系统控制部10的图像控制部11的控制,对经过照明光学单元40引导的光进行调制,生成投影图像。投影光学单元60例如具有多个投影透镜、反射镜等,将图像生成单元50的DMD551生成的图像放大并投影到屏幕S上。<光学引擎的构成>以下描述投影仪1的光学引擎15的个部分构成。图3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引擎15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光学引擎15具有光源30、照明光学单元40、图像生成单元50、投影光学单元60,被设于投影仪1的内部。光源30设于照明光学单元40的侧面,向X2方向照射光。照明光学单元40将光源30发射的光引导到设于下方的图像生成单元50。图像生成单元50用经过照明光学单元40引导的光生成投影图像。投影光学单元60被设于照明光学单元40的上方,将图像生成单元50生成的投影图像投影到投影仪1以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引擎15用光源30发射的光向上投影图像,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水平方向投影图像。图4和图5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引擎的内部构成示意图。如图4所示,照明光学单元40具有彩色转轮401、平面镜405、凹面镜406。彩色转轮401是例如沿着圆周方向的不同部分设有R(红色)、G(绿色)、B(蓝色)各色滤色片的圆盘。该彩色转轮401高速转动,将光源30发射的光时分割为RBG各种颜色。平面镜405和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投影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图像生成单元,其中设有用光源照射的光生成图像且能够移动的图像生成部;照明光学单元,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引导到所述图像生成部;以及,多片片部件,层叠放置在所述图像生成单元和所述照明光学单元之间的间隙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9 JP 2016-029970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图像生成单元,其中设有用光源照射的光生成图像且能够移动的图像生成部;照明光学单元,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引导到所述图像生成部;以及,多片片部件,层叠放置在所述图像生成单元和所述照明光学单元之间的间隙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生成单元具有:被固定在所述照明光学单元上的固定单元;以及,能够在所述固定单元的支承下移动的可动单元,所述可动单元具有:被设于所述固定单元中所述照明光学单元一方,并具有所述图像生成部的第一可动板;覆盖所述第一可动板表面的板形盖部件;以及,围绕所述图像生成部,堵在所述第一可动板和所述盖部件之间的防尘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用导电性部件形成所述多片片部件、所述盖部件、以及所述防尘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片片部件以及所述盖部件实施黑化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正道细藤嘉人三川晃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