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008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镜片数较少、对焦引起的像差变动较少、倍率色差较小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成像透镜及具备该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成像透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对焦时不动的第1透镜组(G1)、光圈及从远距离向近距离对焦时向物体侧移动的正的第2透镜组(G2)。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图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物体侧的负新月形透镜、负透镜、正透镜及负透镜。第2透镜组(G2)包括5片以下的透镜,且从最靠近图像侧依次连续地包括正的Z透镜(Lz)、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图像侧的负的Y透镜(Ly)及正的X透镜(L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于FA(factoryautomation)用相机、机器视觉相机、监控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或电影摄像机等的成像透镜及具备该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定焦成像透镜,例如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2中所记载的透镜系统。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孔径光圈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并且对焦时第2透镜组与孔径光圈移动或第2透镜组至第3透镜组移动的透镜系统。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孔径光圈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并且对焦时第1透镜组移动的变焦透镜。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3677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48823号公报近年来,频繁使用以成像透镜拍摄物体并自动进行检测等的机器视觉。成为拍摄对象的物体的形状及从成像透镜至物体的距离多种多样,对检测要求准确度。因此,希望所使用的成像透镜具有对焦功能且对焦引起的像差的变动少,尤其是球差与像散的变动少。并且,包括机器视觉相机,上述领域的照相机中所使用的成像透镜要求高分辨率,因此也希望倍率色差小。而且,从小型化及低成本化的观点考虑,也希望构成透镜片数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较少的透镜片数构成、对焦引起的像差变动较少、倍率色差较小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成像透镜及具备该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透镜的特征为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对焦时相对于图像面被固定的第1透镜组、光圈及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对焦时从图像侧向物体侧移动且作为整体具有正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第1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图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的负新月形透镜、负透镜、正透镜及负透镜,第2透镜组包括5片以下的透镜,第2透镜组从最靠近图像侧依次连续地包括正透镜即Z透镜、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图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的负透镜即Y透镜及正透镜即X透镜,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1)及(2)。15<v1<35(1)-15<v1-vY<10(2)其中,v1:第1透镜组的负新月形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vY:Y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透镜中,优选第1透镜组的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中第1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最大,且第1透镜组的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中第1透镜组的从物体侧的第两个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最大。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透镜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6)、(1-1)~(6-1)中的至少一个。2.5<vZ-vY<40(3)-4<f2/RYf<-1(4)0.4<f/f2<1(5)-0.55<f2/f1<0.5(6)17<v1<28(1-1)-10<v1-vY<0(2-1)3<vZ-vY<35(3-1)-3.5<f2/RYf<-1.5(4-1)0.45<f/f2<0.8(5-1)-0.5<f2/f1<0.4(6-1)其中,vZ:Z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vY:Y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f2:第2透镜组的焦距;RYf:Y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f: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整体系统的焦距;f1:第1透镜组的焦距;v1:第1透镜组的负新月形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透镜中,优选第2透镜组在X透镜的物体侧与X透镜连续地包括图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的负透镜即W透镜,且满足下述条件式(7)。0.1<(RXf-RWr)/(RXf+RWr)<3(7)其中,RXf:X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Wr:W透镜的图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透镜中,优选当第2透镜组在上述位置包括上述结构的W透镜Lw且上述条件式(7)时,进一步满足下述条件式(8)~(10)中的至少1个或任意的组合。0.01<dWX/f2<0.2(8)0.5<f2/RWr<4(9)-3<RWr/RYf<-0.5(10)其中,dWX:W透镜的图像侧的面与X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间隔;f2:第2透镜组的焦距;RWr:W透镜的图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Yf:Y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透镜中,第2透镜组优选从物体侧依次包括正透镜、负透镜、X透镜、Y透镜及Z透镜。而且,当如此构成时,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0.75<f2/f21<2(11)其中,f2:第2透镜组的焦距;f21:第2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正透镜的焦距。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透镜中,优选对焦时光圈与第2透镜组整体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装置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另外,上述的“实际上包括~”表示除了作为构成要件所举出的透镜以外,还可以包括实际上没有屈光度的透镜、光圈和/或盖玻璃等透镜以外的光学要件、物镜法兰盘、镜筒和/或手抖校正机构等机构部分等。另外,关于上述透镜组的屈光度的符号、透镜的屈光度的符号、透镜的面形状及透镜的面的曲率半径,当包含非球面时,设为在近轴区域中考虑。关于曲率半径的符号,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面形状的情况设为正,将凸面朝向图像侧的面形状的情况设为负。并且,关于上述条件式,若无特别说明,则均为与d线(波长587.6nm)相关的条件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对焦时固定的第1透镜组、光圈及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对焦时向物体侧移动的正的第2透镜组的透镜系统中,详细地设定第1透镜组及第2透镜组的结构,并以满足规定的条件式的方式构成,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以较少的透镜片数构成、对焦引起的像差变动较少、倍率色差较小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成像透镜及具备该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成像透镜的结构及光路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成像透镜的结构及光路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成像透镜的结构及光路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成像透镜的结构及光路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成像透镜的各像差图,从左依次是球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成像透镜的各像差图,从左依次是球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成像透镜的各像差图,从左依次是球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成像透镜的各像差图,从左依次是球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透镜的结构及光路的剖视图,并且分别与后述的实施例1~4相对应。图1~图4所示的例子的基本结构及图示方法相同,因此以下主要参考图1所示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图1中,表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图像侧,并且作为光路示出了轴上光束2及最大视场角的轴外光束3的光路。该成像透镜为定焦透镜,且实际上沿光轴Z从物体侧朝向图像侧依次包括对焦时相对于图像面Sim被固定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对焦时从图像侧向物体侧移动且作为整体具有正屈光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对焦时相对于图像面被固定的第1透镜组、光圈及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对焦时从图像侧向物体侧移动且作为整体具有正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所述第1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图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的负新月形透镜、负透镜、正透镜及负透镜,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5片以下的透镜,所述第2透镜组从最靠近图像侧依次连续地包括正透镜即Z透镜、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图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的负透镜即Y透镜及正透镜即X透镜,并且成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及(2):15<v1<35   (1)‑15<v1‑vY<10   (2)其中,v1:所述第1透镜组的所述负新月形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vY:所述Y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9 JP 2016-0296001.一种成像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对焦时相对于图像面被固定的第1透镜组、光圈及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对焦时从图像侧向物体侧移动且作为整体具有正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所述第1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图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的负新月形透镜、负透镜、正透镜及负透镜,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5片以下的透镜,所述第2透镜组从最靠近图像侧依次连续地包括正透镜即Z透镜、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图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的负透镜即Y透镜及正透镜即X透镜,并且成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及(2):15<v1<35(1)-15<v1-vY<10(2)其中,v1:所述第1透镜组的所述负新月形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vY:所述Y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所述第1透镜组的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中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该部分色散比最大,且所述第1透镜组的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中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起第二个透镜的该色散系数最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所述成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3):2.5<vZ-vY<40(3)其中,vZ:所述Z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所述成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4):-4<f2/RYf<-1(4)其中,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RYf:所述Y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所述成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5):0.4<f/f2<1(5)其中,f: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整体系统的焦距;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所述成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6):-0.55<f2/f1<0.5(6)其中,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所述成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1):17<v1<28(1-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所述成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2-1):-10<v1-vY<0(2-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所述成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3-1):3<vZ-vY<35(3-1)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椚濑高志冈田和佳长伦生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