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大空间空调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大空间空调器包括截面呈方形的外壳体,在外壳体的四侧端面的上部分别设有出风口,在外壳体的底部设有回风口,并于回风口内、靠近于回风口设有风机,还包括控制器,位于回风口处,并与控制器联接的温湿度检测单元,呈筒形并固连于外壳体内的内壳体,以及位于内壳体内的换热器组件、冷凝水盘,固连于出风口位于内壳体内的一端的弹性橡胶连接片,和与换热器支架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大空间空调器可在空间内温度较高时,在降低风机转速的同时,也使得风机风阻和换热水流量降低,由此可实现风机功率及换热水泵功率的减少,而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大空间空调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大空间使用的高大空间空调器,同时本专利技术也涉及该高大空间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高大空间空调是专门针对于顶高及进深均较大的空调而设计开发的空调器,其相对于一般使用的空调器具有风量大、调温块,以及空间利用好,不影响地面物品布局等优点。不过,目前采用的高大空间空调器均为固定式结构,其在运行过程中仅能对风机进行风速调节,但由于空调器内进行换热的盘管的风阻为一定值,故风机风速并不能得到充分降低,同时流经盘管的换热水流量也无法调节,从而会造成能源上的浪费。此外,目前使用的高大空间空调器中虽有设置加湿结构的,但其加湿结构会带来风阻上的增加,从而也不利于空调器节能效果的提升,无法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大空间空调器,以可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高大空间空调器,包括截面呈方形的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的四侧端面的上部分别设有出风口,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回风口,并于所述回风口内、靠近于所述回风口设有风机,还包括:控制器,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内;温湿度检测单元,位于所述回风口处,并与所述控制器联接;内壳体,呈筒形并固连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出风口连通于所述内壳体的侧部,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换热器组件,位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呈圆形、并转动设置的换热器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换热器支架上的四个第一盘管单元和四个第二盘管单元,所述第一盘管单元与第二盘管单元于所述换热器支架上交替布置,且所述第一盘管单元内各盘管间的间距小于第二盘管单元,于所述第一盘管单元和第二盘管单元的进水端也均串接有电磁阀;冷凝水盘,固连于所述内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下方;弹性橡胶连接片,固连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内壳体内的一端,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沿所述出风口的截面形状设置而呈框形,且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的自由端可与所述第一盘管单元或第二盘管单元相抵接;第一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中并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联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换热器支架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换热器支架旋转,而使得所述第一盘管单元和第二盘管单元之一覆盖于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的自由端上。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还包括:加湿器组件,设于所述内壳体中、并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内侧,所述加湿器组件包括呈圆形、并转动设置的加湿器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加湿器支架上的四个加湿单元;第二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中并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联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加湿器支架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加湿器支架旋转,而使得所述加湿单元正对于所述出风口布置。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加湿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加湿器支架上的加湿膜,以及对应于所述加湿膜、设于所述加湿器支架的内侧的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进水端与外部高压水源相连,且于供水管的进水端串接有与控制器联接的电磁阀,在所述供水管位于所述加湿膜处的一端连接有喷头。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内壳体中于所述换热器组件及所述加湿器组件的下方固连有支撑架,于所述支撑架上对应于所述换热器支架和加湿器支架分别设有呈圆形的滑道,所述换热器支架和加湿器支架的底部转动嵌设在所对应的滑道中。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换热器支架和加湿器支架的底部分别嵌装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探出于所述换热器支架及加湿器支架外设置,且在所述滑道内形成有与所述滚珠探出的部分滚动相接的凹槽。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为步进电机,在所述换热器支架和加湿器支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呈环形的齿条,于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相连的齿轮。本专利技术的高大空间空调器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大空间空调器通过设置盘管间间距不同的第一盘管单元和第二盘管单元,在空调器运行中可根据对回风口回风温度的检测,而选择第一盘管单元或第二盘管单元覆盖于出风口处,从而可在空间内温度较高时,在降低风机转速的同时,使用盘管间距更大的第二盘管单元,以达到降低风阻和换热水流量的目的,由此可实现风机功率及换热水泵功率的减少,而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上述高大空间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a,空调器开启运行;步骤b,温湿度检测单元对回风口处的回风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传送于控制器,若回风温度高于控制器内设定阈值,则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装置起动,使第二盘管单元覆盖于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的自由端上,且第二盘管单元进水端电磁阀打开;若回风温度低于控制器内设定阈值,则控制器控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起动,使第一盘管单元覆盖于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的自由端上,且第一盘管单元进水端电磁阀打开;步骤c,若第二盘管单元覆盖于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自由端时,控制器控制风机转速降低,若第一盘管单元覆盖于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自由端时,控制器控制风机转速升高;步骤d,重复步骤b和步骤c。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步骤b中还包括如下的步骤:若温湿度检测单元检测回风口处的回风湿度低于控制器内的设定阈值,则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装置起动,使加湿单元正对于所述出风口布置,且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若温湿度检测单元检测回风口处的回风湿度高于控制器内的设定阈值,则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装置起动,使加湿单元与所述出风口错开布置,且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如上的运行控制方法可在空间内温度较高时,在降低风机转速的同时,也使得风机风阻和换热水流量降低,由此可实现风机功率及换热水泵功率的减少,而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高大空间空调器内部俯视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高大空间空调器内部侧视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换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加湿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加湿器支架的转动设置示意图;其中:1-外壳体,2-内壳体,3-出风口,31-弹性橡胶连接片,4-换热器支架,51-第一盘管单元,52-第二盘管单元,53-盘管,6-加湿器支架,7-加湿单元,71-加湿膜,8-风机,9-软管,10-供水管,11-喷头,12-支撑架,13-冷凝水盘,14-回风口,15-步进电机,16-步进电机,17-通孔,18-吊装架,19-滚珠,20-盖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高大空间空调器,由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截面呈方形的外壳体1,外壳体1顶部设有吊装架18,用于空调器在屋顶的安装,在外壳体1的四个侧端面的上部分别设有出风口3在外壳体1的底部则设有回风口14,在外壳体1内还固连有呈筒形的内壳体2,外壳体1各侧端面上的出风口3连通于内壳体2内,回风口14也即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大空间空调器,包括截面呈方形的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的四侧端面的上部分别设有出风口,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回风口,并于所述回风口内、靠近于所述回风口设有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内;温湿度检测单元,位于所述回风口处,并与所述控制器联接;内壳体,呈筒形并固连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出风口连通于所述内壳体的侧部,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换热器组件,位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呈圆形、并转动设置的换热器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换热器支架上的四个第一盘管单元和四个第二盘管单元,所述第一盘管单元与第二盘管单元于所述换热器支架上交替布置,且所述第一盘管单元内各盘管间的间距小于第二盘管单元,于所述第一盘管单元和第二盘管单元的进水端也均串接有电磁阀;冷凝水盘,固连于所述内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下方;弹性橡胶连接片,固连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内壳体内的一端,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沿所述出风口的截面形状设置而呈框形,且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的自由端可与所述第一盘管单元或第二盘管单元相抵接;第一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中并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联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换热器支架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换热器支架旋转,而使得所述第一盘管单元和第二盘管单元之一覆盖于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的自由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大空间空调器,包括截面呈方形的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的四侧端面的上部分别设有出风口,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回风口,并于所述回风口内、靠近于所述回风口设有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内;温湿度检测单元,位于所述回风口处,并与所述控制器联接;内壳体,呈筒形并固连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出风口连通于所述内壳体的侧部,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换热器组件,位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呈圆形、并转动设置的换热器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换热器支架上的四个第一盘管单元和四个第二盘管单元,所述第一盘管单元与第二盘管单元于所述换热器支架上交替布置,且所述第一盘管单元内各盘管间的间距小于第二盘管单元,于所述第一盘管单元和第二盘管单元的进水端也均串接有电磁阀;冷凝水盘,固连于所述内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下方;弹性橡胶连接片,固连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内壳体内的一端,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沿所述出风口的截面形状设置而呈框形,且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的自由端可与所述第一盘管单元或第二盘管单元相抵接;第一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中并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联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换热器支架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换热器支架旋转,而使得所述第一盘管单元和第二盘管单元之一覆盖于所述弹性橡胶连接片的自由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大空间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器组件,设于所述内壳体中、并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内侧,所述加湿器组件包括呈圆形、并转动设置的加湿器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加湿器支架上的四个加湿单元;第二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中并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联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加湿器支架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加湿器支架旋转,而使得所述加湿单元正对于所述出风口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大空间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加湿器支架上的加湿膜,以及对应于所述加湿膜、设于所述加湿器支架的内侧的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进水端与外部高压水源相连,且于供水管的进水端串接有与控制器联接的电磁阀,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奋平,刘麟,桑国嵩,李亮,付丽康,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东泰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