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立管的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833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立管的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它包括抗震管夹、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以及第四斜撑,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以及第四斜撑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混凝土楼板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抗震管夹相连,第一斜撑与第二斜撑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一斜撑与第二斜撑沿立管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三斜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四斜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平行,且第三斜撑和第四斜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垂直于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因此,相比现有技术,在地震等突发状况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立管的两端脱节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定立管的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震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立管的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的管道铺设中,横向铺设的给排水等管道都会加装四向斜撑,这是为了防止晃动,特别是地震等突发状况下,防晃动的四向支撑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立管目前却缺少相应的防晃动的四向支撑,这样在地震等突发状况下,立管会发生晃动,严重时立管的两端会有脱节的风险,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地震等突发状况下,立管的两端会有脱节的风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固定立管的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固定立管的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包括抗震管夹、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以及第四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以及第四斜撑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混凝土楼板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抗震管夹相连,所述第一斜撑与第二斜撑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一斜撑与第二斜撑沿立管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斜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四斜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三斜撑和第四斜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铰接螺栓、第一铰接件以及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一端与混凝土楼板相连,所述第一铰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件的一端通过铰接螺栓铰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分别包括铰接板、过渡板以及连接板,所述铰接板与连接板通过所述过渡板相连,所述铰接板上开设有铰接孔,所述连接板开设有连接孔。优选的,所述第二铰接件的连接板上的连接孔数量至少有两个。优选的,所述铰接板与所述过渡板位于同一平面,且分别垂直于所述连接板。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所述第二铰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固定立管的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中,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以及第四斜撑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混凝土楼板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抗震管夹相连,第一斜撑与第二斜撑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一斜撑与第二斜撑沿立管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三斜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四斜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平行,且第三斜撑和第四斜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垂直于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这样,抗震管夹将立管夹住,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以及第四斜撑分别将抗震管夹与混凝土楼板相连,且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以及第四斜撑分别位于立管的四个方向上,在发生地震时,立管在该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的辅助作用下,不会发生晃动。因此,相比现有技术,在地震等突发状况下,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立管的两端脱节的概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图1中连接组件6的爆炸图。图中:1-抗震管夹,2-第一斜撑,3-第二斜撑,4-第三斜撑,5-第四斜撑,6-连接组件,7-连接件,8-混凝土楼板,9-立管,61-第一铰接件,62-第二铰接件,63-铰接螺栓,64-过渡板,65-连接板,66-铰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固定立管的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包括抗震管夹1、第一斜撑2、第二斜撑3、第三斜撑4以及第四斜撑5,第一斜撑2、第二斜撑3、第三斜撑4以及第四斜撑5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组件6与混凝土楼板8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7与抗震管夹1相连,第一斜撑2与第二斜撑3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一斜撑2与第二斜撑3沿立管9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三斜撑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四斜撑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平行,且第三斜撑4和第四斜撑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垂直于第一斜撑2和第二斜撑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这样抗震管夹1在四个方向上的拉力能够更均匀。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6包括铰接螺栓63、第一铰接件61以及第二铰接件62,第一铰接件61的一端与混凝土楼板8相连,第一铰接件61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件62的一端通过铰接螺栓63铰接。这样第一铰接件61与第二铰接件62能够绕铰接螺栓63转动。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铰接件61和第二铰接件62分别包括铰接板66、过渡板64以及连接板65,铰接板66与连接板65通过过渡板64相连,铰接板66上开设有铰接孔,连接板65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板65通过膨胀螺丝与混凝土楼板8相连,传统的安装方式是事先混凝土楼板8内安装预埋件,当调整时,预埋件就不可避免的废弃,而本实施例在安装时,无需事先在混凝土楼板8中埋入预埋件,避免了后期局部支架位置需要调整时,预埋件弃用,造成浪费的情况发生。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铰接件62的连接板65上的连接孔数量至少有两个。这样第一斜撑2、第二斜撑3、第三斜撑4以及第四斜撑5与抗震管夹1连接的更紧固。如图1和图3所示,铰接板66与过渡板64位于同一平面,且分别垂直于连接板65。连接件7为第二铰接件62。这样方便降低成本。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抗震管夹1、第一斜撑2、第二斜撑3、第三斜撑4以及第四斜撑5的表面镀有一层镀锌层,镀锌层可以防止抗震管夹1、第一斜撑2、第二斜撑3、第三斜撑4以及第四斜撑5在长久使用过后生锈。镀锌层表面涂有阻燃剂。阻燃剂可以有多种选择,本实施例中的阻燃剂为无卤有机磷-氮膨胀性阻燃剂。这样在发生火灾时,含有这类阻燃剂的高聚物燃烧时,表面能形成一层均匀的多孔炭质泡沫层,该泡沫层可以隔热、隔氧、抑烟,并能防止产生熔滴,具有良好的阻燃和抑烟功能。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固定立管的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固定立管的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抗震管夹(1)、第一斜撑(2)、第二斜撑(3)、第三斜撑(4)以及第四斜撑(5),所述第一斜撑(2)、第二斜撑(3)、第三斜撑(4)以及第四斜撑(5)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组件(6)与混凝土楼板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7)与抗震管夹(1)相连,所述第一斜撑(2)与第二斜撑(3)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一斜撑(2)与第二斜撑(3)沿立管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斜撑(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四斜撑(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三斜撑(4)和第四斜撑(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斜撑(2)和第二斜撑(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立管的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抗震管夹(1)、第一斜撑(2)、第二斜撑(3)、第三斜撑(4)以及第四斜撑(5),所述第一斜撑(2)、第二斜撑(3)、第三斜撑(4)以及第四斜撑(5)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组件(6)与混凝土楼板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7)与抗震管夹(1)相连,所述第一斜撑(2)与第二斜撑(3)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一斜撑(2)与第二斜撑(3)沿立管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斜撑(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四斜撑(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三斜撑(4)和第四斜撑(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斜撑(2)和第二斜撑(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立管的四向支撑防晃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铰接螺栓(63)、第一铰接件(61)以及第二铰接件(62),所述第一铰接件(61)的一端与混凝土楼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群吴阑阑夏道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奥睿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