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74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风井,包括围护结构(1)、矩形通风口(2),还包括密封固定在围护结构(1)外侧的矩形框架(5),所述框架(5)宽度略大于通风口(2)的宽度,其高度略大于通风口(2)的高度的2倍,所述通风口(2)的上缘与框架(5)上横梁(51)的下边沿平齐,通风口(2)的两端位于框架(5)左、右立柱(53、54)之内;在所述框架(5)左、右立柱(53、54)上分别设有左、右滑槽(43、44),所述左、右滑槽(43、44)之间设有浮动挡板(3),所述浮动挡板(3)可沿左、右滑槽(43、44)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风井,能即时、有效地将地面积水阻隔在地下建筑之外,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A ventilation w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ntilation shaft, which comprises an enclosure structure (1), (2), rectangular vents also includes a seal fixed in the envelope (1) outside of the rectangular frame (5), the frame (5) i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vent (2) width, the height i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vents (2) the height of the 2 times, the air vents (2) and the upper edge of the frame (5). (51) the lower edge of the flush, vents (2) located at the ends of the frame (5) left and right column (53, 54); in the frame (5) left and right column (53, 54)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chute (43, 44), the left and right chute (43, 44)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loating baffle (3), the floating plate (3)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chute (43, 44) on the next move. The ventilation well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nstantly and effectively obstruct the ground area water from the underground building,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井
本技术属于地下建筑口部
,特别是一种能即时有效防止地面水倒灌进入地下建筑的通风井。
技术介绍
地下建筑如防空地下室、地下车库,其进、排风口通常在室外单独设置,并尽量设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之外。其结构如图1所示,通常包括围护结构1和置于围护结构1侧面的通风口2。为方便生产、施工安装,通风口2多为矩形。为防止地面建筑倒塌对通风影响,通常要求位于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之外的室外进风口下缘距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小于0.5米,位于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之内的室外进风口下缘距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小于1.0米。当突发大雨、暴雨时,室外积水有时会高过室外风口的下缘,导致水大量沿风口倒灌进入地下建筑,且不易及时发现,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地下建筑通风井不能及时、有效防止地面积水倒灌进入地下建筑,从而使地下建筑发生水淹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井,通过与室外水位升降的浮动挡板,及时、有效地将地面积水阻隔在地下建筑之外。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通风井,包括围护结构和固定于围护结构侧面的矩形通风口,还包括密封固定在围护结构外侧的矩形框架,所述框架宽度略大于通风口的宽度,其高度略大于通风口的高度的2倍,所述通风口的上缘与框架上横梁的下边沿平齐,通风口的两端位于框架左、右立柱之内;在所述框架左、右立柱上分别设有左、右滑槽,所述左、右滑槽之间设有浮动挡板,所述浮动挡板可沿左、右滑槽上、下移动,当浮动挡板向上移动到最高位置时,将通风口全部封闭,当浮动挡板向下移动到最低位置时,通风口全部不受遮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阻隔地面积水及时有效:浮动挡板利用水的浮力,随水位上涨不断封闭通风口,既将室外的水阻隔在风井外,又尽可能小妨碍有效通风,有效起到了防水倒灌的作用。2、简单可靠:本装置不依赖外力,不需要复杂的电子可机械设备,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常用地下建筑通风井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通风井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明室外水位低,浮动挡板处于最低位置,通风口完全不受遮蔽。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中只示出一个侧墙上风口的安装情况。图4为本技术通风井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明室外水位较高,浮动挡板处于部分封闭风口的位置。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通风井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明室外水位最高,浮动挡板处于全部封闭风口的位置。当室外水位等于或高于通风口上缘时,浮动挡板均处于该上限位置。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图8为沿通风口宽度方向多个组合的浮动挡板结构示意图。图中,围护结构1,通风口2,3,板体31,浮体32,左滑槽43,右滑槽44,框架5,上横梁51,下横梁52,左立柱53,右立柱54,密封条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通风井,包括围护结构1和固定于围护结构1侧面的矩形通风口2,还包括密封固定在围护结构1外侧的矩形框架5,所述框架5宽度略大于通风口2的宽度,其高度略大于通风口2的高度的2倍,所述通风口2的上缘与框架5上横梁51的下边沿平齐,通风口2的两端位于框架5左、右立柱53、54之内;在所述框架5左、右立柱53、54上分别设有左、右滑槽43、44,所述左、右滑槽43、44之间设有浮动挡板3,所述浮动挡板3可沿左、右滑槽43、44上、下移动,当浮动挡板3向上移动到最高位置时,将通风口2全部封闭,当浮动挡板3向下移动到最低位置时,通风口2完全不受遮蔽。为保证密封效果和降低施工安装精度要求,所述通风口2周边设有可与浮动挡板3密封接触的密封条6。为保证室外积水时,浮动挡板3能在浮力作用下及时向上移动以封闭风口,所述浮动挡板3材质选择满足:浮动挡板3的自重加上浮动挡板3与左、右滑槽43、44和密封条6的滑动阻力之和小于与浮动挡板3被水全部淹没后排开水的重量。为满足上述要求,浮动挡板3可以采用单层轻质板,也可采用内夹轻质材料的夹芯板。或采用单层板外附浮体的结构。为简化浮动挡板3的制作,同时方便调节浮力的大小,下面给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浮动挡板3包括由轻质板材制成的板体31和固设在所述板体31外侧的浮体32。同样,所述板体31材质选择满足:所述板体31材质及浮体32的材质和大小选择应满足:浮体32加板体31的自重加上板体31与左、右滑槽43、44和密封条6的滑动阻力之和小于与浮体32和板体31被水全部淹没后排开水的重量。由于浮体32附加的浮力,一方面使浮动挡板3上下移动更加可靠,又扩大了板体31材质的选择面,还可通过浮体32的大小和放置位置的调整调节浮力大小和装置对水的反应灵敏度,即起浮液位,见图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浮体32置于板体31的上部,可提高室外积水对浮动挡板3的起浮液位,从而尽量减小通风口防水进入对通风的影响。见图3,浮动挡板3的起浮液位优选为距离通风口最下沿10cm处,当室外积水深度低于起浮液位时,浮动挡板3下移动到最低位置时,通风口2完全不受遮蔽。当室外积水深度高于起浮液位时,浮动挡板3随着室外积水液位上升,直至上移动到最高位置,将通风口2全部封闭,防止室外积水通过通风口2进入地下建筑。图8所示为沿通风口宽度方向多个组合的浮动挡板结构示意图。当通风口较宽是,浮动挡板及整个挡水单元可分为多个生产,现场拼装,从而便于生产、运输和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风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井,包括围护结构(1)和固定于围护结构(1)侧面的矩形通风口(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固定在围护结构(1)外侧的矩形框架(5),所述框架(5)宽度略大于通风口(2)的宽度,其高度略大于通风口(2)的高度的2倍,所述通风口(2)的上缘与框架(5)上横梁(51)的下边沿平齐,通风口(2)的两端位于框架(5)左、右立柱(53、54)之内;在所述框架(5)左、右立柱(53、54)上分别设有左、右滑槽(43、44),所述左、右滑槽(43、44)之间设有浮动挡板(3),所述浮动挡板(3)可沿左、右滑槽(43、44)上、下移动,当浮动挡板(3)向上移动到最高位置时,将通风口(2)全部封闭,当浮动挡板(3)向下移动到最低位置时,通风口(2)完全不受遮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井,包括围护结构(1)和固定于围护结构(1)侧面的矩形通风口(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固定在围护结构(1)外侧的矩形框架(5),所述框架(5)宽度略大于通风口(2)的宽度,其高度略大于通风口(2)的高度的2倍,所述通风口(2)的上缘与框架(5)上横梁(51)的下边沿平齐,通风口(2)的两端位于框架(5)左、右立柱(53、54)之内;在所述框架(5)左、右立柱(53、54)上分别设有左、右滑槽(43、44),所述左、右滑槽(43、44)之间设有浮动挡板(3),所述浮动挡板(3)可沿左、右滑槽(43、44)上、下移动,当浮动挡板(3)向上移动到最高位置时,将通风口(2)全部封闭,当浮动挡板(3)向下移动到最低位置时,通风口(2)完全不受遮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2)周边设有可与浮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良凯徐才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军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